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译释
发布时间:2017-09-04 04:05
本文关键词: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译释
【摘要】: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1917年出土于宁夏灵武,今藏国家图书馆,收录在《中国藏西夏文献》第六卷。目前尚无人对其做全面的整理与研究,本文即是对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的全文释读。《添品妙法莲华经》第二卷包括第三品譬喻品和第四品信解品。第三品内容为佛通过火宅四车喻为众生度化三种根机,为三种根机授记;第四品为佛通过穷子得宝喻为众生说法,使一切众生归于一乘。本文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为汉文底本对西夏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译释。 本文选取这份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西夏文献的整理,促进西夏语言文字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总结其中出现的佛教术语,并对其翻译方式进行归纳,亦为佛教文献提供一份较为可靠的基础资料。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绪论。首先是对本卷佛经的研究意义、西夏文佛经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概述;其次介绍了《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的出土、收藏情况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法华经》与《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简介。 第一节:《法华经》简介,主要是对《法华经》汉文译本的作者、主要内容及西夏文译本的情况进行介绍;第二节:西夏文本《法华经》,对西夏文本《法华经》的翻译、印制和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节:《妙法莲华经》与《添品妙法莲华经》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译释。这一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译释包括录文、对译、汉文底本及注释四部分,以原文的折面为单位呈现,只作夏汉对照比较。录文部分改正了原文献中的讹体字;对译部分对录文进行逐字对译,主要依靠现有工具书、已解读文献,并借助汉文底本;汉文底本部分即对汉文本《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的誊写;注释部分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注释:对该卷中出现、而在已解读文献中不曾出现的字义、词汇、语法现象进行简单解释;对该卷中出现、而在已解读文献中不曾出现的佛教术语进行解释;对于一些无法直接对译为汉语的字进行注释。 第四章,结语。本章是对前一章所发现的问题的总结和简单研究。 第一节:《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中体现的翻译方式,该卷佛经的翻译具有直译与转译两种方式,既忠于汉文底本,又灵活变通,不拘泥于原文。文中多次出现西夏文本与汉文底本佛经语句顺序不同之处,可见,西夏译者在翻译该经时,是用西夏用语进行翻译,把佛教内容与西夏当时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使其更符合西夏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第二节:《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中涉及到的佛教术语,对文献中出现的佛教术语进行了注释与分类考察。在本卷佛经中,佛教术语的翻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音译、意译(包括直译或转译)等多种方法。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的译者,对于汉夏文化十分精通,并具有相当深的佛学义理。为译好佛经,他们不是简单地逐字逐句的对译,而是在理解、融会贯通之后,再根据本民族的社会习惯和语言特点进行对译,并力求使译文准确而简洁易懂。
【关键词】:西夏文佛经 添品妙法莲华经 元代刊本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
- 第二节 西夏文佛经研究现状8-9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9-12
- 第二章 《法华经》与《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简介12-18
- 第一节 《法华经》简介12-13
- 第二节 西夏文本《法华经》13-15
- 第三节 《妙法莲华经》与《添品妙法莲华经》的区别和联系15-18
- 第三章 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译释18-84
- 第一节 译释说明18-19
- 第二节 正文译注19-84
- 第四章 结语84-88
- 第一节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中体现的翻译方式84-85
- 第二节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中涉及到的佛教术语85-88
- 一、意译85-86
- 二、音译86-88
- 参考文献88-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炳应;图解本西夏文《观音经》译释[J];敦煌研究;1985年03期
2 史金波;西夏的佛教(上)[J];法音;2005年08期
3 聂鸿音;西夏佛教术语的来源[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4 西田龙雄;景永时;鲁忠慧;;关于西夏语翻译的《法华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5 贾敬颜;;西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兼评《文海研究》[J];历史研究;1986年01期
6 史金波;西夏佛教新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7 聂鸿音;西夏的佛教术语[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8 聂鸿音;;西夏文《阿弥陀经发愿文》考释[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聂鸿音;;《仁王经》的西夏译本[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10 严耀中;论隋以前《法华经》的流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小忙;西夏文正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8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