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智能响应性纳米载体的基因输送与肿瘤治疗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2:09

  本文关键词:智能响应性纳米载体的基因输送与肿瘤治疗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肿瘤是新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之一,基因治疗可从根本上对肿瘤进行治疗,但是裸露的基因不能直接用于治疗,因为它会被生物体内的酶酶解,因此必须有一定的载体对基因实行保护。人类的正常组织结构致密,只允许小分子类物质通过,肿瘤组织结构完整性差,通透性变高,除了允许小分子类物质通过还允许大分子类物质通过,这就为纳米颗粒用于基因输送提供了可能。纳米颗粒在基因输送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与其他基因输送方式类似,纳米复合物在输送基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障碍,如:进入细胞时细胞膜的障碍、逃离溶酶体的障碍、基因在细胞质中如何完全有效释放的障碍及到达细胞核转录过程中核膜的障碍等。为此,本论文分别设计了HA-HP、电荷可翻转的CS-Aco、Dexa和PEI-SS辅助基因载体克服上述障碍。具体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一)纳米载体输送基因时,需要克服细胞膜的障碍,因此本部分工作构建了DNA/PEIS/HA-HP纳米复合物。该体系在体液循环过程中稳定存在,在HA的作用下,特异性的靶向肿瘤细胞表面CD44高表的肿瘤细胞后,在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下HA被酶解,露出的DNA/PEIS,在体内还原性环境下,PEIS被降解为小分子量的的PEI。此时,正电荷的PEI与带有负电荷HP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原来和PEI结合的DNA释放到细胞质中。以输送shBmi-1为例,发现PEIS/HA-HP能够更有效地将shBmi-1导入到细胞中,敲低Bmi-1的表达。体外实验该纳米复合物发现可以使肿瘤细胞形成干性小球的能力削弱。体内使裸鼠的肿瘤形成能力受损,并最终使小鼠有更好的愈后。(二)阳离子聚合物可以用于shRNA输送,但是由于shRNA不能有效地从溶酶体中逃逸使其转染效率较低,因此,本章工作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构建了具有三层结构的纳米载体(Au-PEI/CS-Aco/PEI/shRNA),以促进shRNA从溶酶体中逃出。该体系是在原来常用的纳米体系上加入电荷可翻转的CS-Aco。CS-Aco在正常情况下带负电,而在溶酶体酸性环境下翻转为正电荷,导致纳米载体的瓦解。瓦解产生的Au-PEI和CS能够有效的冲破溶酶体膜,将PEI/shRNA释放到细胞质中。由于分子量小(1.2 KDa)的PEI,与shRNA电荷相互作用较弱,所以在细胞质中能轻松的将shRNA释放。以输送shABCG2为例,发现设计的纳米载体能够有效敲低细胞中ABCG2的表达,降低HepG2细胞对药物的抵抗性。体外实验证明,该系统有较好的肿瘤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毒副作用。(三)基因需到细胞核才能完成转录,所有基因输送体系都必须将基因输送到细胞核。地塞米松(Dexa)有细胞核靶向性,因此将Dexa加到纳米复合物中,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核质分离等实验,发现Au-PEI/DNA/PEI-Dexa确实能够促进纳米颗粒的细胞核靶向性,并促进shRNA进入细胞核。该体系以输送pTRAIL为例,发现Au-PEI/DNA/PEI-Dexa能够将更多pTRAIL转输到细胞核中,促进TRAIL蛋白的表达,而TRAIL蛋白对于细胞凋亡及其重要,特别是能够特异地影响到肿瘤细胞的凋亡,通过高表达TRAIL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小鼠实验中,Au-PEI/DNA/PEI-Dexa处理组的肿瘤更小,说明Au-PEI/DNA/PEI-Dexa复合物能通过增强TRAIL的表达最终影响肿瘤的大小。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差异不大,说明该体系没有对小鼠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四)基因载体在体液循环过程中,或者在肿瘤组织中要能够对基因实行很好的保护,但是当基因载体把基因运送到细胞质进行转录的时候,又必须能够将基因完全的释放到细胞质中。为了使基因的保护和释放之间得到平衡,本部分工作根据细胞内外氧化还原环境和pH值的不同,设计了能够对肿瘤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和pH变化做出双响应的基因载体PA-PEI-SS。本部分工作利用凝胶电泳实验验证载体对基因的保护作用,并且模拟了细胞内酸性和还原性的环境,验证聚合物对基因的释放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载体对基因能够实施很好的保护,并且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时候,使基因有效的释放到细胞质中。通过细胞毒性实验也验证了该载体并没有对细胞造成明显的毒性,而且转染效率也比PEI 25KDa有了明显提高。总之,本论文是在常用的阳离子聚合物PEI的基础上,针对于基因转输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设计了一系列智能响应的纳米复合物,并用重要的生物分子检测纳米复合物的效果,发现此系列纳米复合物确实能够通过输送基因影响细胞或者小鼠对应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非病毒载体 肿瘤 智能响应 基因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460.1;TB383.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指导思想12-47
  • 1.1 肿瘤的产生及治疗现状12-13
  • 1.2 纳米颗粒用作基因输送载体13-16
  • 1.3 基因输送过程中遇到的障碍16-20
  • 1.3.1 细胞外障碍16-18
  • 1.3.2 细胞内障碍18-20
  • 1.4 合理设计基因载体20-29
  • 1.4.1 聚合物基因载体20-24
  • 1.4.2 制备基因输送体系的主要方法24
  • 1.4.3 设计靶向性的基因治疗运载系统24-29
  • 1.5 实验中涉及到的重要生物学概念29-35
  • 1.5.1 shRNA29-30
  • 1.5.2 肿瘤干细胞和Bmi-130-33
  • 1.5.3 ABCG2与耐药33-34
  • 1.5.4 TRAIL和细胞凋亡34-35
  • 1.6 选题意义及指导思想35-36
