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YAG透明陶瓷的材料设计与制备工艺优化

发布时间:2017-03-19 20:01

  本文关键词:YAG透明陶瓷的材料设计与制备工艺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固体激光器在军事、科研、医疗、工业等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材料作为固体激光器的主体,是激光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传统的激光基质材料是单晶和钕玻璃,但单晶生长周期长,难以实现大尺寸和高浓度掺杂制备,而钕玻璃的强度和热导率都较低,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激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较于单晶和玻璃,YAG透明陶瓷在制备技术和材料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而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也在Nd:YAG透明陶瓷的制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YAG透明陶瓷进行成分优化设计和制备工艺方面的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以氧化物粉体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YAG透明陶瓷,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几个重要工艺参数(组分配比、掺杂浓度、烧结助剂和分散剂)对YAG透明陶瓷的物相组成、致密化行为、显微结构演化、晶粒生长动力学、光学和光谱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备了不同组分配比的Y3(1+x)Al5O12透明陶瓷。在Al2O3过量的样品中,由于Al2O3第二相的存在,陶瓷的直线透过率和平均晶粒尺寸随着Al2O3含量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在Y2O3过量的样品中,当过量含量小于0.7mol%时,样品的透过率略微下降,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当过量含量大于0.7mol%时,样品中存在第二相导致透过率和平均晶粒尺寸下降。当为化学计量配比时,1760℃真空烧结10h的样品透过率最高,其在1064nm和400nm处的直线透过率分别为83.1%和80.2%。(2) 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Er:YAG透明陶瓷。1750℃真空烧结50h的不同掺杂浓度Er:YAG透明陶瓷样品的晶粒尺寸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20~231μm,晶界干净、无气孔和第二相存在;样品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光学均匀性,在1200rnm处的直线透过率均在83%以上,气孔率均在1.5vol ppm以下。Er的掺杂浓度几乎不影响Er:YAG陶瓷的致密化行为和显微结构演化。但Er:YAG透明陶瓷的荧光光谱的峰值强度随着Er3+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掺杂浓度分别为0.5at%、1.0at%、5.0at%和10.0at%的Er:YAG陶瓷的晶粒生长激活能分别为779、855、805和861kJ/mol。(3) 制备了添加不同含量La203和TEOS的YAG陶瓷。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La203和TEOS对固相反应法制备YAG透明陶瓷的影响,得到了最佳La203和TEOS添加量。1720℃保温20h真空烧结制备的YAG透明陶瓷中,添加0.1at%La2O3、 0.5wt%TEOS和(0.05at%La2O3+0.5wt%TEOS)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其在1064nm处的直线透过率分别为81.3%、81.9%和81.0%,在400nm处的直线透过率分别为78.2%、78.7%和79.2%。样品显微结构均匀致密,几乎没有气孔和第二相存在,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约13.6μm、32μm和22.5μm。添加La203细化了晶粒尺寸,晶界数量增多,为气孔排除提供了更多通道。添加TEOS与YAG形成液相,促进致密化过程和气孔排除。(4) 此外,我们还在粉体球磨过程中加入分散剂,试图分散粉体颗粒,降低粉体颗粒的团聚程度和强度,得到分散性较好的混合粉体以制备高光学质量的YAG透明陶瓷。结果表明:当添加5wt%PEG400作为分散剂时,混合粉体的破碎程度、混合效果和烧结活性均有效提高,陶瓷烧结时气孔可以更好的排除并获得均匀致密的结构。
【关键词】:YAG透明陶瓷 固相反应法 非化学计量配比 显微结构 晶粒生长动力学 光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74.758.2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38
  • 1.1 引言13
  • 1.2 激光概述13-17
  • 1.2.1 激光的产生13-14
  • 1.2.2 激光原理14-15
  • 1.2.3 激光材料的要求15-17
  • 1.3 激光透明陶瓷概述17-25
  • 1.3.1 透明陶瓷作为激光介质的可能性18
  • 1.3.2 陶瓷的透光机理18-22
  • 1.3.3 激光透明陶瓷的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22-25
  • 1.4 YAG激光透明陶瓷概述25-27
  • 1.4.1 YAG的结构25-27
  • 1.4.2 YAG的基本性能27
  • 1.5 YAG透明陶瓷的制备27-36
  • 1.5.1 YAG粉体的合成方法28-30
  • 1.5.2 YAG透明陶瓷的成型30-31
  • 1.5.3 YAG透明陶瓷的烧结31-35
  • 1.5.4 YAG透明陶瓷的后处理及加工35-36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36-38
  • 第二章 实验及测试方法38-43
  • 2.1 引言38
  • 2.2 实验工艺流程图38-39
  • 2.3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39
  • 2.4 实验设备39-40
  • 2.4.1 粉体处理设备39
  • 2.4.2 成型设备39
  • 2.4.3 透明陶瓷烧结设备39-40
  • 2.4.4 退火设备40
  • 2.4.5 加工设备40
  • 2.5 实验测试方法40-43
  • 2.5.1 粉体的比表面积测试40
  • 2.5.2 粉体的显微形貌分析40
  • 2.5.3 粉体的成分分析40
  • 2.5.4 素坯的密度测试40-41
  • 2.5.5 陶瓷的物相分析41
  • 2.5.6 陶瓷的晶胞参数分析41
  • 2.5.7 陶瓷密度测试41
  • 2.5.8 陶瓷的显微形貌分析41
  • 2.5.9 陶瓷的能谱分析41-42
  • 2.5.10 陶瓷晶粒尺寸的测量42
  • 2.5.11 陶瓷的透过率测试42
  • 2.5.12 陶瓷的气孔分析42
  • 2.5.13 陶瓷的荧光光谱分析42-43
  • 第三章 组分配比对固相法制备YAG透明陶瓷的影响43-62
  • 3.1 引言43
  • 3.2 组分配比YAG透明陶瓷的制备43-44
  • 3.3 结果和讨论44-60
  • 3.3.1 粉体的形貌、粒度和成分分析44-45
  • 3.3.2 YAG陶瓷的物相分析45-49
  • 3.3.3 YAG陶瓷的光学性能49-50
  • 3.3.4 YAG陶瓷的显微结构50-58
  • 3.3.5 YAG陶瓷的晶粒生长动力学分析58-60
  • 3.4 本章小结60-62
  • 第四章 固相反应法制备Er:YAG透明陶瓷及其性能研究62-81
  • 4.1 引言62
  • 4.2 Er:YAG透明陶瓷的制备62-63
  • 4.3 结果和讨论63-79
  • 4.3.1 粉体的形貌和粒度分析63-64
  • 4.3.2 Er:YAG陶瓷的物相分析64-65
  • 4.3.3 Er:YAG陶瓷的致密化行为65-66
  • 4.3.4 Er:YAG陶瓷的显微结构66-72
  • 4.3.5 Er:YAG陶瓷的晶粒生长动力学分析72-75
  • 4.3.6 Er:YAG陶瓷的光学性能75-78
  • 4.3.7 Er:YAG陶瓷的光谱性能78-79
  • 4.4 本章小结79-81
  • 第五章 添加La_2O_3和TEOS对固相反应法制备YAG透明陶瓷的影响81-107
  • 5.1 引言81-82
  • 5.2 不同烧结助剂YAG透明陶瓷的制备82-83
  • 5.3 结果和讨论83-105
  • 5.3.1 粉体形貌分析和粒度分析83-84
  • 5.3.2 不同烧结助剂YAG陶瓷的物相分析84
  • 5.3.3 纯YAG陶瓷的致密化行为和显微结构84-89
  • 5.3.4 添加La_2O_3的YAG陶瓷的结构与性能89-96
  • 5.3.5 添加TEOS的YAG陶瓷的结构与性能96-103
  • 5.3.6 添加La_2O_3+TEOS的YAG陶瓷的结构与性能103-105
  • 5.4 本章小结105-107
  • 第六章 分散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YAG透明陶瓷的影响107-120
  • 6.1 引言107-108
  • 6.2 Nd:YAG透明陶瓷的制备108
  • 6.3 结果和讨论108-119
  • 6.3.1 粉体形貌及粒度分析108-111
  • 6.3.2 Nd:YAG陶瓷的物相分析111
  • 6.3.3 添加烧结助剂的Nd:YAG陶瓷的光学性能111-113
  • 6.3.4 添加烧结助剂的Nd:YAG陶瓷的显微结构113-117
  • 6.3.5 添加烧结助剂的Nd:YAG陶瓷的晶粒生长动力学研究117-118
  • 6.3.6 不添加烧结助剂的Nd:YAG陶瓷的光学性能118-119
  • 6.4 本章小结119-120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120-123
  • 致谢123-124
  • 参考文献124-13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1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秦小梅,修稚萌,由健,孙旭东;钇铝硝酸盐共熔制备YAG微粉[J];功能材料;2002年01期

