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8 13:51

  本文关键词:MEC用于剩余污泥产氢产甲烷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15年

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性能研究

王利平  

【摘要】:脱水对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深度脱水是剩余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必经之路。然而如何在较低的脱水能耗下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已成为污泥处置与利用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为了摆脱剩余污泥深度脱水处理的这种困境,本研究提出了在高温的状态下利用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的深度脱水方法。高温下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是将传统的机械压滤脱水和水热炭化处理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在较低的脱水能耗下实现对固/液的高效分离。在本研究中,市政脱水剩余污泥首先在独立的水热反应单元中进行充分的水热炭化处理,随后使产生的水热污泥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被转移至机械压滤脱水单元,并立即在高温下进行机械压滤脱水,从而促使剩余污泥中的水分主要以液态的形式被大量脱除。本研究首先在证实了水热污泥于高温状态和冷却至室温状态进行机械压滤脱水时存在不同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高温状态下的耦合脱水过程的操作条件(水热温度、水热停留时间和机械压力)对剩余污泥深度脱水特性的影响,并基于Terzaghi-Voigt流变学模型,探讨了水热污泥在高温压滤固化脱水过程中的脱水特性。结果表明:水热污泥在高温状态下立即进行机械压滤脱水与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机械压滤脱水相比,可使滤饼的最终含水率进一步降低19-47%。水热处理耦合冷却后的机械压滤对剩余污泥的脱水主要取决于机械效应,而在高温耦合深度脱水过程中,水热效应则成为了水分脱除的主要贡献者。加强水热处理条件(水热温度和水热停留时间)能够以液态形式脱除剩余污泥中更多的水分,但单位机械效应对脱水的贡献随着机械压力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当水热温度高于临界温度(120-150℃)时,高温耦合脱水过程开始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表现出了积极的效应。在180℃下水热停留30min时,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性能即得到了显著改善。在180-210℃的水热温度下,滤饼的最终含水率由52%降低到了20%,相应地,液态水分脱除百分率则达到了81-93%。在考虑深度脱水程度和脱水效率的条件下,最适宜的耦合脱水条件为:180℃下停留30-60mmin耦合2-6MPa下压滤20min。三阶段Terzaghi-Voigt流变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水热污泥中的结合水分含量随着水热处理条件的强化而逐渐降低。同时,对高温耦合脱水过程中产物(水热污泥、污泥炭和滤液)的组成及物化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高温耦合脱水过程对实现剩余污泥深度脱水的基本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的水热处理过程主要是一个脱挥发分的过程,聚合脱水反应是主要的水热反应机制,脱羧反应只有在更高的水热温度(210℃)下才会显著发生。水热污泥表面特性分析表明:滤饼的最终含水率与水热污泥的表面电荷(Rp=-0.93,p0.05)和相对疏水性(Rp=-0.99,p0.05)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因此,水热污泥表面电荷,尤其是表面疏水性的改善是实现剩余污泥深度脱水性能被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蛋白质、多糖和DNA等生物聚合物的溶解和降解取决于水热温度和水热停留时间,而剩余污泥深度脱水性能的改善与这些生物聚合物(尤其是蛋白质)的演变密切相关。污泥及污泥炭的干基高位热值与其所含C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剩余污泥经210℃水热处理60min后,其干基高位热值略有增加,增幅约为4.8%,而相应水热污泥经6MPa机械压滤20mmin后,与剩余污泥相比,其干基高位热值却显著降低,降幅高达15.4%。当水热温度高于150℃时,收集到的滤液呈弱酸性,颜色呈茶褐色,这可能是由于滤液中腐殖质含量的增加、多糖的焦糖化以及Maillard反应的发生所导致的。此外,基于高温耦合脱水过程中的能量输入和潜在的能量回收,评估了剩余污泥在高温耦合深度脱水过程中的能耗水平。计算结果表明:加热能耗是剩余污泥高温耦合深度脱水过程的主要能量输入。当水热温度高于120℃时,由于水热反应热的释放,使得潜在回收的能量显著高于输入的能量,且提高水热处理条件并不会导致高温耦合脱水过程脱水能耗的增加。即使不考虑潜在的能量回收,高温下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过程也可在相对较低的脱水能耗(180℃时仅为732.94kJ-kg-1(水分))下获得更高含固率(73%)的滤饼。最后,探索了污泥炭和滤液的后续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市政机械脱水剩余污泥经高温耦合深度脱水处理后,所得污泥炭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富P),但由于重金属含量(除Pb)均超过了国家《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1984)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污泥土地利用时的重金属含量的极限值,因而不宜作为生物肥料直接进行农田土地利用。然而,污泥炭的燃烧活化能却明显降低,导致了对燃烧温度的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燃烧特性,因而可以作为固体燃料进行焚烧处理。在180℃下产生的滤液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最优的产CH4特性,累积CH4产量为234ml·g-1COD,对滤液COD的去除率达到了64%,但厌氧消化处理并不能够有效地改善滤液的颜色。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状态下利用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的深度脱水方法,不但能够显著地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而且降低了脱水能耗,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剩余污泥深度脱水方法,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剩余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技术的现状:要么难以有效地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要么脱水能耗太高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2 ;Moisture distribution in sludges based on different testing method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1年05期