  • 参考文献36-47
  • 第二章 含有细胞膜靶向的层状纳米颗粒在体内和体外的转染研究47-69
  • 2.1 引言47-48
  • 2.2 实验部分48-52
  • 2.2.1 实验材料48
  • 2.2.2 肝素-透明质酸(HA-HP)的制备48-49
  • 2.2.3 三元复合物的组装和表征49
  • 2.2.4 复合物稳定性的测试49-50
  • 2.2.5 复合物在还原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50
  • 2.2.6 体外转染实验50-51
  • 2.2.7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验证复合物对小鼠的毒性51-52
  • 2.2.8 肿瘤起始实验验证复合物递送质粒的效率52
  • 2.2.9 测定复合物对肿瘤干细胞形成的影响52
  • 2.2.10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52
  • 2.3 结果与讨论52-65
  • 2.3.1 HA-HP的制备与表征52-54
  • 2.3.2 复合物的形态和表征54-55
  • 2.3.3 透明质酸酶和氧化还原环境对复合物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55-57
  • 2.3.4 HP的竞争作用对DNA释放的促进作用57-58
  • 2.3.5 复合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58-59
  • 2.3.6 复合物体外转染实验59-61
  • 2.3.7 复合物的细胞摄取实验61-62
  • 2.3.8 小球形成实验62-64
  • 2.3.9 小鼠移植模型64-65
  • 2.4 小结65
  • 参考文献65-69
  • 第三章 具有增强溶酶体逃逸的纳米载体输送shRNA及其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69-90
  • 3.1 引言69-71
  • 3.2 实验部分71-76
  • 3.2.1 实验材料71
  • 3.2.2 Au-PEI的合成71-72
  • 3.2.3 CS-Aco和CS-Car的合成72
  • 3.2.4 复合物的层层自组装72
  • 3.2.5 凝胶电泳实验72
  • 3.2.6 shRNA的释放实验72
  • 3.2.7 细胞摄入实验72-73
  • 3.2.8 验证阿霉素对细胞的毒性73
  • 3.2.9 shABCG2的克隆73
  • 3.2.10 HepG2细胞RNA的抽提73-74
  • 3.2.11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74
  • 3.2.12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74
  • 3.2.13 流式细胞术(FACS)74-75
  • 3.2.14 免疫组化(IHC)75
  • 3.2.15 免疫荧光(IF)75
  • 3.2.16 体内移植瘤实验75-76
  • 3.2.17 统计分析76
  • 3.3 结果与讨论76-87
  • 3.3.1 Au-PEI/CS-Aco/PEI/shRNA的负载实验及检测76-77
  • 3.3.2 shRNA与Au-PEI/CS-Aco/PEI的复合能力77
  • 3.3.3 pH对shRNA释放的影响77-78
  • 3.3.4 细胞对Au-PEI/CS-Aco/PEI/shRNA的摄取效率78-80
  • 3.3.5 shRNA内涵体逃逸效果80-81
  • 3.3.6 细胞毒性实验81-82
  • 3.3.7 细胞内ABCG2的表达量82-83
  • 3.3.8 Au-PEI/CS-Aco/PEI/shABCG2增强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83-85
  • 3.3.9 药物在肿瘤细胞的富集85
  • 3.3.10 肿瘤的治疗效果85-87
  • 3.4 小结87
  • 参考文献87-90
  • 第四章 具有核靶向功能的纳米颗粒在体内和体外的转染研究90-110
  • 4.1 引言90-92
  • 4.2 实验部分92-96
  • 4.2.1 实验材料92
  • 4.2.2 Au-PEI纳米颗粒的合成92
  • 4.2.3 PEI-Dexa的合成92
  • 4.2.4 Au-PEI/DNA/PEI-Dexa三元复合物的制备92
  • 4.2.5 Au-PEI/DNA/PEI-Dexa的表征92-93
  • 4.2.6 复合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93
  • 4.2.7 体外转染实验93
  • 4.2.8 Cy5标记DNA的实验过程93
  • 4.2.9 细胞内吞实验93-94
  • 4.2.10 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共定位实验94
  • 4.2.11 核质分离实验94
  • 4.2.12 TRAIL克隆94-95
  • 4.2.13 体内转染实验95
  • 4.2.14 免疫组化95
  • 4.2.15 免疫印迹95
  • 4.2.16 检测TRAIL的表达量实验95-96
  • 4.3 结果与讨论96-107
  • 4.3.1 Au-PEI/DNA/PEI-Dexa的合成96-97
  • 4.3.2 Au-PEI/DNA/PEI-Dexa纳米复合物的表征97-100
  • 4.3.3 细胞毒性100-101
  • 4.3.4 体外转染101-102
  • 4.3.5 细胞摄入实验102
  • 4.3.6 纳米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分布102-104
  • 4.3.7 核质分布104-105
  • 4.3.8 体内基因输送能力105-107
  • 4.4 小结107
  • 参考文献107-110
  • 第五章 双响应纳米载体的合成及基因递送的研究110-128
  • 5.1 引言110-111
  • 5.2 实验部分111-114
  • 5.2.1 实验材料111-112
  • 5.2.2 实验方法112-113
  • 5.2.3 细胞培养113
  • 5.2.4 细胞毒性113-114
  • 5.2.5 体外转染实验114
  • 5.3 结果与讨论114-124
  • 5.3.1 PA-PEI-SS的合成和表征114-116
  • 5.3.2 复合物的特征116-120
  • 5.3.3 聚合物的双重降解特性120-121
  • 5.3.4 细胞毒性实验121-122
  • 5.3.5 体外转染122-124
  • 5.4 小结124
  • 参考文献124-128
  • 主要结论128-130
  • 博士研究生阶段主要研究成果130-131
  • 致谢1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磊;谢书胜;邹佩良;史谨燕;姜磊;;用于基因转运和治疗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J];辽宁化工;2010年06期

