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动物观及其生态环保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04 18:28
本文关键词:佛教动物观及其生态环保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佛教 动物观 六道轮回 慈悲 佛本生故事 佛性论
【摘要】:佛教的动物观本身包含多层内涵,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环保意义。六道轮回观念认为畜生道没有仁义道德,生存环境恶劣。这一观念客观上难以导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过六道轮回观念旨在劝人弃恶修善,从道德教化意义上说,又能导向关爱动物。佛教对"清净"的德性追求,会促使修行者与动物保持距离,自觉做到不伤害动物。大乘佛教对"慈悲"德性的追求,则能导向对动物的慈悲关爱。佛教本生故事中关于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故事,有利于激发人们对动物的尊重、关爱之情。一些本生故事蕴含生态环保知识,其中包含的反对动物祭祀的内容本身也具有动物保护意义。"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平等观能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供深层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南京体育学院马列部;
【关键词】: 佛教 动物观 六道轮回 慈悲 佛本生故事 佛性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14ZDB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相对于其他思想文化而言,慈悲利生、戒杀护生在佛教观念和行为实践中非常突出,因此,今天人们在探讨佛教的生态环保意义时,往往突出佛教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价值。佛教动物观本身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佛教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吸收融合了多种文化资源。本文主要从六道轮回中的动物观、,
本文编号:621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2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