3 肖本益;阎鸿;魏源送;;污泥热处理及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4 蒋绍阶,刘宗源;UV_(254)作为水处理中有机物控制指标的意义[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李辉;吴晓芙;蒋龙波;梁婕;李昌珠;袁兴中;肖智华;郭晶晶;;城市污泥焚烧工艺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4年06期

6 马学文;翁焕新;章金骏;;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和养分的区域特性及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云;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杰;赖发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景观水处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2 董滨;段妮娜;何群彪;陈洪斌;;UV_(254)作为COD替代参数用于猪场污水的监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3 宋丰产;张向炎;张楠;;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4 陈祥;包兵;胡艳燕;郭蔚华;刘娜娜;刘云霄;袁宁;;两种有机添加物与低有机质污水污泥的堆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5 陈瑛;宋存义;黄国忠;张建祺;赵荣志;;用于电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不同臭氧化工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6 邓永华,张敬东,邓永强;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试验[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6期

7 张建辉;崔俊华;王培宁;邵森林;梁衡;李圭白;;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沉淀池出水的试验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赖日明;;臭氧—活性炭工艺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J];城镇供水;2008年02期

9 陈顺玉;林日庆;翁雨秋;;多孔活性硅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飞;汤克敏;王铭剑;;广东省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探讨[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涛;;供水管网水质的生物稳定性研究[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凯峰;郭淑琴;姜喆;;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试验研究[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凯峰;张燕平;仝致琦;;超滤制水工艺中不同膜组件处理效果分析[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晓辉;刘冬芹;胡小兵;;混凝法深度处理维生素C废水的脱色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5 周律;王坦;邢丽贞;李涛;;不同孔径平板膜系统处理人工景观水体补水的中试研究[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2: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C];2012年

6 黄进刚;张奇;徐晓军;陈建军;谢正苗;;晚期垃圾渗滤液微电解处理试验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7 袁冬琴;王毅力;;活性污泥分层胞外聚合物(EPS)的分级组分的特性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C];2013年

8 张达;杨艳玲;李星;;原水输送管道生物作用形成及净水效能研究[A];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冉治霖;李绍峰;邢雅娟;田文德;董晓清;;CMBR和SMBR中EPS对膜污染影响的比较[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10 吴春会;杨富裕;高凤芹;周禾;;微波预处理对木质纤维素产沼气效能研究进展[A];能源草产业发展战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敏;污泥的粉煤灰调理和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朱志平;碳纳米管复合物去除电站锅炉补给水中有机物的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张会琴;混凝—高级氧化耦合处理印染废水和微污染原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黄宇;颗粒污泥用于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中磷回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池勇志;微波结合碱解预处理改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林群慧;微波辅助热解污泥机理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谢朝新;水长期贮存对水质的影响及超声—电凝聚水处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周维芝;SO_4~(2-)和/或SiO_3~(2-)对部分水解铝盐混凝剂性能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尹艳娥;新一代水处理技术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D];同济大学;2007年

