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及其蚓粪基本理化性状及重金属形态分布差异
【部分图文】:
牛粪、蚓粪的XRD图谱如图1所示,根据komnitsas等研究表明[21],牛粪中主要为钠盐(NaCl,特征峰H)的结晶体和少量石英盐(SiO2,特征峰C),而蚓粪中除了增加了特征峰H和C外,还增加了重碳酸钾(KHCO3,特征峰K)结晶体和碳酸钙(CaCO3,特征峰P)结晶体的特征峰.进一步比较牛粪与蚓粪中无机组分峰强度.可见,蚓粪无机组分峰强度高于牛粪,说明无机组分含量高.因此,牛粪、蚓粪中由不同的矿物组成,蚓粪中晶体矿物种类更加丰富.2.5 牛粪、蚓粪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差异
2.5.2.1 Cu的形态分级牛粪、蚓粪中Cu的形态分级如图2所示,牛粪中EXCH-Cu、FeMnOX-Cu、OM-Cu、RESD-Cu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78-6.04、1.29-3.19、17.22-84.53、51.94-58.55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4.88±0.92、2.08±0.81、47.83±24.09、55.27±2.34 mg/kg;蚓粪中EXCH-Cu、FeMnOX-Cu、OM-Cu、RESD-Cu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14-5.53、0.47-2.45、23.19-40.81、50.11-65.09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4.22±0.99、1.39±0.81、30.64±7.45、57.64±6.11 mg/kg.可见,牛粪及其蚓粪中Cu存在形态大小顺序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铁锰态,主要存在形态为残余态,且牛粪中有机结合、铁锰态和交换态Cu含量均相对高于蚓粪.这与李明等[25]研究高温堆肥与蚯蚓堆肥对城市污泥重金属形态变化具有一致性.王丽平等[26]认为,重金属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较为稳定,释放较缓慢.因此,蚓粪较之牛粪重金属形态较为稳定.
牛粪、蚓粪中Zn的形态分级如图3所示,牛粪中EXCH-Zn、FeMnOX-Zn、OM-Zn、RESD-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4.86-109.29、74.45-160.98、40.13-73.74、0-395.30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71.14±27.61、109.93±37.00、55.23±13.93、131.77±186.35 mg/kg;蚓粪中EXCH-Zn、FeMnOX-Zn、OM-Zn、RESD-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4.11-91.83、61.93-142.86、35.43-65.26、192.21-259.71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83.95±7.37、94.44±34.90、46.81±13.16、225.44±27.57 mg/kg,即牛粪及其蚓粪中Zn存在形态大小顺序为:残余态>铁锰态>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可见,牛粪及其蚓粪重金属Zn化学形态分布均以残余态为主,但蚓粪中残余态和交换态Zn含量高于牛粪.Zheng等[27]报道污泥经堆肥后重金属Zn形态较蚯蚓堆肥前交换态升高,而铁锰态降低,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2.5.2.3 Pb的形态分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磊;;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化学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年07期
2 马丽;宋雁辉;徐政雄;;浅析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与土壤污染治理[J];环境影响评价;2019年05期
3 秦津;苗利军;;超声波在重金属形态学测定上的协助萃取作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年05期
4 董坚;石立臣;熊振章;;土壤重金属形态有效性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的启迪[J];广州环境科学;2016年02期
5 王亚明;麻茂;张辉;;土壤修复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综述[J];建材与装饰;2017年09期
6 成佐;黄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分析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7年08期
7 陆金龙;;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化学研究[J];化工管理;2017年24期
8 毛竹;王浩;;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资讯;2013年08期
9 韩张雄;王龙山;郭巨权;李雪莹;马娅妮;刘晓艳;;土壤修复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综述[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年02期
10 黄思宇;彭晓春;吴彦瑜;陈志良;;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兑安;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特征及钝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2 和苗苗;有机固体废弃物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机制及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蔡旭;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及迁移转化特性[D];浙江大学;2015年
4 王布匀;污泥生物净化与土壤化利用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仲彬;有机肥碳矿化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动态变化、迁移风险及模型预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钟斌;毛竹林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3 冯文超;山东省典型蔬菜产地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形态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俊霞;基因表达式编程在重金属形态预测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5 马丹;微波系列萃取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及其与植物中重金属关系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6 刘丰兴;环境因素对菜园土壤重金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D];集美大学;2010年
7 封帅;河道污染底泥淋洗处理中重金属形态分布转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高红运;重金属形态预测建模中GEP算法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9 王小霞;天津市北京排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林晓;郑州两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形态调查及铜、铬分析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2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4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