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08:5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与消费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80%与85%左右,相对于其他大宗农作物而言,谷子这一产业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为此,引入产业发展新方式提升谷子产业发展质量,激发经营主体市场活力是当前谷子产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采取传统产业发展思路难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对于谷子这种传统农业产业来说,可以克服谷子产业传统发展的弊端,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可将区域资源禀赋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支撑,为产业范围扩展带来新的路径。当然,产业融合持续推进需要政府力量介入,但实施效果取决于农户的理性决策行为。因此,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有效地促进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以及提升参与效应就成为促使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实行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会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又是透过什么样的机制在发挥作用?以上问题的回答是理解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作用机制的关键,对提高谷子产业融合效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多维效应示意图

过程图,产业融合,谷子,过程


产业融合均缺乏理性认知,且现有认知也具有局限性。在产业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发展为大规模推广后,农户切身体会到产业融合所产生的各种收益,在政府各类型宣传的辅助作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进来,而此时多数选择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户是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来选择参与产业融合,当然也存在少数被动参与的农户。最后,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中期或者后期会深刻感受到融合所产生收益与损失,并会将自己的预期与实际收益进行对比,也会深刻思考自身参与融合的决策行为(高阳2016)。图2-2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过程演进2.3.2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谷子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谷子产业的自身融合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秩序与外在驱动力协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与之对应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动力是指谷子种植户自身持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以及外部政策、技术创新等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深入探讨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制定基于实践的推进政策。本部分从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两个角度探讨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其中的外部激励驱动力涵盖了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府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4方面。内部激励力涵盖了自身内在需求、成本最小化以及收益最大化的3方面(如图2-3所示)。

产业融合,谷子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37图2-3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2.3.2.1外部激励机制(1)技术创新驱动实地调研表明我国谷子种植户多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青壮年种植谷子意愿低下:一方面是从事谷子种植的经济效益要远小于外出打工的收益;另一方面受到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影响,大部分农村青年不愿意从事田地劳作,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上游谷农素质较低直接影响下游农产品生产品质。以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为农村产业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载体,同时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助推了农业领域的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种养技术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靳晓婷等2019),破除了农业产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和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多种壁垒,转变了农产品生产方式和价值增值的过程,由此带来农业产业之间的边界被逐渐消除(李治等2018)。所产生的一系列正外部性吸引普通农户采纳新技术,吸引有远大志向的青年们回家创业成为新农人,带动谷子产业生产方式与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入变革。因此,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三种途径驱动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发展:一种是通过技术的渗透与扩散带动谷子产业系统内部与相关产业技术构成融合重组,并且其他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形成了与谷子产业相关联的新型技术,且这种新型技术逐渐渗透并融入到谷子产业系统内部中去,与谷子产业系统内部原有的技术彼此作用进而形成全新的适宜谷子产业发展的有生命力的新型技术;二是政府部门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创新手段对新技术的辐射示范以及推广,吸引谷农对技术的渴望与技术的选择;三是谷农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的直接吸收与再创新,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致使谷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融合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J]. 叶锋,马敬桂,胡琴.  统计与决策. 2020(10)
[2]“十四五”时期区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J]. 罗仲伟,孟艳华.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1)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分析[J]. 王丽纳,李玉山.  改革. 2019(12)
[4]农村产业融合、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基于六盘山的微观实证[J]. 蔡洁,刘斐,夏显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2)
[5]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 肖卫东,杜志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6]城乡差距、农业生产率演进与农业补贴——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 余航,周泽宇,吴比.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7]合作社对小农户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能力的作用——基于PSM-SFA模型的实证[J]. 董莹,穆月英.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0)
[8]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农户生计分化的调节效应分析[J]. 曲朦,赵凯,周升强.  资源科学. 2019(10)
[9]“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下农业供给质量研究[J]. 渠鲲飞,高燕翔.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5)
[10]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机制构建研究[J]. 蒋永穆,陈维操.  学习与探索. 2019(08)

博士论文
[1]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研究[D]. 苏岚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重金属污染耕地区农户参与治理式休耕行为研究[D]. 俞振宁.浙江大学 2019
[3]地形视角下农户马铃薯种植规模与绩效研究[D]. 马力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4]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影响研究[D]. 贾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5]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经济效应与对策研究[D]. 姜峥.东北农业大学 2018
[6]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D]. 乔志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7]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产业融合研究[D]. 刘昭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
[8]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分布的影响研究[D]. 邬德林.大连理工大学 2017
[9]中国肉羊产业市场绩效研究[D]. 王士权.中国农业大学 2017
[10]区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及综合评价研究[D]. 马眸眸.中国地质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中国农村“三产融合”与日本“六次产业化”政策机制的比较研究[D]. 谭新伟.河北大学 2018
[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 徐舒婷.浙江财经大学 2018
[3]上海都市农业产业融合研究[D]. 余娴.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4]产业融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齐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5]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机理、路径与模式[D]. 辛欣.河南大学 2013
[6]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我国动漫产业价值链构建研究[D]. 章慧.上海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67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267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7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