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0:07
本文关键词: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研究
【摘要】:圆瑛法师作为民国时期一代爱国高僧,其诸多思想呈现出通达无碍或追求和谐的特征,是佛教传统“和合”思想与中国圆融精神的交互映射。前人对圆瑛法师思想的研究多处于表象,更无从发掘其中的“和合性”,故该论文从其思想的外延探析至内涵,并作完整性表述,令人得以把握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全貌,颇具理论意义。圆瑛法师的“和合”思想对于现前人间佛教在实践中的“庸俗化”流弊有一定对治作用,并可助益当今社会和谐、和平的实现,是为该论文主要的实际意义。 该论文共分四大部分:引言部分交待了研究缘起与立意、相关概念界定等;第一章论述了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介绍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与成长经历,明晰其“和合”思想何以萌发生成;第二章阐释了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精神,从其禅净双修的解行理念、儒释并举的为学涵养、中道务实的改革思路、爱国护教的赤诚情怀等外在表征深入其大乘菩萨行的信愿、楞严自性的感悟、名实相符的理念等内在义理;第三章探讨了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影响与价值,如之于民国时期的兴教立宗与护国育民,于当今之世对落实人间佛教,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有导向作用。该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得出结论为:圆瑛法师的思想蕴含着通达无碍或追求和谐的“和合”精神,对人间佛教的落实与对和谐、和平的实现有所裨益。 该论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揭示了圆瑛法师思想的“和合性”;第二,探讨了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外在与内里,对其“和合”思想作了迄今为止的首次系统性表述;第三,论证了圆瑛法师在佛教改革上是“中道”且有作为的人物,,对评价其为“反改革”、顽固无能的佛教领袖这一观点作了有力回击。
【关键词】:圆瑛 和合思想 民国佛教 人间佛教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49.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 研究缘起与立意10-11
- 二、 相关文献综述11-12
- 三、 相关概念界定12
- 四、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2-14
- 第一章 圆瑛法师及其“和合”思想的产生14-26
- 一、 圆瑛法师所处的时代背景14-19
- (一) 内外战争充斥的年代14-15
- (二) 新旧思潮博弈的社会15-16
- (三) 清末佛教的颓败局势16-19
- 二、 圆瑛法师的生平经历19-22
- (一) 浮云尘刹19-20
- (二) 出家修道20-21
- (三) 统领大众21-22
- 三、 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渊源22-26
- (一) 佛教传统的和合思想22-24
- (二) 中土高僧的圆融精神24-26
- 第二章 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精神26-42
- 一、 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外在体现26-36
- (一) 禅净双修的解行理念26-29
- (二) 儒释并举的为学涵养29-31
- (三) 中道务实的改革思路31-34
- (四) 爱国护教的赤诚情怀34-36
- 二、 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内在义理36-42
- (一) 大乘菩萨行的信愿37-38
- (二) 楞严自性的感悟38-39
- (三) 名实相符的理念39-42
- 第三章 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影响与价值42-51
- 一、 民国时期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影响42-47
- (一) 兴教立宗42-45
- (二) 护国育民45-47
- 二、 当今社会圆瑛法师“和合”思想的价值47-51
- (一) 指引“人间佛教”的落实47-49
- (二) 助益和谐、和平的实现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表 A 圆瑛法师历任佛教会职务表55
- 附表 B 圆瑛法师住持道场表55-56
- 附表 C 圆瑛法师兴办教育表56-57
- 附表 D 圆瑛法师兴办慈善表57-58
- 附录 E 圆瑛法师书法58-60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60-61
- 后记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梅;莲池大师禅净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李新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基本特征[J];蚌埠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3 陈超;;论佛教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永会;人间佛教在当代的倡导与实践[J];佛学研究;2000年00期
5 伍先林;宗杲的三教合一思想[J];佛学研究;2002年00期
6 圣凯;论儒佛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J];佛学研究;2004年00期
7 王雷泉;对中国近代两次庙产兴学风潮的反思[J];法音;1994年12期
8 陈兵;中国佛教的回顾与展望[J];法音;2000年02期
9 陈兵;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证[J];法音;2004年08期
10 赵光锐;美国的“战争红利”及其“战争利益集团”[J];国际论坛;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884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8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