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和盐度对缺氧反硝化流化床脱氮效果的影响
【部分图文】:
试验装置简图
从图2可以看出:从进水硬度为520 mg/L开始试验,第0~10 d ADFB装置处于启动阶段,出水COD去除率和NO3--N去除率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说明低硬度对ADFB内的微生物增殖没有抑制作用,且有研究表明,适量的Ca2+有利于提高厌氧污泥颗粒的强度,同时能够加速污泥颗粒化进程[11,12]。在试验第10~40 d,将进水硬度升至1 050 mg/L,该阶段出水COD去除率和NO3--N去除率开始缓慢下降,但是没有出现剧烈波动;第40~52 d,进水硬度升至1 400 mg/L,该阶段出水COD去除率和NO3--N去除率明显降低,且下降趋势较前一阶段明显。这是因为高硬度环境对反硝化菌种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出水水质变差。有研究表明,Ca2+浓度的适度增加有助于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及生物膜的形成,并能提高生物膜的结构完整性,增加膜内部孔洞及通道。胞外多聚物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增强微生物细胞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又是影响生物膜稳定的关键因素。Ca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微生物分泌胞外多聚物,进而抑制生物膜的活性[13]。本次试验出水COD及硝态氮的去除率随进水硬度的变化趋势,与张燕[13]的研究成果吻合,所以ADFB系统的进水硬度最好控制在1 000 mg/L以下,才能保证系统有更好的脱氮效果。
由图3可知,整个试验过程中,出水pH始终高于进水pH,是因为反硝化过程会产生碱度,使得出水p H升高。在0~10 d,出水p H逐渐升高,说明反硝化产碱越来越多,侧面说明反硝化菌数量逐渐增多,活性越来越好;当进水硬度提高到1 050 mg/L,出水pH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进一步将进水硬度提高到1 400 mg/L时,下降趋势更明显,进出水p H差值越来越小。试验过程中出水pH的变化趋势与出水COD及硝态氮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从侧面印证了硬度过高会影响流化床内反硝化菌的活性,为保证ADFB系统对硝态氮的高效稳定地去除,进水硬度最好在1 000 mg/L以下。2.3 不同进水盐度对硝态氮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丹;王竞;李培良;吕红;柳广飞;;Shewanella sp.XB缺氧反硝化降解苯酚[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2 周应坤;何成达;卢勇;王惠民;;利用缺氧反硝化降解硝基苯的试验[J];水资源保护;2009年04期
3 李本玉,顾国维,李咏梅;利用缺氧反硝化去除苯的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5年03期
4 李本玉;周海;李春龙;王波;;利用缺氧反硝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探讨[J];四川环境;2006年06期
5 薄鸿淼;岳秀萍;张小妹;米静;;NaCl盐度对吡啶缺氧反硝化降解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16年11期
6 郑广宏,顾国维,沈阳;缺氧反硝化-好氧间歇试验处理印染PVA退浆废水[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8期
7 郑广宏,顾国维,沈阳;缺氧反硝化-好氧串联系统对难降解PVA退浆废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6期
8 申海虹,顾国维,李咏梅;缺氧反硝化去除难降解杂环化合物吡啶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11期
9 张小妹;岳秀萍;王国英;米静;薄泓淼;;全程与短程缺氧反硝化降解苯酚的动力学及菌群结构对比[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10 韦余芳;岳秀萍;;苯酚缺氧反硝化降解的缺氧污泥驯化[J];科学之友;2012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仇模凯;液下曝气式SBR工艺对果蔬废水除碳脱氮效果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2 温猛;缺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应用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3 李文君;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4 马俊;倒置A~2/O工艺污水生物脱氮效果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5 韦余芳;含氮酚类废水缺氧反硝化生物降解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汪宏;生物基质强化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及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7 郑婷婷;强化层叠式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8 倪永炯;采用储碳方式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李嘉琪;新型载体生物膜系统构建及同步脱氮效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4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