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属寺在安多藏区的地域扩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拉卜楞属寺在安多藏区的地域扩展研究
【摘要】:属寺的确立是藏传佛教各派别地域扩展的标志。1710年格鲁派拉卜楞寺建立,它以夏河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将政教势力先后伸向大夏河、洮河、白龙江等流域以及青海、四川地区,逐渐成为安多藏区最大的政教集团之一。至清末民初基本定型,拉卜楞属寺在安多藏区的空间分布基本维持在甘、青、川交界一带。其地域扩展经历早期在卓尼、大夏河等地区扩展势力的艰辛,后期在安多藏区的全面开拓,以及民国时期缓慢发展三大历史阶段,教派、政权与财力等诸因素是其地域扩展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拉卜楞寺 安多藏区 地域扩展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教化、认同与边疆秩序”(NECT12-0683) 中央高校专项暨南跨越计划(12JNKY009)
【分类号】:B947
【正文快照】: 1709年嘉木样一世俄昂宗哲应河南蒙古亲王之邀回到安多藏区,次年在夏河扎西奇建立拉卜楞寺,标志着拉卜楞寺政教集团的正式创立。①拉卜楞建寺初期,便积极向外拓展其教区,然而当时它的发展空间并不十分有利,东、西、北三面都存在势力强大的格鲁派政教集团,只有南部草地及川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蒲文成;青海是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源头[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林跃勇;清代拉卜楞寺与官方的联系渠道[J];西藏研究;2000年03期
3 多杰;;果洛人的来源及其宗教[J];藏学学刊;2010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红伟;;拉卜楞寺与清政府关系综论[J];江汉论坛;2012年04期
2 李永华;;试论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青海旅游文化因素[J];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江涛;;文化多样性传播及藏传佛教发展趋势讨论[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2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红伟;循化藏区权力运作机制的文化考察[D];兰州大学;2008年
4 王云;青海藏族阿柔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才贝;阿尼玛卿山神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鲁顺元;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杜党军;清代西宁办事大臣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郑涛;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旦正加;文昌帝君信仰藏族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宁宇;清代循化厅管理体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落桑东知;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东向传播格鲁派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高倩;拉卜楞寺的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云公保太;从德格岭仓《天界篇》谈《格萨尔》与宁玛巴[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蒲文成;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扎扎;;嘉木样二世生平及其在拉卜楞寺的历史作用(上)[J];西藏研究;1989年03期
2 朱解琳;;五世嘉木样丹白坚参与拉卜楞文化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3 张虎林;打开中国的“凡尔赛宫”——甘南拉卜楞寺考古探秘记[J];文史月刊;2000年08期
4 索南吉;;藏传佛教格鲁派圣地——拉卜楞寺[J];法音;1990年10期
5 丹曲;拉卜楞寺在藏传佛教哲学方面的成就[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拉卜楞寺大经堂失火烧毁[J];法音;1985年04期
7 张庆有;;拉卜楞寺藏书梗概[J];西藏研究;1988年03期
8 扎扎;;嘉木样二世生平及其在拉卜楞寺的历史作用(下)[J];西藏研究;1989年04期
9 扎扎;;试述拉卜楞寺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关系[J];西藏研究;1991年04期
10 宗喀·漾正冈布;谢光典;;河南亲王与拉卜楞寺关系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才让;;神圣与世俗——拉卜楞地区的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研究[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2 佟德富;;融十明精粹于一炉的藏文化巨著——热烈欢呼《雪域十明精粹大全》出版[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3 哈稚蓉;;瑞应寺·海棠山·普安寺——辽西藏传佛教中心考察记实[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国内部分图书馆(室)所藏因明书目索引[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5 喜饶尼玛;央珍;;试论藏族地区的关帝崇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学忠;“道得尔”:此音传自拉卜楞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 张瑞贤 张卫;拉卜楞寺医药扎仓观感[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甘南拉卜楞寺考古探秘记[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4 东智;蔡祀山神话插箭[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萧毅彪;一颗璀璨的民族文化明珠拉卜楞寺(下)[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沈同民;七世贡唐仓·洛桑格来丹贝堪虔活佛坐床[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7 顾淑龙;银盆选丸认灵童[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王砚 杨晓南;光影拉卜楞[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张学虎 谢逍;古朴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N];甘肃日报;2004年
10 张学虎;夏河:藏传佛教文化的“大观园”[N];甘肃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莉霞;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红;拉卜楞寺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及宗教寓意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加羊杰;论甘南藏族措哇的传承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完玛草;拉卜楞尼僧生活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4 丁莉霞;藏族不同社区僧俗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的特点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尼玛草;甘肃藏族霍尔藏部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兰;邓隆宗教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何方;唐至清代“双忠”信仰的地域扩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巨晶;神山、自然与部落[D];兰州大学;2011年
9 徐双明;安多古刹—叶尔巴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索南道吉;多松寺历史与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6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7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