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教神话到金属神话——华夏核心价值的大小传统源流
本文关键词:从玉教神话到金属神话——华夏核心价值的大小传统源流
【摘要】:从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神话可知,玉教信仰认为玉石来自天神世界。而陨石即陨铁从天而降的自然现象,也被神话思维想象为金属来自天宇,在神话思维中引发的是同类的天神恩赐人间圣物的想象。从出土文物看,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标志着玉教神话在东亚地区的萌生,而四千年前后金属器物开始批量出现在中原文明的情况,表明玉教神话向金属神话演化和转换的时代,大致上与华夏文明史的展开是同步的。由玉到金的物质演变,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与精神上的新贵,还有新老价值组合而成的金玉共振式华夏神话理想看,这和黄金独尊的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形成鲜明的对照。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
【关键词】: 玉教神话 金属神话 核心价值 大小传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2
【正文快照】: 一个古老文明的核心价值形成,一定会突出地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本文从象征国家统治权的物质符号华表入手,通过深入解读其文化意义的多重编码和历史原型,重建华夏文明发生期玉教神话的八千年根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玉雕龙符号生产六千年、白玉崇拜与黄金崇拜三千年历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守华;一本有鲜明特色的神话学论著——读冯天瑜的《上古神话纵横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叶舒宪;“女神文明”的复兴[J];社会观察;2004年10期
3 高有鹏;中国神话研究的世纪回眸[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4期
4 段宝林;;用六维思维观察神话[J];民间文化;1999年01期
5 王宪昭;;我国各民族创世神话分类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0年05期
6 萧兵;神话学就是要丰富多彩——读袁珂《中国神话大词典》[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6期
7 吴晓;;神圣叙事的日常表述——湘西苗族枫树崇拜的神话学解读[J];民族论坛;2006年08期
8 苏艳;;西方浪漫主义时期哲学界的神话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53期
9 阎云翔;泰勒、兰、弗雷泽神话学理论述评[J];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06期
10 崔柳生;;从《神话研究》看茅盾的神话观及其与人类学派神话学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连山;;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府”——中国现代神话学对《山海经》经典地位的塑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陈建宪;;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反思之一[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吕微;;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尚书·吕刑》阐释的案例研究(摘录)[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蓝炯熹;;盘瓠传说的理解、曲解和误解——畲民图腾文化再研究[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5 徐燕杭;;解神话的可能性——《神话》一书中符号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昆仑山神话与萨满教宇宙观[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黄任远;;萨满神话与萨满崇拜——对赫哲族神话的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8 杨玉彬;;阜阳出土东汉“升仙图”画像镜考释——兼论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神话学内涵等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宪昭;;神话在少数民族学科建设中的作用[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10 李子贤;;略论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张艳丽 实习生 张煜贞;伏羲、女娲神话在周口[N];周口日报;2006年
2 叶舒宪;神话考古的范例[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李鹤;米尼克·希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创世神话与起源神话[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刘素民;比较视野下的宗教学沉思[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立珍;鄂温克族神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林炳僖;韩国神话历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莉;女神精神的复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开强;西南少数民族的星辰崇拜——生命溯源[D];四川大学;2004年
3 周晓明;先秦神话英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玉秀;手足婚神话的结构精神分析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许风申;从古代神话看中华先民的精神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爽;论上古神话与儒家思想[D];辽宁大学;2006年
7 朱璞;古代神话中的“死而复生”母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张金丽;神话: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黎藜;中国上古女神神话流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俊华;《庄子》神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64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6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