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2 09:20

  本文关键词: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北电力大学》 2015年

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

马同涛  

【摘要】:智能电网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重要的研究领域,将成为未来世界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集中投资、体制变革的过程,政府和社会资本迅速参与其中,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数量巨大的经济利益流动会对市场主体产生深远影响。从智能电网的经济运营、参与主体等方面来看,存在着一个电力市场利益链,它是一个层次复杂、关系交叉复杂的链条体系,其风险因素的影响传递方式和路径也异常复杂,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市场利益链风险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鉴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的概念对智能电网下电力市场利益链的风险进行研究,从风险动态性的角度开展智能电网下电力市场利益链风险管理研究。首先,对电力市场风险理论基础进行创新研究,建立智能电网下电力市场利益链模型,提出利益链概念体系,对智能电网上下游各个参与主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从电力市场利益链传递性角度,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提取挖掘各个主体中的风险因素,建立风险元体系。并创新风险元传递理论,提出了风险元驱动概念,以此为基础提出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市场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研究框架、研究路径。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了智能电网下市场价格驱动的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对智能电网下电力市场利益链模型中的以市场价格为驱动的风险元传递现象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对智能电网中价格风险元影响进行了政策利益分析。(2)建立了智能电网下发电侧利益驱动的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智能电网下发电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和可再生能源入网是风险高发的环节,利用VCAR理论对多种能源发电投资决策进行风险优化,利用和声搜索算法对其多种能源入网的风险元波动引起的利益链分配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政策支持进行分析。(3)建立了智能电网下配电网安全驱动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本文利用变结构的动态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等方法对输配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较为清晰地构建了输配安全风险元传递的路径。(4)建立了智能电网下环保政策驱动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从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影响效应入手,基于碳排放指标波动、碳排放交易机制、电力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对碳排放交易机制影响效应传递现象进行建模分析。针对市场行为因素,将风险元传递模拟及预测实验设定不同的市场条件,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博弈行为市场等。建立了经济指标最优、经济目标及低碳用电指标最优等2个优化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双层主次目标规划问题进行了求解。分别分析模拟结果,并对比分析风险元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对电力市场利益链整体的传递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探寻碳排放交易机制对智能电网利益链的影响效应。最后,为保证模型在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信息系统的具体研究对象,设计了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拟信息系统研究框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勇;张跃军;杨瑞广;尚赞娣;;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中国的煤炭投资需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李晓军;颜汉荣;余志伟;钟志勇;黄杰波;谭忠富;;电力市场环境下基于电价互换的发电公司风险管理策略(英文)[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3期

3 殷令姣;相明琼;郝朝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效益综合评价[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4 贺春;吴战江;李鑫;;电力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5 李成仁;余嘉明;;日韩居民阶梯电价经验与启示[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7期

6 吴朝阳;;浙江省推行居民阶梯电价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7 王壬,尚金成,冯旸,周晓阳,张勇传,游义刚;基于CVaR风险计量指标的发电商投标组合策略及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4期

8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9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需求侧实时电价下供电商购售电风险决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3期

10 王益民;;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蒲海涛;物联网环境下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智能交互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壬;电力市场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陆龚曙;施工项目群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李贤;电力产业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李鹏;智能电网运营管理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勇;基于智能电网的实时电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林海峰;电力市场风险规避问题与新的电价监管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袁磊;上网电价波动风险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4 罗隽灏;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科峰;;电气设备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3 王美琴;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4 刘坤;焦国明;;农业需水预测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5 谢英亮;刘贻玲;张友锋;;东江源区寻乌县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6 金梦;胡成;刘兰岚;孙研;;系统动力学在清河流域水环境模拟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7 曹月娥;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王新军;杨建军;;基于SD-GMOP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8 程嘉;杜文;;我国“十二五”综合运输发展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韩锦春;奶牛养殖系统的诊断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袁正如,程立国;系统动力学在人防工程经济论证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晓中;张耘;成小峰;陶明清;;镇江北部滨水区水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孙长雄;杨英杰;吴杨;孙艳梅;;强化共生合作理念推动东北亚区域共生发展[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段李杰;初叶萍;;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快递业的运营与监控模式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韦鹏飞;;基于SD理论的海南旅游系统规划[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文杰;魏现杰;卞真林;;作战仿真中C~3I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伟;蔡葆锐;杨强;;开展智能电网研究应用的建议[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7 张忠斌;周雨花;;震区道路物资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鞠建永;吴福保;何维国;张宇;;储能监控系统结构设计[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牛萌;吴鸣;黄体笋;魏德林;;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应用及展望[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玉娟;;电网运行方式可靠性在线评估系统的算法研究[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赵珊珊;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风险评估及规避[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羊卫辉;商业地产中地产与零售企业间的协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杨启成;卷烟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世新;中国发电市场的内生性进入壁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元恒;基于系统实现的土地划区分级督察及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慧文;弘宇公司库存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维;基于ARM7的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RTU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文亮;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书林;国防科技情报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徐磊;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卓宁;哈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玉佳;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闫开宇;黑龙江省创新型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巴延廷;基于PERT的工程进度风险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宇;石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琴;蒋传文;蔡宏欣;;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傅里叶级数残差修正模型[J];安徽电力;2010年02期

