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研究 出处:《天府新论》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收入流动性 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中国居民
【摘要】:较大的收入流动性能够促进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学者们对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首先,中国居民高收入阶层的流动性低于低收入阶层,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要高于城市;从各阶层的结构变动上看,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概率较大。其次,教育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变化的推动力量。年龄、性别、地理位置以及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是影响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变量。最后,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使得居民的长期收入差距趋于缓解。然而,相对于国外对收入流动性的深入研究,中国对于收入流动性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Abstract]:The larger income mobility can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scholars of Chinese income mobility i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China residents of high income class mobility is lower than the low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the income mobil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ity; from all sectors of the structure change at low income class to a greater probability of flow. Secondly, educ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changes in the income mobil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ge, gender,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non agricultural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are important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mobility of income. Finally, mo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income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makes the long-term income gap of the residents tend to ease.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in-depth study of income mobility abroad, China'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liquidity of incom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分类号】:F124.7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优先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在主导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维度的社会不公平,突出表现在收入分配不公以及收入差距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从2000年开始已越过0.4的警戒线,2006年升至0.496,2010年徘徊在0.5左右。针对这些问题,学术界大多使用横截面数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2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3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2 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3 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4 王洪亮;徐翔;孙国锋;;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3期
5 谢勇;;中国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6年02期
6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0期
7 王海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概念及其度量综述[J];阴山学刊;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洪亮;区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超;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罗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闫丽琼;个人储蓄与金融产品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邓传松;江苏农垦农业职工收入增长及差异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费玮;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李慧清;转轨时期广东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鑫;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明,贾善和;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探讨[J];财经科学;2001年03期
2 向书坚;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回归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01期
3 杨圣明;郝梅瑞;;论我国收入分配中的两极分化问题[J];财贸经济;2005年12期
4 王洪亮;徐翔;;收入不平等孰甚:地区间抑或城乡间[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5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J];管理世界;1998年01期
6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7 张全红;张建华;;中国的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变动:1981——2001——基于城乡统一框架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8 权衡;公共政策、居民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学家;2004年06期
9 李楠;;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10 张问敏;李实;;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199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娜;现阶段中国人口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松华;;公平收入分配:当前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9期
2 韩保江;李霞;;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的前提[J];理论视野;2009年05期
3 周红利;和荣;;巴西收入分配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7期
4 李扬;;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J];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01期
5 卢艺;收入分配与构建和谐社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8期
6 尹艳林;;加强收入分配制度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11期
7 刘艳根;;完善收入分配格局[J];科技广场;2006年12期
8 周明剑;;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国内消费需求[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4期
9 董鸿扬;;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对促进和谐的重大意义[J];学理论;2008年02期
10 姜巍;;浅析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财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长生;;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基于“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实施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中义;孙金凤;;九、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宜勇;黄燕东;朱小玉;;实现共同富裕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顶层目标[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畅;余斌:有效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梅新育;后发国家更需要优化收入分配格局[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雪芹;“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惠及更多民众[N];中国改革报;2010年
4 本报特派记者 刘栋 李扬;提高劳动收入报酬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N];文汇报;2009年
5 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 赵惠敏;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努力提高“两个比重”[N];吉林日报;2010年
6 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 总经济师 研究员 欧阳煌;走好“发展”与“共享”的平衡木[N];长沙晚报;2010年
7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 王志平;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能一知半解[N];文汇报;2010年
8 山西财经大学 王书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扩大消费需求[N];科技日报;2010年
9 潘洪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须法治保障[N];检察日报;2010年
10 任芳;2010:五大改革将让百姓钱袋更加充盈[N];湘声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柴华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D];西北大学;2003年
2 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睿;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2 林文熠;GDP增长中居民、企业、政府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贺静;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趋势及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尹冬梅;基于流动性视角的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08年
5 刘长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我国国内需求[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郭小力;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超;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区域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邱婷婷;公平分配视角下的非营利模式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胡铿;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46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34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