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核桃内生细菌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及其代谢基础分析

发布时间:2017-02-24 21:14

  本文关键词:核桃内生细菌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及其代谢基础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5年

核桃内生细菌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及其代谢基础分析

张琴  

【摘要】:以廉价木质纤维素原料为基质生产的微生物油脂用于第三代生物柴油的生产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从产油植物分离的内生菌可能具有积累与宿主植物类似的油脂的潜能。然而,从产油植物分离的产油内生细菌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油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从含油量较高的新疆薄皮核桃果实内生环境分离获得了一株产油内生细菌HB1310,经16S rDNA序列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能够有效利用棉秆水解糖液积累胞内油脂。优化的分批发酵条件分别确定为C/N比50/1、发酵温度30℃、发酵起始pH值6.5,该条件下菌株油脂含量可达菌体干重的30%以上。在此基础上对其分批发酵产油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拟合,构建了拟合较好的动力学模型。为深入研究菌株HB1310发酵产油的细胞学基础,本研究还通过对不同发酵时期的菌株细胞进行尼罗红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阐明了该菌株在不同发酵时间积累胞内油脂的潜能。对菌株所产油脂脂肪酸组分的分析表明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是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估算的十六烷值为61.8,证明该菌株所产脂肪酸较适合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对核桃内生细菌HB1310分批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的过程进行了分段控温、调控pH值和补料调控。结果表明,分段控温方式对全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物量、葡萄糖和木糖利用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得菌株的油脂含量在发酵前期低于对照,在发酵后期有一定幅度提高,其增幅可达8%~13%。pH调控处理对菌体胞内油脂积累的改善作用较小,仅在pH7.0下培养24h的处理能在发酵后期(发酵48 h后)对细菌油脂的积累起到一定改善作用。补料发酵是一种有效促进核桃内生细菌积累胞内油脂的发酵方式,本研究中采用的三种补料方式均实现了核桃内生细菌生物量的小幅增加和菌株油脂含量的大幅度提高,其油脂含量增长幅度达18%~24%。对核桃内生细菌HB1310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该细菌的基因组为一条长4.1 Mb的染色体,GC含量为43.5%。该基因组共预测到4314个CDSs,其中3351(77.7%)个CDSs编码的产物具有明确的功能。基于KEGG数据库比对的代谢途径,详细分析了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初步阐明了该菌株发酵棉秆水解糖液时木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进行代谢的途径,并指出其脂肪酸合成酶FAS关键基因可能关联了菌株中大部分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基于基因组注释的KEGG代谢途径和菌株产油、基质利用特性,对拟存在的代谢途径中的关键节点代谢物进行了通量计算和代谢流的分析。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引入了从木糖到木酮糖这一反应,为菌株对棉秆水解糖液中葡萄糖和木糖的利用给出了合理的分析。同时分析了菌株HB1310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及与油脂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与菌株油脂产量呈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脂肪酸合成酶对该菌株的油脂合成起正调控作用。本研究还基于稳定期(48 h)的代谢途径构建了代谢网络,通过全代谢途径通量分析表明,此时菌株代谢网络中的碳架主要流向了脂肪酸的合成。6-磷酸-葡萄糖节点的NADPH合成途径主要为该时期菌株脂肪酸的合成提供了还原力NADPH。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能够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的核桃内生细菌HB1310,通过对发酵过程的调控,实现了该菌株胞内油脂的优化生产;并对该细菌产油的细胞学基础以及全基因组数据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菌株发酵产油的代谢网络,为深入研究该核桃内生细菌的脂肪酸生物合成机制、实现其发酵产油过程的有效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667;TQ92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晓英;华欲飞;;新疆薄皮核桃的化学组成及特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9期

2 张琴;李艳宾;何智慧;;汽爆棉秆水提物分析及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3 邓辉;李春;李飞;陈计峦;;稀酸预处理棉花秸秆糖化工艺条件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4 魏敏,雒秋江,潘榕,李春兰;对棉花秸秆饲用价值的基本评价[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邓利,聂开立,王芳,谭天伟;Studies on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by Esterification of Fatty Acids by a Lipase Preparation from Candida sp. 99-125[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年04期

