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祁志诚全真道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0:11

  本文关键词:祁志诚全真道思想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祁志诚 内丹心性 佛道之争


【摘要】:祁志诚,金元时期钧州阳翟人,他是全真教第十代掌教,在全真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祁志诚是宋德方的弟子,刘处玄的再传弟子,继承了全真教性命双修、三教合一的基本宗旨。即使处在焚经事件的打击下,他也是不退缩,不放弃,为全真教的发展再壮大而不断努力。而有关祁志诚的研究资料比较匮乏,只集中于《玄门掌教大宗师存神应化洞明真人祁公道行之碑》以及《西云集》当中。从这些记载中可以了解这一时期全真道及其掌教的发展状况,把握全真教的理论及其社会价值。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祁志诚生平事迹,其下分五个小块,分别是出家之前的修道渊源;师从宋德方、丁灵阳;修持宫观;主掌教门;传世著作等。祁志诚大部分的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一部诗歌体裁的《西云集》。梳理祁志诚的生平,有利于了解这一时期全真道及其掌教的发展状况。通过这一部分的介绍,笔者力图向读者展示一个相对完整的祁志诚。 第二部分是通过佛道之争,主要以佛道之间矛盾的历史渊源以及元代的宗教政策为依托,看祁志诚掌教时期的佛道之争,并从中体会祁志诚掌教时全真教在当时的发展状况,还有他本人的不懈努力。 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祁志诚的内丹心性学,从四个方面加以整理,分别是:内丹心性学的理论渊源;内丹中的性命关系;祁志诚《西云集》当中折射出来的心性思想;结合全真教的修炼方式看祁志诚之修持法门。目前,全真道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内丹心性思想上,对祁志诚心性思想进行探讨,对于考察全真道心性思想的发展趋向,理清各宗教派别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祁志诚的历史贡献,从他对教门的弘教贡献和对社会的济世救人贡献看他在全真教发展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祁志诚 内丹心性 佛道之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5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0
  • 第一章 生平事迹10-23
  • 一、出家修道10-11
  • 二、师承授受11-14
  • 三、主掌教门14-20
  • 四、传世著作20-23
  • 第二章: 佛道之争23-28
  • 一、历史渊源23-25
  • 二、宗教政策背景25-26
  • 三、祁志诚掌教时的佛道之争始末26-28
  • 第三章: 内丹心性学28-39
  • 一、理论渊源28-32
  • 二、性命关系32-34
  • 三、心性理论34-37
  • 四、修炼方式37-39
  • 第四章: 历史贡献39-44
  • 一、教门贡献39-41
  • 二、社会贡献41-44
  • 年谱44-48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48-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军;试述早期全真道与仙学内丹思想之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余虹;;论“禅”与“道”的“心性”之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温玉成;全真道在洛阳[J];中国道教;1988年04期

4 张应超;郝大通——全真华山派开派祖师[J];中国道教;1993年04期

5 张晓松;论马钰在全真教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道教;2004年03期

6 尹志华;;丘处机与全真道在燕京的发展[J];中国道教;2005年06期

7 刘永海;;论《甘水仙源录》的史料价值[J];中国道教;2008年01期

8 杨曾文;少林雪庭福裕和元前期的佛道之争[J];法音;2005年03期

9 舒焚;金全真道及其创始人王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孔令宏;王重阳与全真北宗的思想略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廷琦;金元全真心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47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47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b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