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现状、原因及趋势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现状、原因及趋势
【摘要】:随着19世纪新加坡的开埠,西方基督宗教逐渐传入并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影响。新加坡华侨华人的传统信仰结构渐被打破,华侨华人的宗教信仰呈现多元性特征。近几十年来,新加坡华人基督宗教徒的增长趋势加快,成为华人宗教信仰构成中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这是新加坡社会环境因素和基督教自身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新加坡 华人 基督教
【分类号】:B978
【正文快照】: 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现状、原因及趋势o张晶盈①本文中的基督教(Christianity)泛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各宗派,这是根据新加坡政府在人口与宗教调查中所使用的宗教分类。②在西班牙的保护下,第一批基督教徒于1521年3月抵达菲律宾;1522年葡萄牙人在马鲁古已建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史初探(1819-1949)[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J];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01期
3 朱峰;;当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浅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妹;;从宗教信仰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潮龙起;;粤闽浙三省新移民职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八桂侨刊;2009年03期
3 吴圣杨;马健瑜;;从“可浓津”到“点心”——中国点心在泰国传播的历史考察[J];东南亚研究;2010年05期
4 代帆;;东南亚的中国新移民及其影响[J];东南亚研究;2011年02期
5 吴永刚;;宗教问题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王广平;马永;;唐、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广州史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炜;;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3期
8 阴瑛;;中国外来宗教和本土宗教的对比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8期
9 苏文菁;;海洋文明视野下的\荺俏幕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薛桂芬;;浅谈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原因[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2 王欣;20世纪60年代禅佛教在美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9年
3 马迎雪;“落地不生根”—爱尔兰都柏林华人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康晓丽;1960年代以来东南亚华人再移民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5 甘德政(KAM DE ZHENG);中英(英中)关系与马来亚华人的身份认同[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暨南大学;2011年
2 兴安;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基督徒仪式音乐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程程;马来西亚“\荺悄锶恰弊迦褐怂ィ阂桓龌俗迦盒怂サ钠羰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娟娟;明清山东移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贤友;彝族和纳西族的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王丽娟;论陈赞一的诗歌创作[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忠于;中国佛教孝道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蒋乐蓉;马克思“法与宗教关系”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涛;论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邓明波;恐怖主义的道德追问[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庄国土;中南半岛四国华人的同化浅议[J];东南亚研究;1996年01期
2 朱峰;殖民地处境下的华人基督教——以近代东南亚华人社会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施雪琴;西班牙天主教语境下的宗教政策——16-18世纪菲律宾华侨皈依天主教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4 庄国土;;近20年福建长乐人移民美国的动机和条件——以长乐实地调查为主的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01期
5 庄国土;;清初鸦片战争前夕南洋华侨的人口结构[J];南洋问题研究;1992年01期
6 可儿弘明;罗晃潮;;从新大陆转向东南亚的“猪花”[J];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03期
7 张应龙;马来西亚华人移民与基督教[J];中国宗教;2004年02期
8 朱峰;;基督宗教对海外华人移民活动的影响——近代福建地区的三次集体移民活动述评[J];宗教学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立新;新加坡牛车水的历史变迁[J];八桂侨史;1992年03期
2 小项;;《新加坡华人今昔》将在新问世[J];国际人才交流;1993年11期
3 胡霞斌;撷珠·攻玉·悠思——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一行观感[J];党政干部论坛;1994年02期
4 ;新加坡华人巨富郭芳枫[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5年02期
5 刘少华;论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J];世界历史;2001年02期
6 曾玲;新加坡华人的龙牌崇拜初探——兼与祖先崇拜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李勇;《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8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9 谢美华;;近20年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及其数量估算[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03期
10 李秉萱;孟庆梓;;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研究现状述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庄幸乐;;新加坡华人庆清明[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2 李金生;;新加坡闽人的谱牒与族史:文献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玉聪;王黎晨;;新加坡华人新移民与华族的冲突与融合[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天锡;;闽籍新加坡华人的传统节日活动窥探[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勇;;从族谱看新加坡福建人社群变迁[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怀;市领导会见新加坡驻厦总领事[N];厦门日报;2011年
2 钟雁明;广东与新加坡经贸成果具先导示范作用[N];国际商报;2006年
3 郭海方;史济春会见新加坡客人[N];河南日报;2007年
4 杜亚雄;多元的新加坡传统音乐[N];音乐周报;2006年
5 李小博;选美国,不如选新加坡[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时报记者 张伟伟 叶媛媛;“努力开创新加坡福建经贸往来新纪元”[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龙镇 通讯员 贾煊 蒋淑君;新加坡科技代表团智汇佛山[N];广东科技报;2012年
8 本报赴新加坡特派记者 王慧;新加坡 制度“管”出国家新形象[N];人民日报;2012年
9 南方日报评论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市长班”学员 周虎城;新加坡社会组织的仪轨建设[N];南方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史永洁;新加坡,一座值得开掘的“富矿”[N];淮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研究(1819-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家福;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叶;社会变迁与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7年
2 曹韶玮;新加坡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贾冉冉;新加坡的社会变迁与福建会馆文化教育功能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4 姜丽萍;新加坡华语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师雯;新加坡权威主义体制及其政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郭晓端;冷战后美国的新加坡战略分析(1990—2010)[D];外交学院;2011年
7 刘建文;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霞;新加坡独立前温州华侨群体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夏心愉;“非常新加坡”—从新加坡旅游符号机制看国家整体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芳;论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17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1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