2 李伟;朱红;;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伟;王玉;郑枫;徐苏颖;丁杨;周建平;;尿刊酸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性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壳聚糖/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英文)[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5 陈义旺,聂华荣,谌烈,康燕镗;接枝聚合制备具有超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纳米复合物材料[J];高分子学报;2005年06期

6 赵金良;王振洋;张立德;;纳米微粒母料—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1期

7 蔡积庆;;高性能嵌入电容元件用的最佳环氧-钛酸钡纳米复合物[J];印制电路信息;2008年06期

8 周学懋;陈晓萌;吴学邦;水嘉鹏;朱震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镓纳米复合物的动力学弛豫行为[J];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9 武志富;沈玉华;谢安建;黄方志;;Bi_2O_3/Al_2O_3纳米复合物的声化学合成及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何丽红;林婷婷;凌艺辉;吴焕杰;吕秋丰;;聚苯胺-木质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对银离子的吸附还原性能[J];高分子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宁;王元为;王丹丹;陈志权;;Co_3O_4/ZnO纳米复合物微结构的正电子湮没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丽艳;郭志华;滕利荣;高波;;羟基磷灰石/药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谱;曹菲菲;张俐娜;;大豆蛋白/氢氧化铝纳米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晓亮;顾强;孙平川;H H Winter;薛奇;;固体核磁共振双量子氢谱对聚丁二烯/粘土纳米复合物中链动力学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郑田;卢晓峰;边秀杰;张城城;王策;;CNT/PPy/K_xMnO_2三元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武海青;何光裕;陈海群;孙小强;汪信;;多价态银-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光合成及其抗菌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叶春雪;杨荣杰;仪德启;;聚磷酸铵/钙基蒙脱土纳米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A];2012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周辉辉;李娟;刘又年;;自组装法制备茶多酚-明胶-葡聚糖纳米复合物[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辉;吴思多;吴锦荣;黄光速;;石墨烯/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的导电性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仇士龙;袁钻如;潘磊;王玉婷;谢鸿峰;程昒时;;氧化石墨/环氧树脂纳米复合物的固化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真真;智能响应性纳米载体的基因输送与肿瘤治疗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雪;含咪唑阳离子功能化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刘伟禄;新型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4 司华艳;应用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制备新型纳米复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杨传孝;核/壳量子点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可视化荧光识别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6 董延茂;纳米硫化物修饰的支链含杂原子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勤;掺杂稀土铁磁性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赵丹;包埋稀土发光材料的核-壳型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光物理性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9 刘长相;金属卟啉键联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田付强;聚乙烯基无机纳米复合电介质的陷阱特性与电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嘉琳;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及其生物小分子电化学实时传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黎青勇;纤维素基纳米稀土发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余波杰;可共载化疗药物和基因以协同增强其抗肿瘤功效的叶酸修饰两亲性壳聚糖纳米载体[D];复旦大学;2014年

4 季卫东;近红外光响应的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物控释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盛仲夷;有机化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年

6 柳素青;合成MTX/LDHs纳米复合物的研究及其抗肿瘤效应的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霍晓磊;MTX纳米复合物的可控合成、组装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叶亚;碳载锡及其合金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日明;铁基氧化物降解DDT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黄磊;氧化石墨烯基磁性荧光多功能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智能响应性纳米载体的基因输送与肿瘤治疗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256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