2 李霞,刘宏,王继扬,崔洪梅,张旭东,李红霞;共沉淀法制备Nd∶YAG纳米粉体与机理探讨[J];功能材料;2004年04期

3 李江,潘裕柏,张俊计,黄莉萍,郭景坤;共沉淀法制备钇铝石榴石(YAG)纳米粉体[J];硅酸盐学报;2003年05期

4 丁志立,陈嵩,韩杰才;柠檬酸法、氨水沉淀法和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的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性能的比较[J];硅酸盐学报;2005年03期

5 李江;吴玉松;潘裕柏;刘文斌;安丽琼;王士维;郭景坤;;固相反应法制备高浓度掺杂Nd:YAG激光透明陶瓷及其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年12期

6 王海丽;蒲瑞满;黄存新;沈德忠;;Nd:YAG透明陶瓷的制备及激光输出[J];硅酸盐学报;2009年09期

7 冯锡淇;;激光陶瓷中的缺陷(一)[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11期

8 雷小丽;孙玲;刘洋;唐晓军;刘磊;;达信公司百千瓦陶瓷激光器技术综述[J];激光与红外;2011年09期

9 陈亚辉;周勇;宗楠;王桂玲;薄勇;彭钦军;崔大复;许祖彦;吴玉松;李江;潘裕柏;冯锡琪;李军;范飞镝;于爱芳;朱镛;胡章贵;;国产Nd:YAG透明陶瓷实现10.0W激光输出[J];中国激光;2007年05期

10 杨梨容;刘畅;李小伍;徐艺;魏成富;张林;唐杰;;分散剂对YAG粉末形貌和性能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恒将;几种重要激光晶体的生长与物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桂素;钇铝石榴石(YAG)透明陶瓷的制备[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军芳;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氮化铝透明陶瓷[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YAG透明陶瓷的材料设计与制备工艺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56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