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5 21:26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环境治理不力,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不断增多的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提高了地表温度,引起了全球气候显著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全球气候变化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气候治理这一全球性问题也愈发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出台了重要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要求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三种灵活减排方式之一,在该机制运行下附件一国家(有减排义务)可以在非附件一国家(无减排义务)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而获取“核证减排量”(CERs)用于完成本国的减排承诺。这种减排方式有助于附件一国家实现低成本减排,同时可促使没有强制义务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参与到全球的减排行动中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由此而来。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运行效果,全球7807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中国项目占比达总数的一半左右。随着中国政府气候治理自主意识不断加强...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理论分析
第一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含义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原理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特点和功能定位
第二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产权理论
二、排污权交易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
四、生态补偿理论
第三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流程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流程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的特点
第四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界定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
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
五、三种效果的关系分析
第二章 影响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第一节 电力消费、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一、电力消费
二、经济水平
三、技术水平
第二节 人力资本、资金支持和外商投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一、人力资本
二、资金支持
三、外商投资
第三节 政策设计和抵消市场: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一、政策设计
二、抵消市场
第三章 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第一节 国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方法及效果现状
一、清洁发展机制运行方法
二、清洁发展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第二节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方法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管理架构
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管理办法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政策发展及走向
第三节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现状分析
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现状分析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现状分析
第四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第一节 研究假设和变量说明
一、研究假设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面板数据计数模型
一、计数模型
二、面板数据模型
三、面板数据计数模型
第三节 模型运算过程
一、基于CCER项目数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二、基于CCER可再生能源类项目数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三、实证结果概述
第五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第一节 地区CCER项目减排总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面板Tobit模型
四、基于CCER项目减排总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五、基于CCER可再生能源类项目减排总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六、实证结果概述
第二节 单个CCER项目减排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多层线性回归模型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模型建立过程
四、实证结果概述
五、CCER项目数量、单个项目减排量和减排总量实证结果对比
第六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资金支持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二、技术人才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三、政策设计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四、抵消市场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流程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和检验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一、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二、模型设定
三、模型识别
四、模型估计
五、模型评价
六、实证结果概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在减排潜力高的地区取得较好运行效果
二、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本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影响分别为显著和不显著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已逐渐摆脱清洁发展机制影响
四、抵消市场尚未发挥在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中应有的作用
五、市场和政策是影响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满意度的首要因素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合理引导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二、加强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资金支持
三、深化抵消市场建设
四、完善顶层政策设计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简介
附录 ACCER项目业主企业开发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试点碳市场抵消机制[J]. 李峰,王文举,闫甜.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2]2006—2015年中国电力碳足迹及其生态压力分析[J]. 王烨,顾圣平. 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3]中国自愿减排项目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 赵金兰,王灵秀,刘骁,陈志鹏. 能源与节能. 2018(05)
[4]火电企业碳资产开发的思考与分析[J]. 赵国涛,丁泉,聂兵. 华电技术. 2018(03)
[5]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结局?——以CDM为基础分析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发展趋势[J]. 姜冬梅,刘庆强,佟庆. 生态经济. 2018(02)
[6]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市场调节的理论与实践[J]. 段茂盛,邓哲,张海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8(01)
[7]中国自愿减排市场五年的得与失[J]. 蒙天宇. 绿叶. 2018(01)
[8]江西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几点思考[J]. 陈济友,邓清华,刘爱兵,陶少军,黄国贤.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4)
[9]CDM与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比较研究[J]. 姜冬梅,刘庆强,佟庆.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7(35)
[10]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分析[J]. 房士宜.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7(06)
博士论文
[1]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D]. 刘尚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江西省化工企业低碳投资影响因素及政策仿真研究[D]. 王蓓蕾.华东交通大学 2018
[2]城市碳减排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赵静.暨南大学 2017
[3]基于CCER项目的企业自主减排制约因素研究[D]. 卢延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
[4]我国各省市CDM项目聚类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褚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5]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碳减排成本分析[D]. 许倩楠.华北电力大学 2014
[6]我国CDM的投资研究和因素分析[D]. 刘雯.太原科技大学 2012
