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4:41

  本文关键词: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 银行监管 政策建议


【摘要】: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日益凸显,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稳定性,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长期弱化,金融消费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面对专业知识匮乏、维权权渠道狭窄等窘境,金融消费者往往容易落入金融消费陷阱,沦为“沉默的羔羊”。基于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备受侵害的事实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分析国内外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现状,将金融监管理论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相结合,分析我国银行业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状与特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研究中外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征、差异与经验,通过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投诉案例研究,分析了银行服务质量问题对金融消费者满意度的负面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扭曲,把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银行监管目标体系中来首当其冲;银行业金融机构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护行为迫在眉睫;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规体系不完善,弥补银行业金融消费者司法保护恰逢其时;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环境恶化,净化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环境势在必行;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提升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有效性刻不容缓。结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和改革经验,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金融监管政策目标体系中,本文选题较为新颖且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研究价值,既符合国际金融监管价值取向,又能弥补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的缺陷,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创新性。未来实证研究以及政策有效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 银行监管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8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3-14
  • 1.1.1 选题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文献综述14-22
  • 1.2.1 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与意义15-16
  • 1.2.2 金融消费者机构保护研究16-17
  • 1.2.3 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研究17-18
  • 1.2.4 金融消费者自律保护研究18-19
  • 1.2.5 金融消费者市场保护研究19-20
  • 1.2.6 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研究20-22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22-25
  • 1.3.1 研究内容22-23
  • 1.3.2 论文结构23-25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25-26
  • 1.4.1 研究方法25
  • 1.4.2 研究思路25-26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26-28
  • 1.5.1 主要创新点26-27
  • 1.5.2 不足之处27-28
  • 第2章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与现实挑战28-46
  • 2.1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渊源28-29
  • 2.2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理论29-34
  • 2.2.1 个人利益保护:社会利益论的主张29
  • 2.2.2 金融消费者诉求:市场失灵的代价29-30
  • 2.2.3 资本道德约束:金融脆弱说的本真30-31
  • 2.2.4 诟病霸王条款:委托代理关系扭曲31-33
  • 2.2.5 强化金融监管:法律不完备的必然33-34
  • 2.3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有效性理论34-38
  • 2.3.1 监管寻租的受害者:监管俘获论34-35
  • 2.3.2 金融垄断的助推者:金融约束论35-36
  • 2.3.3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成本收益论36-37
  • 2.3.4 监管政策民主程序:公共选择论37-38
  • 2.4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经济学分析38-42
  • 2.4.1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供求分析38-39
  • 2.4.2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博弈分析39-41
  • 2.4.3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效应分析41-42
  • 2.5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框架42-46
  • 2.5.1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意义42-43
  • 2.5.2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框架43-46
  • 第3章 银行业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特征46-64
  • 3.1 基本概念界定46-48
  • 3.1.1 消费者46
  • 3.1.2 金融消费者46-47
  • 3.1.3 金融消费者保护47-48
  • 3.2 金融消费者权利与保护原则48-52
  • 3.2.1 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48-49
  • 3.2.2 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49-52
  • 3.3 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状描述52-59
  • 3.3.1 金融投诉数量总体态势52-53
  • 3.3.2 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形式53-57
  • 3.3.3 侵权行为典型案例分析57-59
  • 3.4 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特征与成因59-63
  • 3.4.1 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特征59-61
  • 3.4.2 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成因61-63
  • 3.5 小结63-64
  • 第4章 中外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比较研究64-90
  • 4.1 中外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64-77
  • 4.1.1 保护理念64-65
  • 4.1.2 保护主体65-68
  • 4.1.3 保护依据68-74
  • 4.1.4 保护效率74-77
  • 4.2 欧美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77-86
  • 4.2.1 美国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举措77-80
  • 4.2.2 英国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动向80-82
  • 4.2.3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与监管转型82-86
  • 4.3 欧美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特征与经验86-89
  • 4.3.1 欧美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征86-88
  • 4.3.2 欧美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经验88-89
  • 4.4 小结89-90
  • 第5章 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投诉案例研究90-102
  • 5.1 引言90
  • 5.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90-91
  • 5.2.1 研究目的90-91
  • 5.2.2 研究方法91
  • 5.3 研究过程91-99
  • 5.3.1 有效样本获取91
  • 5.3.2 内容分析编码91-93
  • 5.3.3 频次与比例分析93-96
  • 5.3.4 负效应分析96-99
  • 5.4 基本结论99-102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02-116
  • 6.1 结论102-103
  • 6.2 政策建议103-116
  • 6.2.1 把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银行监管的首要目标103-106
  • 6.2.2 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行为106-109
  • 6.2.3 弥补银行业金融消费者司法保护缺陷109-111
  • 6.2.4 净化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环境111-112
  • 6.2.5 提升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有效性112-116
  • 参考文献116-131
  • 致谢131-13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32-1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美国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新发展及对中国启示[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年01期

2 陈文君;刘晓明;殷林森;;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目标的法经济学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03期

3 张蕴萍;;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消费者保护[J];学习与探索;2013年01期

4 郭振华;朱少杰;;寿险公司网络投诉案例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6期

5 张韶华;;G20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J];西部金融;2012年05期

6 逯词章;;论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问题——类型化保护是根本解决途径[J];改革与战略;2012年03期

7 王蓉;蒋难;;消费者权益保护与金融机构道德风险[J];中国金融;2012年04期

8 张晏;;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浅论[J];上海金融;2012年02期

9 赵锋;;金融消费者概念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10 李红权;陈攀;;金融危机反思及金融产品消费者保护[J];财经科学;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118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118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