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堂的人类学考察
本文关键词:美国教堂的人类学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基督教 圣詹姆斯教堂 圣公会 总统选举 同性恋婚姻
【摘要】:到目前为止,对西方基督教的研究多以宗教学、政治学为主,侧重于宗教历史、宗教教义以及宗教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探讨,以及相关研究的翻译介绍,而很少有人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它进行实地考察。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尚没有条件做这样的调查,另一方面,宗教人类学以民间宗教为主要研究对象,基督教与西方的其它文化,比如生物医学一样,基本上被人类学排除到了研究对象之外。这与产生于西方的人类学学术传统有关,而国内人类学为了达到与西方学术圈对话的目的,沿袭了这种学术传统,缺乏对基督教的足够关注,也影响到我们对西方基督教的直观认识。 我从2003年9月开始接触美国一所圣公会教堂——圣詹姆斯教堂,并在此后近10个月的时间里参与观察了教堂的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并发放了调查问卷,进行了深入的个人访谈。在这些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本篇论文的撰写。论文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第一,圣詹姆斯教堂的历史、组织结构以及主要仪式和活动;第二,信徒的信仰和生活,信徒的兴趣小组,并把重点放在介绍教堂里的几个活跃信徒;第三,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与宗教的关系,以及该教堂的信徒是如何参与和支持民主党后选人克里参加总统竞选活动;第四,麻萨诸塞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对教会的影响,尤其是圣公会教会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反应。 本论文是关于圣詹姆斯教堂及其信徒的民族志,通过对教堂历史、组织结构、宗教仪式、传教和社会救助等活动,以及教堂与政治互动关系的民族志描述,笔者发现在美国,教堂远不止是信徒的精神家园,它还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是一种有着复杂网络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它对信徒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 圣詹姆斯教堂 圣公会 总统选举 同性恋婚姻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78
【目录】:
- 第一章、导论5-11
- 第一节、研究缘起5-7
-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7-11
- 第二章、教堂的历史与现状11-27
- 第一节、圣詹姆斯教堂的历史11-17
- 第二节、圣詹姆斯教堂的组织管理17-22
- 第三节、圣詹姆斯教堂的仪式与活动22-27
- 第三章、信徒的生活与信仰27-37
- 第一节、信徒的生活与信仰27-30
- 第二节、兴趣小组30-32
- 第三节、个案研究32-37
- 第四章、教会与总统选举37-48
- 第一节、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38-39
- 第二节、2004年竞选热点与基督教39-44
- 第三节、支持克里竞选的家庭晚宴44-48
- 第五章、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与教会48-55
- 第一节、美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历史进程48-49
- 第二节、麻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对圣公会的影响49-55
- 第六章、讨论55-58
- 参考文献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 致谢60-61
- 声明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珍;;美国篮球“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10期
2 雷苏;;名画究竟藏在哪?[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5年09期
3 桂清萍;;《史蒂夫》:开启人性之窗[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12期
4 陈耀明;;邦德,詹姆斯·邦德——棒,真是棒[J];黄金时代;2003年02期
5 吴琦;;现实版《无间道风云》落幕[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2期
6 宋志明;王进;;浅谈詹姆斯·波尔图的光影艺术世界[J];大家;2011年15期
7 崔修建;;为一枚硬币折腰[J];涉世之初;2003年09期
8 ;詹姆斯·弗兰科:我现在倒是喜欢人们说我是gay[J];电影世界;2011年08期
9 刘云利;;垃圾建造的绿色教堂[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10 海默;;改变一生的“当头棒喝”[J];思维与智慧;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政;;近代中国的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澳门圣保禄教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王启康;;略论詹姆斯关于自我的理论[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陈永胜;沈洋;;詹姆斯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新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松茯;;哈尔滨的教堂与庙宇[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5 ;詹姆斯·R.“狄克”·爱德嘎特,83岁 在花卉业保持竞争力[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丹;;浅析西方工程的历史线索——读J.K.Finch的Engineering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郑剑顺;;沈葆桢的洋教观[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彦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权力转移——《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中福柯权力理论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友渔;徐以骅;;吴虹玉牧师自传(1915年口述)[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10 王艳玲;;赏识教育——新课改下爱的甘露[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牧师想买教堂 梦想巨款竟成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记者 宋爽;教堂婚礼正盛行[N];消费日报;2009年
3 谢建磊 袁帅;北京教堂探访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水从泽 马飞;127岁老教堂将东移10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李忠东;从“记忆教堂”到长城[N];中国建设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侯美丽;詹姆斯·默多克:向左国王,向右路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高继海;《作者,作者》:在结构与解构张力下完成的詹姆斯肖像画[N];文艺报;2011年
8 晓璐;世界教堂之最[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袁轩;带檐的中式建筑教堂——上海鸿德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杨勇 实习生 赵丽君 记者 张楠;圣弥厄尔教堂周边私建违建拆除过半[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新建;美国世俗化的宗教与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D];北京大学;2000年
2 高蓓;“土山湾孤儿院美术工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4 陈榕;成人审视的牺牲品[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张厚斌;教堂建筑声环境理论综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盛文沁;自由与公共道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敏;自我研究中个体与社会二元紧张的解决路径[D];吉林大学;2007年
8 程玲娟;空间、资源争夺与晚清山东教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杨云彪;选举的逻辑[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罗伯中;20世纪之交的英美关系问题的哲学争论[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琳;美国教堂的人类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李亮亮;当代教堂空间氛围营造方法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3 李广政;詹姆斯“自我”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金露;童年期的消失[D];安徽大学;2011年
5 陈向楠;唯美与实用之间[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范飞;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顾冉;伊莎贝尔·阿彻尔—一位典型的詹姆斯式淑女的产生[D];山东大学;2010年
8 林晓筱;光与墙——《美国人》中的文化身份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9 程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卞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英国宗教政策研究(1660-1688)[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9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4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