[7]地源热泵项目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应用研究[D]. 龚石辉.合肥工业大学 2012
[8]水泥行业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有关问题研究[D]. 刘伟.北京工业大学 2008
[9]煤层气发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基准线方法学探讨[D]. 王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本文编号:3206032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理论分析
第一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含义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原理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特点和功能定位
第二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产权理论
二、排污权交易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
四、生态补偿理论
第三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流程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运行流程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的特点
第四节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
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界定
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
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
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
五、三种效果的关系分析
第二章 影响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第一节 电力消费、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一、电力消费
二、经济水平
三、技术水平
第二节 人力资本、资金支持和外商投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一、人力资本
二、资金支持
三、外商投资
第三节 政策设计和抵消市场: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一、政策设计
二、抵消市场
第三章 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第一节 国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方法及效果现状
一、清洁发展机制运行方法
二、清洁发展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第二节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方法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管理架构
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管理办法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政策发展及走向
第三节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现状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现状分析
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现状分析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现状分析
第四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数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第一节 研究假设和变量说明
一、研究假设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面板数据计数模型
一、计数模型
二、面板数据模型
三、面板数据计数模型
第三节 模型运算过程
一、基于CCER项目数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二、基于CCER可再生能源类项目数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三、实证结果概述
第五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减排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第一节 地区CCER项目减排总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面板Tobit模型
四、基于CCER项目减排总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五、基于CCER可再生能源类项目减排总量的模型运算过程
六、实证结果概述
第二节 单个CCER项目减排量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多层线性回归模型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模型建立过程
四、实证结果概述
五、CCER项目数量、单个项目减排量和减排总量实证结果对比
第六章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项目业主满意度效果影响因素实证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资金支持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二、技术人才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三、政策设计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四、抵消市场因素的量表设计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流程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和检验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一、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二、模型设定
三、模型识别
四、模型估计
五、模型评价
六、实证结果概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在减排潜力高的地区取得较好运行效果
二、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本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效果的影响分别为显著和不显著
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已逐渐摆脱清洁发展机制影响
四、抵消市场尚未发挥在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中应有的作用
五、市场和政策是影响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满意度的首要因素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合理引导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二、加强对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运行的资金支持
三、深化抵消市场建设
四、完善顶层政策设计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简介
附录 ACCER项目业主企业开发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试点碳市场抵消机制[J]. 李峰,王文举,闫甜.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2]2006—2015年中国电力碳足迹及其生态压力分析[J]. 王烨,顾圣平. 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3]中国自愿减排项目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 赵金兰,王灵秀,刘骁,陈志鹏. 能源与节能. 2018(05)
[4]火电企业碳资产开发的思考与分析[J]. 赵国涛,丁泉,聂兵. 华电技术. 2018(03)
[5]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结局?——以CDM为基础分析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发展趋势[J]. 姜冬梅,刘庆强,佟庆. 生态经济. 2018(02)
[6]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市场调节的理论与实践[J]. 段茂盛,邓哲,张海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8(01)
[7]中国自愿减排市场五年的得与失[J]. 蒙天宇. 绿叶. 2018(01)
[8]江西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几点思考[J]. 陈济友,邓清华,刘爱兵,陶少军,黄国贤.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4)
[9]CDM与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比较研究[J]. 姜冬梅,刘庆强,佟庆.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7(35)
[10]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分析[J]. 房士宜.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7(06)
博士论文
[1]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D]. 刘尚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江西省化工企业低碳投资影响因素及政策仿真研究[D]. 王蓓蕾.华东交通大学 2018
[2]城市碳减排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赵静.暨南大学 2017
[3]基于CCER项目的企业自主减排制约因素研究[D]. 卢延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
[4]我国各省市CDM项目聚类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褚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5]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碳减排成本分析[D]. 许倩楠.华北电力大学 2014
[6]我国CDM的投资研究和因素分析[D]. 刘雯.太原科技大学 2012
[7]地源热泵项目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应用研究[D]. 龚石辉.合肥工业大学 2012
[8]水泥行业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有关问题研究[D]. 刘伟.北京工业大学 2008
[9]煤层气发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基准线方法学探讨[D]. 王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本文编号:3206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20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