岭南近代教堂神圣空间的解读
本文关键词:岭南近代教堂神圣空间的解读
【摘要】:岭南地区是近代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传入中国的首站,也是其传教事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为教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对于教堂神圣空间的营造,不同的教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建筑手法和空间效果也截然不同。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的教会坚持以我为主,把西式的建筑风格直接移植到中国,也有教会主张把建筑艺术中国化,营造中西合璧的神圣空间。本文将通过对岭南现存的老教堂的案例,从教堂的布局、建筑风格、宗教符号、装饰构件和内部空间的研究入手,阐释神圣空间背后的教会意志及宗教精神的表达方式,继而探讨以宗教仪式和团契聚会为核心的神圣空间如何影响信众的内心空间,信众又如何进行反馈。结合基督教新教在岭南地区逐渐世俗化的传教方式以及对于社会慈善、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本文将更进一步研究单一的教堂神圣空间向多样化的世俗性功能空间的迁移和转变,深入地剖析神圣空间概念的本质,并由此推导出此概念在内心层面和社会人文意义上的广义解读。
【关键词】:岭南 教堂 建筑 本土化 神圣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7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20
- 0.1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7-10
- 0.2 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10-13
- 0.3 研究方法13-14
- 0.4 存在的不足14-15
- 0.5 近代西方教会在岭南的建堂情况15-17
- 0.6 概念解释:神圣空间的定义及其广延解读17-20
- 第一章 教会意志在神圣空间的表达20-43
- 1.1 天主教教会对于神圣空间营造的理解20-27
- 1.2 基督新教教会对于神圣空间营造的改革27-37
- 1.3 教会规模、物质条件以及社会环境对于神圣空间营造的影响37-41
- 1.4 本章小结41-43
- 第二章 教堂神圣空间对岭南本土建筑的冲击43-55
- 2.1 岭南传统民居特色以及对宗教文化的包容43-45
- 2.2 文化观念差异带来的偏见45-48
- 2.3 文化碰撞带来的双面效果48-55
- 第三章 信众心理与神圣空间的互动55-65
- 3.1 实体空间对内心空间的影响55-59
- 3.2 宗教仪式对于内心的影响以及内心空间的反馈59-61
- 3.3 神圣时间的概念61-62
- 3.4 神圣空间的关键性实质和内核62-65
- 第四章 神圣空间概念的广义解读65-73
- 4.1 内心层面对神圣空间理解的升华65-66
- 4.2 神圣空间概念在社区的延伸66-68
- 4.3 神圣空间对于社会的影响68-73
- 结语73-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录78
- 后记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极度空间的光与影[J];山花;2007年12期
2 陈源;建设网络文化:网络空间的行为、教学和政治大会[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3 范雪晴;;网络空间的城市特征[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4 朱苗苗;;浅谈废旧空间的改造与再生[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11期
5 杨钢;浅谈形态与展示空间的关系[J];中州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徐修玲;;信仰设计中神圣空间的产生[J];美与时代(上);2012年12期
7 潘其添;艺术时间、空间的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8 靳雄步;;浅析建筑空间的光与影[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7期
9 杨静平;;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论室外景观融入室内空间的设计方法[J];艺术.生活;2011年03期
10 史钟颖;;关于雕塑空间的对话[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一凡;;空间的多元与场所的隔离——以南京市鼓楼地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邢爱婷;尊重时间和空间的呈现[N];中华建筑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赵玉洁;二次拓像,关于乡土空间的再解读[N];中华建筑报;2013年
3 金今;汽车博物馆:速度与空间的碰撞[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打造完美的设计空间[N];浙江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琳;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符号表征和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再兴;康德与胡塞尔先验空间的比较[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朱志越;岭南近代教堂神圣空间的解读[D];中山大学;2016年
3 安红娜;弱Orlicz空间的若干性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延鹏;户外儿童游乐空间的设计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5 高毓鸿;广义Orlicz空间的一些基本性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超;基于心理作用的窗口空间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华伟;云南省村镇“类”传统街巷空间的整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禹舒;纪念性空间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李金红;Banach空间的U-性质与U-凸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10 许春玲;集群三元空间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0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