2 张士强,潘德惠,姚庆国;煤炭安全成本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3 王元明;赵道致;徐大海;;项目供应链的风险单向传递机理及其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陈昌富;;企业多项目风险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赵怀勇 ,何炳光;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如何支持节能(上)——欧盟、英国和法国的运作模式、启示与借鉴[J];节能与环保;2003年12期

6 孙其博;刘杰;黎羴;范春晓;孙娟娟;;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邬贺铨;;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周焯华,张宗益,杨俊;线性支出系统(LES)的参数估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9 林辉,何建敏;VaR在投资组合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与CVaR模型[J];财贸经济;2003年12期

10 时璟丽;;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与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阳;[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记者 任海军;[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见习记者 袁国铭;[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朱剑红;[N];人民日报;2012年

5 李敏;[N];中国信息报;2012年

6 刘纯银;[N];证券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柯丁;节能减排环境下电网企业经营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赵麟;矿业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估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寻斌斌;排污权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汤红卫;基于GIS的农村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5 沈玉志;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6 赵久占;我国风力发电开发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赖业宁;电力市场稳定性及其风险管理[D];东南大学;2006年

8 李蕊;上下文感知计算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王壬;电力市场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刚;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及性能测试[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苏振龙;工程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中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蒋昭婷;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动态路由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徐洪明;建筑企业多项目优先级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廖丽莎;工程项目群风险管理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杨丽芳;电价链传导机理与电价形成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曾军;风险管理在织金火电厂项目前期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吴燕如;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风电机组优化检修[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王坤;智能电网项目建设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10 肖新兰;基于关键链的整车开发项目工期风险传递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方方;高赐威;;智能电网的技术内容及比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5期

2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3 十方;;欧美智能电网战略计划[J];中外能源;2009年06期

4 ;终结大停电的智能电网[J];天津电力技术;2009年02期

5 余红光;;“随需应变”的智能电网[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年12期

6 本刊编辑部;;国外智能电网研究与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9年06期

7 陈春霖;陈琰;;信息化服务“智能电网”的初步探索[J];华东电力;2009年06期

8 苗新;张恺;陈希;章欣;孙声波;吴国良;周昭茂;田世明;李建歧;;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策[J];电力建设;2009年06期

9 ;智能电网规划2009年7月出台[J];能源工程;2009年03期

10 辛建波;;“智能电网”知识[J];江西电力;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之俭;;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建设简介[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俊;;智能电网统计指标研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锐;谢兰;吴文凯;杨昆;;智能电网及其发展态势分析[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熹;;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技术的现在时与将来时[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魏林;李博;李杨;;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探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雁雄;;新加坡智能电网技术对大理智能电网建设的启示[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钱泽文;王克俭;;浅析智能电网建设输电环节的关键技术[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汪永华;汪凤凤;;面向21世纪的我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及应用[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王正风;高涛;;智能电网及国内外发展概述[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劲松;;智能电网的进展及关键技术的综述[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华;[N];国家电网报;2007年

2 陆振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本报记者 包鹏;[N];华东电力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琦;[N];科技日报;2009年

5 刘姝池;[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魏宗凯;[N];经济参考报;2009年

7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席工程师 顾峻源;[N];中国电力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N];中国电力报;2009年

9 中国能源网CIO 韩晓平 本报记者 颜新华 成都电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左宇龙;[N];中国电力报;2009年

10 广州万隆;[N];证券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黎莎;智能电网低碳效益关键指标选取与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马同涛;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黄立新;智能电网条件下输电检修优化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芦翔;智能电网中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孙蕾;智能电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与多属性分析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李乾;智能电网中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黎春湦;大型工业企业智能电网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曲朝阳;智能电网知识可视化引擎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9 嵇灵;不确定因素下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及扩容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毕艳冰;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中间件的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菲;智能电网融资模式及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程璐;基于配电网改造的智能电网投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于俊涛;惠州智能电网用户侧营配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荆超;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胡学忠;智能电网技术在用电营销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珊;Z市智能电网项目建设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姚道香;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杨真华;智能电网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于翔;扬州智能电网信息平台的安全防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孙琳珂;智能电网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71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