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概念释论
发布时间:2017-10-09 11:32
本文关键词:“五蕴”概念释论
【摘要】:"五蕴"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佛教传入中原的历史过程中,"五蕴"曾有不同的翻译,如"五众"、"五聚"、"五受阴"、"五阴"等。每一种不同的翻译,其背后都隐含有对"五蕴"涵义的不同理解,这也反映了印度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之过程。组成"五蕴"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又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功能,色蕴主要指的是物质的要素,但又不限于物质,其余四蕴指的是精神的要素。佛教认为,"五蕴"相互作用,共同积聚成每一个人的人身,人们不知自己的真性被覆盖,痛苦就会多一些,只有认识到"五蕴"的假合作用,才可令真性显发,而且,还要从空性的角度来认识"五蕴"。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关键词】: 五蕴 五阴 五众 不同翻译 涵义 功能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在佛教名相中,“五蕴”是构成人的五种基本要素,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在早期佛教基本教义中,“五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杂阿含经》的1362部小经中,和“五蕴”有关的经典就有178部。但是,在一些关于佛教文化的论著中,对“五蕴”之论述,或浅显,或玄奥,常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燕;王彪;;五蕴与空的统一——用哲学的眼光看佛学中的世界特性[J];经营管理者;2011年08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聪卓;新疆教育出版社:特色蕴实力 发展待挖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本文编号:999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9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