6 王雪;扈进冬;张新建;任艳;杨合同;;利用玉米秸秆产油脂木霉菌株的筛选[J];中国酿造;2012年05期

7 邓慧华;洪滔;吴承祯;谢安强;林晗;洪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内生真菌的产油脂效果[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胜;细菌基因组中脂类代谢的比较[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永梅;张成玲;赵永强;张薇;张广民;;山东省大白菜黑腐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 姚良同;丁延芹;刘尧;陈一然;杜秉海;李俊;;玉米秸秆低温快速腐熟菌的筛选、鉴定及效果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3 朱彭玲;陈强;丁延芹;姚良同;杜志兵;王晶;杜秉海;;新疆地区棉花根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4 张广志;周红姿;杨合同;赵晓燕;;盐碱土壤中耐盐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5 张一;王凤忠;张铭铄;李妍;韩明渠;周波;毛志泉;;苹果园土壤中一株根皮苷降解菌的筛选[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6 凌晨;刘波;;2,4,6-三溴苯酚降解菌的筛选[J];安徽化工;2012年03期

7 鲍立宁,洪桂云,黄显怀;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中反硝化菌相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刘营;李玉保;;鲁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9 曹宁;杨革非;王世彭;刘占云;汤晖;;大庆土壤盐碱菌的分离鉴定[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10 曹红梅;冯杰;沙莎;刘力;;大西洋鲑腐皮病研究——鳃部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瑞木;雷清泉;张改强;;番茄内生细菌TB-2生化特性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刘春;;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内脏类结节病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马镝;;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黄华伟;王印庚;陈霞;张凤萍;;渡夏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邬纯鸿;黄毅;王文莉;钟代彬;吴广安;方艳军;;现代化奶牛场乳房炎病因调查及其防治[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6 余东游;刘韶娜;李卫芬;黄海智;;一株异养型亚硝酸盐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治刚;胡江春;刘丽;汪思龙;苏振飞;王书锦;;海洋微生物复合制剂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研究[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爱民;王敏;黄为一;;抗生素对一株假单胞菌耐镉能力的影响及其红外光谱分析[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俊;陈济安;邱志群;赵清;舒为群;;一株降解DBP菌株CQ030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席青;张德纯;管晓冉;;山西醋醅中醋酸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亚军;Ectoines高效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李永芹;养殖鱼类病原菌检测芯片技术的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祺;冻土细菌新种和冰缘植物内生细菌新种的特征和多相分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朱兵峰;枯草杆菌两步法生产四甲基吡嗪的调控及机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大红;粘细菌Stigmatella WXNXJ-B产生新型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肖仔君;Acetobacter sp. CCTCC M209061细胞催化潜手性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咏梅;产精氨酸脱亚胺酶变形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及酶的定向改造[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君昂;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黎满香;感染猪的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谢学辉;德兴铜矿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微生物分子生态多样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晶晶;斑点叉尾鮰生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郎晓磊;肠道菌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家蚕杀虫活性的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逯晋忠;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云斑天牛的抗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献芳;利用半夏凝集素构建内生工程菌及其抗同翅目害虫效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亚超;新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袁玮;贵州省苗族腌酸汤中产乳酸菌素菌的筛选与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贺中华;黄鳝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益生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孟小亮;黄颡鱼肠道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田甜;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卢叶青;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的分离以及拮抗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刚;;山核桃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孙维义;宋宝增;;微波法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8期

3 崔昌浩;田晶;徐龙权;;气相色谱法在检测细胞脂肪酸及菌种鉴定中的应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颜品勋;冯仰廉;王燕兵;莫放;;青粗饲料通过牛瘤胃外流速度的研究[J];中国动物营养学报;1994年02期

5 傅启高,雒秋江;用邻—甲酚酞比色法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1996年03期

6 张先如,徐政;微波技术在材料化学中的原理及其应用进展[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5年04期

