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博弈模型及其复杂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博弈模型及其复杂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规避 非线性动力系统 混沌控制 Bertrand-Stackelberg 博弈 分岔 稳定性 价格和广告竞争
【摘要】:供应链全球化、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然而,传统的供应链模型大多是在风险中性的假设下进行研究的,而现实的供应链通常表现为风险规避行为。因此,研究风险规避型供应链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构建了一类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博弈模型,并运用非线性理论和动态经济学理论对博弈模型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性结论如下:1、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了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在离散决策和团队决策下的产量竞争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了模型纳什均衡点的存在性,研究了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用产量分岔图、奇异吸引子、最大Lyapunov指数、功率谱、初值敏感性等研究了零售商在产量竞争中所表现的复杂动力学特征。将零售商的利润作为指标,分析了系统的不同状态对零售商运行性能的影响。2、考虑了风险规避型供应链的Bertrand-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非线性理论对博弈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领导者的风险规避行为和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而零售商风险规避行为对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将利润作为指标,分析了混沌现象对市场运行性能的影响,参数调整控制法能很好的控制系统的混沌行为。3、建立了概率销售型供应链的动态定价博弈模型。制造商同意创建概率产品,零售商同时进行传统产品和概率产品的销售,这使得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变得十分复杂。论文重点研究了各个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用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对系统的混沌行为进行了控制。研究发现顾客的风险态度越趋于中性,系统的稳定性越低;批发价格折扣越大,系统的稳定性越低。4、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由两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广告投入模型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延迟反馈控制对模型进行混沌控制。研究发现不同的决策类型对博弈双方的利润有很大的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要根据自己的市场地位来制定决策。
【关键词】:风险规避 非线性动力系统 混沌控制 Bertrand-Stackelberg 博弈 分岔 稳定性 价格和广告竞争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F224.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2.1 混沌理论在博弈领域中的研究综述12-14
- 1.2.2 混沌理论在经济系统的应用研究综述14-15
- 1.2.3 混沌理论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15-16
- 1.2.4 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的供应链研究现状16-17
- 1.3 已有研究成果的贡献与不足17-19
- 1.3.1 已有成果的主要贡献17-18
- 1.3.2 已有成果的不足之处18-19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9-23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4.2 本文的创新点20-23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23-41
- 2.1 混沌理论23-33
- 2.1.1 动力系统的基础理论23-26
- 2.1.2 混沌动力学基础理论26-29
- 2.1.3 系统稳定性判据29-31
- 2.1.4 经济系统混沌控制方法介绍31-33
- 2.2 博弈理论33-39
- 2.2.1 基本理论33-35
- 2.2.2 经典的博弈模型35-39
- 2.3 概率销售39-40
- 2.3.1 概率产品39
- 2.3.2 概率销售39
- 2.3.3 经销商行为39
- 2.3.4 消费者行为39-40
- 2.3.5 最优策略40
- 2.4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风险规避型供应链产量博弈模型的复杂性研究41-60
- 3.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41-43
- 3.1.1 模型假设41-42
- 3.1.2 符号说明42
- 3.1.3 模型构建42-43
- 3.2 离散决策下产量博弈模型的复杂性分析43-52
- 3.2.1 市场的均衡点及局部稳定性分析44-46
- 3.2.2 产量调整速度对系统行为的影响46-48
- 3.2.3 产量调整速度对零售商利润的影响48-50
- 3.2.4 不确定需求和风险态度对系统行为的影响50-52
- 3.3 团队决策下产量博弈模型及其复杂性分析52-57
- 3.3.1 均衡点分析53-54
- 3.3.2 纳什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54
- 3.3.3 调整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54-57
- 3.4 混沌控制57-58
- 3.5 本章小结58-60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型供应链价格博弈模型及其混沌控制60-77
-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60-63
- 4.1.1 模型假设61
- 4.1.2 符号说明61
- 4.1.3 动态价格博弈模型61-63
- 4.2 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63-64
- 4.3 数值仿真64-74
- 4.3.1 价格调整速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64-69
- 4.3.2 需求不稳定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69-70
- 4.3.3 风险规避行为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70-71
- 4.3.4 价格调整参数对系统利润的影响71-74
- 4.4 混沌控制74-75
- 4.5 本章小结与现实启示75-77
- 4.5.1 本章小结75-76
- 4.5.2 现实启示76-77
- 第五章 考虑概率销售的供应链定价博弈模型的复杂性研究77-97
- 5.1 问题描述和模型构建77-82
- 5.1.1 经典的Hotelling模型77-78
- 5.1.2 符号说明78-79
- 5.1.3 模型构建79-82
- 5.2 模型稳定性分析82-86
- 5.2.1 系统的均衡点82-83
- 5.2.2 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83-86
- 5.3 数值仿真86-93
- 5.3.1 价格调整速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86-89
- 5.3.2 价格折扣和产品成为概率产品的概率对系统的影响89-93
- 5.4 混沌控制93-95
- 5.5 本章小结与现实启示95-97
- 5.5.1 本章小结95-96
- 5.5.2 现实启示96-97
- 第六章 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广告投入博弈模型的复杂性研究97-117
- 6.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97-100
- 6.1.1 模型假设98
- 6.1.2 模型构建98-100
- 6.2 仿真实验100-102
- 6.3 广告投入动态博弈模型102-114
- 6.3.1 系统的均衡点103-104
- 6.3.2 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104-105
- 6.3.3 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105-114
- 6.4 混沌控制114-116
- 6.5 本章小结116-117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17-120
- 7.1 研究总结117-118
- 7.2 研究展望118-120
- 参考文献120-13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133-134
- 致谢134-1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学军;;基于复杂性研究视野下的生物学[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范冬萍;复杂性研究:前沿与挑战——全国“复杂性研究: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8期
3 商如斌,王晓堤,王庆余,马军海;一类非线性金融系统分岔分析与全局复杂性研究(Ⅲ)[J];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于景元,刘毅;关于复杂性研究[J];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09期
5 李良美;新学科、新亮点和新挑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3期
6 方耀楣,赵才水,朱伟文;国有土地资本运营与复杂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彭正银;韩炜;;任务复杂性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09期
8 宋学锋;管理复杂性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0年10期
9 徐迪;李煊;;商务模式创新复杂性研究的计算实验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11期
10 卢亚丽;;具有差异决策规则的产量博弈混沌复杂性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欣荣;;复杂性研究方法论论纲[A];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程伟;陈逸明;;从复杂性到中医药研究——关于如何建立中医药复杂性研究纲领的笔记[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林润辉;;网络组织的复杂性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洪昆辉;;状态论——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新探简介[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黄育宽;许立达;樊瑛;狄增如;;复杂性研究与中医药发展浅议[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式龙;胡宾;申义;;我国西部防灾减灾规划与优化的复杂性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7 王大辉;;神经系统复杂性研究与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神经机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3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创新[C];2014年
8 孙东川;沈小平;;化工过程工业中人-机-环境系统的复杂性研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肖飒;;复杂问题前沿探索的足迹——评《思维过程论》[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任勇;;信息共享网络的复杂性研究——理论与关键技术[A];第六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暨第二届全国混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医学发展呼唤系统复杂性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葛永林;探索复杂性的奥秘[N];科技日报;2001年
3 经士仁(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中科院系统科学所研究员);复杂的世界 系统的眼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秋香;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博弈模型及其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万勇;复杂性本质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傅琨;文学名著复译的复杂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俞海;自组织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及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梁震中;基于Agent建模的金融市场复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丁培培;汇率波动的复杂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陈川;博士生议论性写作中的词汇和句法复杂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4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11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