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业力因果的认知方式及认知能力培养解读——以汉译四部《阿含经》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3 05:33
本文关键词:佛家业力因果的认知方式及认知能力培养解读——以汉译四部《阿含经》为例
【摘要】:起源于印度的业力思想经过佛家的提升和完善显示出对现实人生巨大的解释功能和伦理指导意义,并成为构建佛家"心学"的坚实基础。本文致力于原典的解读,以汉译四部《阿含经》为基本信息来源,讨论业力说的认知方式、特点及认知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业力 因果 认知 如实知见 阿含经
【分类号】:B942.2
【正文快照】: 刘朝霞刘朝霞,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阿含经一、引论“业力”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因果”亦然。《中阿含经·业相应品·思经》中有这么一段话: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于中,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澄基;;佛教的业力论[J];法音;1989年02期
2 张澄基;;佛教的业力论[J];法音;1989年03期
3 张澄基;;佛教的业力论[J];法音;1989年05期
4 张澄基;;佛教的业力论[J];法音;1989年06期
5 张澄基;;佛教的业力论[J];法音;1989年09期
6 刘仙和;病与业力[J];法音;1994年03期
7 朱锡强;;印度宗教业力轮回思想与多神崇拜[J];南亚研究;1988年01期
8 ;[J];;年期
,本文编号:963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6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