7 冯芳,田丰,赵斌元,胡克鳌;微波合成技术应用于壳聚糖功能材料研究的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年03期

8 丁艳霞;崔秀明;李雪玲;戴云;;草果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J];光谱实验室;2006年01期

9 刘小如;邓泽元;范亚苇;李静;刘芷含;;ICP-AES测定苦瓜籽矿质元素及GC-MS鉴定其油脂脂肪酸[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8期

10 许会彬;周虹;;脂类代谢组学的发展和应用[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毕万里;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工工艺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2 高娜;植物致病菌基因组重新注释及数据库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元森;产油脂丝状真菌的筛选及其产油脂条件的优化[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冠华,肖崇刚,李浩申;烟草病原真菌拮抗性内生细菌的筛选[J];烟草科技;2004年08期

2 蓝江林;朱育菁;苏明星;葛慈斌;刘芸;刘波;;水葫芦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3 陈泽斌;夏振远;雷丽萍;徐胜光;王墨浪;寸林江;李啟;;烟草内生细菌种群特征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4年03期

4 古力山·买买提;赵国玉;吾甫尔·米吉提;;一株蓝麻黄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13期

5 刘刚;;河北省又取得一批农药植保类科研成果[J];农药市场信息;2013年03期

6 杨喜爱;肖爱平;冷鹃;程毅;廖丽萍;;植物重金属抗性内生细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19期

7 赵赟鑫;刘开辉;邓百万;陈文强;耿直;李娟花;;2株中国红豆杉内生细菌代谢产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8 BOTTOMLY-TENNISONS,FORTNUM B A,KURTZ H,KLUEPFEL D,张成省;健康烟苗和Rastinuia solanacearum侵染的烟苗内生细菌分布多样性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5年03期

9 武婷婷;刘万振;生吉萍;王正荣;申琳;;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桑树内生细菌分离及鉴定[J];食品科学;2011年13期

10 程池;曹艳花;姚粟;李金霞;李辉;刘洋;;海巴戟天(诺尼)果内生细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J];食品科技;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惠青;李平;郑爱萍;;水稻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与回接验证[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朱育菁;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史怀;;水稻品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毅;郑陈娟;蔡福营;袁宇熹;;红树林和茶内生细菌的分离归类及促生抗菌作用研究[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郑园园;李茹美;崔廷涛;丁爱云;;一株辣椒内生细菌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测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蓝江林;唐秋榕;朱育菁;林抗美;刘波;;茄子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群落结构特性[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龚明福;陈骏刚;李超;;新疆棉花拮抗性内生细菌筛选[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7 刘云霞;张青文;周明牂;;水稻内生细菌的验证研究[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8 高增贵;孙承智;赵世波;高军;陈捷;;内生细菌与玉米抗纹枯病关系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美琴;薛丽;贺运春;王建明;;番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高增贵;孙承智;赵世波;高军;陈捷;;内生细菌与玉米抗纹枯病关系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沙冬青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地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琴;核桃内生细菌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及其代谢基础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3 陶爱丽;利用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秆黑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崔娜;枣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和内生拮抗细菌筛选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李春宏;棉花抗病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对黄萎病的生物防治[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孙磊;非培养方法和培养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和根结合细菌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龚明福;新疆苦豆子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抗菌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许明双;番茄和水稻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促生菌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邱服斌;培养方法与非培养方法对人参根内生细菌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宝;内生细菌促进东南景天Zn/Cd的提取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内蒙古甘草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王迪;桉树非培养内生细菌的激活及青枯病的防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郑园园;茄科植物内生细菌对几种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抗性物质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鹏;东祁连山珠芽蓼内生细菌功能多样性研究及其鉴定[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5 袁文婷;松树内生细菌种群初探及生防益菌的室内筛选[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邵红;春兰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功能菌株筛选[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云飞;玉米苗期内生细菌的种群初探及有益内生细菌的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8 徐大可;一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越橘内生细菌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张芳芳;五唇兰根部内生细菌筛选及其促生效应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10 满百膺;东祁连山高寒牧草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核桃内生细菌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及其代谢基础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45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