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萌发及苗期抗盐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22 06:37
  目前世界上的土壤盐渍化程度仍在不断增加,我国也有大面积的盐碱地,约为9913×10~4 hm2,而利用栽种盐生植物逐渐缓解盐碱地成为一种很好的生物学方式。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是苋科(原为藜科,现归类到苋科)藜亚科滨藜属的泌盐型植物,属于I类盐生植物,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年生草本经济盐生植物之一。种子多型性是许多一年生植物面对不良环境而发育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繁殖策略,中亚滨藜根据其分散单位类型和种皮颜色分为4种多型性种子,我们把它们称为平棕、平黑、刺棕、刺黑。本文以中亚滨藜为材料,研究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在NaCl处理下的萌发特性及其影响萌发因素、幼苗阶段抗盐性、光合能力的差异及生理机制、结实特征和生殖分配等方面,深层次的了解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抗盐性的差异,也为深入探究中亚滨藜对盐生生境的适应对策及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大小、比例及形态特征差异分析中亚滨藜种子的小苞片有平刺2种类型,种皮颜色有棕黑2种颜色,即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分为平棕、平黑、刺棕、刺黑4种类型。同种颜色种子的大小、...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土壤盐渍化
        1.1 土壤盐渍化现状
        1.2 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的影响
    2.盐生植物
    3.种子异型性
    4.中亚滨藜
    5.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大小、比例及形态特征差异分析
    1.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种子大小及形态观察
        1.3 种子比例
        1.4 种子百粒重
    2.数据分析
    3.试验结果
        3.1 种子形态
        3.2 种子比例
        3.3 种子百粒重
    4.讨论
第三部分 :萌发期不同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
    1.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测定
        1.4 鲜重的测定
        1.5 根长、芽长的测定
    2.数据分析
    3.试验结果
        3.1 不同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发芽后鲜重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发芽后根长和芽长的影响
    4.讨论
第四部分 :苗期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1.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1.3 株高的测定
        1.4 干鲜重的测定
        1.5 盐囊泡的观察
        1.6 Pn的测定
        1.7 Fv/Fm、φPSII的测定
        1.8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9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1.10 叶片Na~+、K~+含量的测定
        1.11 MDA含量的测定
        1.12 SOD活性的测定
        1.13 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测定
    2.数据分析
    3.试验结果
        3.1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形态的影响
        3.2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株高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干鲜重的影响
        3.4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盐囊泡的影响
        3.5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Pn的影响
        3.6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Fv/Fm、φPSII的影响
        3.7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8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9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Na~+、K~+含量的影响
        3.10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MDA含量的影响
        3.11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SOD活性的影响
        3.12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中亚滨藜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讨论
第五部分 :不同浓度Na Cl处理对中亚滨藜多型性种子生殖生长的影响
    1.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生殖分配
        1.4 植株上的平刺种子数
        1.5 植株上的棕黑种子数
        1.6 分枝数和节点数
        1.7 各级分枝上的平刺种子数
        1.8 结实格局
    2.数据分析
    3.试验结果
        3.1 生殖分配
        3.2 整株的平刺种子数
        3.3 整株的棕黑种子数
        3.4 分枝数以及分枝上的节点数
        3.5 各级分枝上的平刺种子数
        3.6 果实和种子的分布
    4.讨论
第六部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割草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与组成的影响──Ⅲ 120种植物种子的大小与重量[J]. 仲延凯,包青海,孙维,张海燕.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2]中国生物修复的应用及进展[J]. 王一华,傅荣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3]藜科12种盐生植物S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J]. 孙黎,肖璐,阎平,陈季恂.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4]四川大头茶地理种群种子大小变异及对萌发、幼苗特征的影响[J]. 柯文山,钟章成,席红安,杨毅,王万贤.  生态学报. 2000(04)
[5]七种蒿属植物种子重量形状及萌发特性的比较研究[J]. 李雪华,刘志民,蒋德明,李晓兰,阎巧玲.  生态学杂志. 2004(05)
[6]盐生植物在盐渍土壤改良中的作用[J]. 赵可夫,范海,江行玉,宋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01)
[7]科尔沁沙地69种植物种子重量比较研究[J]. 刘志民,李荣平,李雪华,骆永明,王红梅,蒋德明,南寅镐.  植物生态学报. 2004(02)
[8]植物抗盐性评价生理指标的分析[J]. 张兆英,于秀俊.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9]不同盐分胁迫对中亚滨藜种子萌发及其恢复的影响[J]. 李存桢,刘小京,黄玮,乔海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6)
[10]青藏高原东部常见禾本科植物种子大小变异及其与萌发的关系[J]. 刘振恒,徐秀丽,卜海燕,武高林.  草业科学. 2006(11)

硕士论文
[1]盐地碱蓬二型种子结实和生殖分配特征的研究[D]. 王风霞.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长三角地区农药百草枯对水生高等植物的水生态基准研究[D]. 李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NaCl胁迫对2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D]. 顾晓筱.南京林业大学 2011
[4]藜科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种子异型性及后代耐盐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D]. 姚世响.新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23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723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