10 王燕;新型聚合铁基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影;固定化漆酶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2 钱风越;Fe_3O_4纳米颗粒对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武泉;;重庆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2 陆熹;李霞;仲小兰;费秋平;朱洪林;;微生物发酵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3 王治军;王伟;张锡辉;;处理污泥的“热水解-ASBR”组合工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沈耀良,王学华,胡玉才;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沥液设计水质的估算[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4期

5 肖细元;陈同斌;廖晓勇;武斌;阎秀兰;翟丽梅;谢华;王莉霞;;中国主要含砷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与砷污染问题[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6 张卫河;;浅谈城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J];能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7 傅剑敏;徐江锋;戴海润;杨光丽;王欣;令狐文生;;污泥焚烧工艺研究与进展[J];能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8 冯福建,王兰,虞江萍,王五一;我国铅污染的时空走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9 李健;张峥嵘;黄少斌;张永清;;固体废物堆肥化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年01期

10 王莉;刘应宗;;公共餐厨垃圾饲料化项目生产可行性分析[J];工业工程;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花莉;城市污泥堆肥资源化过程与污染物控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晓玲;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条件优化及其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李云玉;循环流化床一体化污泥焚烧工艺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鲁群;武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征及其处置方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崔袁园;低温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郑翔翔;江苏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政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蓉菁;王东寅;;剩余污泥的乳酸化及减量化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3期

2 杨彩凤;;剩余污泥新型生物技术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进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9期

3 祁振;;污水剩余污泥的处理及其合理化利用[J];广东化工;2013年03期

4 魏庆锋;无剩余污泥法处理废水[J];环境导报;2002年04期

5 吴敏,杨健;蚯蚓生态床处理剩余污泥[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5期

6 符艳妍,崔振强,郎咸明;剩余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J];有色矿冶;2004年02期

7 吴志萍,杨公平,高丹;剩余污泥再利用的探讨[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年04期

8 向迎洪,张清东,庄景宏;污水厂剩余污泥的生物小循环多级处理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汪常青;梁浩;李亚东;华佳;;利用剩余污泥制备泡沫灭火剂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9期

10 白春节;;低繁殖量蚯蚓养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可行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波;李玉庆;张轶凡;李红霞;;球磨作用对污水厂剩余污泥中氮磷的影响[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玉庆;张轶凡;李红霞;刘范嘉;;机械法破解剩余污泥后碳的变化[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殷绚;韩萍芳;吕效平;;超声强化处理水厂剩余污泥[A];第六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聂亚峰;卢彩虹;屈秀文;赵晓光;;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臭氧减量化技术探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5 崔龙哲;吴桂萍;邓克俭;;质子化剩余污泥中官能团对染料的吸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6 王博;史强;杨阳;王亮;万伟;王建龙;;利用剩余污泥发酵产氢的优化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7 陈国炜;俞汉青;;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解偶联减量技术[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于安峰;周育楠;初里冰;邢新会;;好氧厌氧耦合实现剩余污泥减量的工艺及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刘康怀;严博;王栎雯;龙飞;吴国恩;杨侃;;利用蚯蚓处理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可行性及其展望[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史锦芳;金辉;游思琴;李彪;;臭氧对剩余污泥的破解效果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关良;[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平;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接伟光;剩余污泥碱性厌氧发酵混合菌系构建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春雪;嗜热菌强化剩余污泥水解及短链脂肪酸积累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睿;MEC用于剩余污泥产氢产甲烷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苏瑞景;剩余污泥酶法水解制备蛋白质、氨基酸及其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6 姜苏;表面活性剂促进污水厂剩余污泥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苏高强;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性能与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8 白向玉;剩余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蚯蚓活化—花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苑宏英;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王芬;超声破解对污泥特性的影响机制与零剩余污泥排放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彤;抗生素剩余污泥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对环境的影响[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江磊;预处理技术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酸及释磷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李娜;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改革;剩余污泥厌氧产酸小试过程控制及微生物种群演替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焦明龙;碱与臭氧预处理剩余污泥厌氧产气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高杨;不同阴极条件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污泥减量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邵金星;耦合法提取剩余污泥中蛋白质及其后续处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8 徐张林;暗河式剩余污泥厌养发酵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洋;旋转球磨法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10 王展;超声与机械方法联合破解剩余污泥机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MEC用于剩余污泥产氢产甲烷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3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43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