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唯识论直面现代性——章太炎的佛教哲学论要
本文关键词:以唯识论直面现代性——章太炎的佛教哲学论要
【摘要】:章太炎在清末列强袭来的新形势下以重建中国的主体性为己任,力图以新哲学的创立为民族主义构建基本的主观条件。章太炎早期创立了传统哲学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的"蛊"论,试图融通科学与佛教以批判迷信;入狱期间,深刻地研习了佛教唯识论,外在的政治形势和内在的思想认识促成了其佛教哲学观念的转变;主笔《民报》后,章太炎完成了《建立宗教论》,系统化地将唯识论发展为克服主客二分的佛教哲学。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关键词】: 章太炎 “蛊” 唯识论 主客体 佛教哲学
【分类号】:B259.2;B920
【正文快照】: 随着晚清受到列强冲击,逐渐融入世界性的民族国家体系,中国学者也意识到现代认识论的重要性——认识论的树立即世界观的树立,进而对“我是谁”的主体性进行勘定的哲学思考。而这种哲学努力与时人对国运衰朽的焦虑紧密相关。清王朝实施的一系列国家建设政策也激起了人们对世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玺;1907年安庆起义与晚清政局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王天根;康有为与章太炎伦理思想比较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周雷鸣;陈独秀与光复会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4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5 吴怀祺;;时代的期待与史学的自觉[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沈寂;;章太炎与端方关系案[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7 常安;;清末民初宪政世界中的“五族共和”[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梁洁;;近代中国接受实证主义史学的因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满”特征[J];北京党史;2009年06期
10 张皓;;革命阵营内的名位之争与辛亥革命的失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家银;;章太炎的出版自由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单周尧;;《春秋左传读叙录》的评价问题[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付清海;;论光复会的瓦解及对民初政治的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5 张学继;;探索体国经野之方略——110年来有关我国一级政区改革方案评议[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6 沈建中;;孙中山与青天白日旗——从革命理想到政治图腾[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夏晓虹;;“五四”白话文学的历史渊源[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段晓华;畅洪f;钱超尘;张其成;;章太炎医学思想师承渊源[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琥;;戊戌时期章太炎尊荀思想及其中西学术渊源[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10 罗群;;论二十世纪初期的云南政党与政治[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8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9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元;章太炎与湖南省宪运动[D];湘潭大学;2010年
2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正林;论章太炎的三重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6 沈韬;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D];西北大学;2011年
7 程凯;浅析革命派思想的“局限性”[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培培;西汉时期孔子遗说的整理与写定[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蕊;论荀子的礼法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寅军;论章太炎《,
本文编号:646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4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