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方税体系是一个国家税收体系乃至财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层级的政府治理框架下,科学规范的地方税体系能够为地方政府实施治理筹集必要的税收收入,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地方税在调节分配和促进结构优化方面的职能作用,对于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并切实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尤为关键。我国现行的地方税体系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初步确立的,这一体系运行20多年来,对实现地方政府财力增强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地方税体系已经不完全适应进一步合理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现实需要,而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与地方税体系的不健全密切相关。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要求。在这样的改革要求下,深化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和改革研究,给出一个基本逻辑架构,并提出符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改革建议,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地方税体系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第一,综述了地方税体系构建和改革研究的现有理论成果。从税收的概念出发,引出地方税作为税收分类中与中央税相对的概念,既具备税收的固有属性,同时还具有与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紧密联系的特有职能。因此,地方税体系就可以被看作是切实发挥地方税为地方政府筹集收入、调节分配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作用的制度集合。鉴于地方税体系对于处理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关系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财政分权理论、税种划分原则、地方税收入规模评价等,为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提出了地方税体系构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地方税体系的理论框架,基本脉络包括理论基础、根本矛盾、现实基础和制度安排四个方面。首先,将逻辑起点确定为国家职能和税收本质,将产生缘由归结为多层级政府的存在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其次,认为自地方税及其体系产生之日起,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就成为地方税体系构建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再次,在现实中解决上述根本矛盾就需要使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划分适度,即根据事权性质确定各自适度规模,同时使二者之间的税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相匹配。最后,将地方税体系视为制度集合,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表象形态上分析制度的权源基础、法定原则以及地方税制度的变迁和均衡问题。 第三,对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历程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回顾历史沿革,概括了我国地方税经历的萌芽、开端、初建、停滞和重建的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分析了我国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时点的地方税体系初步建立的历史脉络。虽然现行地方税体系成效显著,但是还存在着法律层级不高、税收收入不足、税种调节作用未有效发挥、征管措施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地方政府财力过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性债务过多、地方重复建设等经济生活中若干突出矛盾的成因。上述问题都成为实施新一轮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动因。 第四,对部分国家地方税体系构建和改革情况进行了比较借鉴。一方面,借鉴了OECD对成员国地方税收自主权的研究成果,显示出地方是否分权已经不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焦点,相反,各国都在根据本国国情探索如何确定地方的分权内容和分权程度。另一方面,在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中,分别选择两个国家的地方税体系构建情况加以对比研究,总结出对我国改革的启示。这些启示包括普遍采用财政联邦主义理念,制度安排上体现税收法定原则,地方政府具有适度的税收自主权,地方税税种按照经济属性配置,地方税收征管适应税权划分需要。 第五,提出我国未来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具体建议。一方面,提出在我国未来地方税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当设定的目标和原则,即应当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边界,充分保障地方政府财力,以及有效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在具体对策和建议上,就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框架下,健全地方税法制构架;以增值税2015年实现全覆盖为契机,优化地方税税种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税收征管与服务制度,并建立健全配套管理措施。 总体上,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对地方税体系改革进行了本质层面的理论分析,同时在表象层面借助于博弈论、新制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范式,通过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博弈分析、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形成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理论框架和具体思路。本文试图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详尽分析地方税的理论基础、根本矛盾、权力配置和制度架构,进而构建了地方税体系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此外,借助博弈论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偏好序列模型、讨价还价模型以及委托代理模型,深入分析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为后文二者之间事权和税权的划分及匹配等问题的研究奠定分析基础。 二是对我国自封建时期至今的地方税及其体系产生、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纵向上概括为不同阶段并进行“横截面”分析,得出了从经济体制到财政体制,再到地方税制,直至征管模式,每一次的改革都是一个正向引发、逆向保障过程的结论。 三是通过理论架构的搭建和历史沿革的考察,充分借鉴OECD成员国地方税收自主权的数据研究以及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我国应当在地方税体系改革的总体设计上,着重解决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不明晰,地方政府缺少税收自主权,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没有得到落实等问题,为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关键词】:地方税体系 税收自主权 税收法定 税种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第1章 导论14-22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4-17
- 1.1.1 选题背景14-15
- 1.1.2 选题意义15-17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2.1 研究内容17-18
- 1.2.2 研究方法18-19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19-20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20-22
- 第2章 地方税体系研究述评22-42
- 2.1 地方税体系的理论界定22-31
- 2.1.1 税收的基本内涵22-25
- 2.1.2 地方税的基本内涵25-28
- 2.1.3 地方税体系的基本内涵28-30
- 2.1.4 地方税及其体系的本质30-31
- 2.2 地方税体系研究理论综述31-36
- 2.2.1 分权理论研究31-34
- 2.2.2 分税原则研究34-36
- 2.3 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综述36-42
- 2.3.1 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36-38
- 2.3.2 地方税体系构建研究38-40
- 2.3.3 税权划分模式研究40-41
- 2.3.4 地方税收入规模研究41-42
- 第3章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42-92
- 3.1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42-53
- 3.1.1 逻辑起点:国家职能与税收本质42-48
- 3.1.2 理论缘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48-53
- 3.2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根本矛盾53-70
- 3.2.1 矛盾根源: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54-65
- 3.2.2 现实冲突: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65-70
- 3.3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70-79
- 3.3.1 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适度规模71-75
- 3.3.2 税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相匹配75-79
- 3.4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制度安排79-92
- 3.4.1 制度根基:地方税收权源基础79-81
- 3.4.2 制度原则:地方税收法定主义81-84
- 3.4.3 制度变迁:税收制度变迁动力解析84-88
- 3.4.4 制度均衡:地方税收制度的供给与需求88-92
- 第4章 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历程评析92-154
- 4.1 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历史考察92-111
- 4.1.1 地方税萌芽93-96
- 4.1.2 地方税开端96-99
- 4.1.3 地方税初建99-101
- 4.1.4 地方税停滞101
- 4.1.5 地方税重建101-103
- 4.1.6 地方税体系确立103-111
- 4.2 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效应分析111-154
- 4.2.1 现行地方税体系取得的成效112-118
- 4.2.2 现行地方税体系引发的问题118-151
- 4.2.3 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151-154
- 第5章 地方税体系国际比较及借鉴154-180
- 5.1 OECD 成员国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概况154-161
- 5.1.1 OECD 对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的分类154-155
- 5.1.2 OECD 成员国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状况分析155-161
- 5.2 联邦制国家地方税体系比较161-168
- 5.2.1 美国联邦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162-166
- 5.2.2 德国联邦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166-168
- 5.3 单一制国家地方税体系比较168-173
- 5.3.1 法国单一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169-170
- 5.3.2 日本单一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170-173
- 5.4 地方税体系国际比较的结论及其借鉴意义173-180
- 5.4.1 财政联邦主义的适用性173-175
- 5.4.2 税收法定原则的实现175-176
- 5.4.3 地方税适度自主的选择176-177
- 5.4.4 地方税税种经济属性的落实177
- 5.4.5 税收征管何以满足收入划分需要177-180
- 第6章 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构想180-200
- 6.1 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原则180-185
- 6.1.1 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目标180-184
- 6.1.2 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原则184-185
- 6.2 健全地方税法制构架185-190
- 6.2.1 制定《税收基本法》186-187
- 6.2.2 扩充国际税收协议187-189
- 6.2.3 提升单行税种法律层级189-190
- 6.2.4 规范地方性税收法规190
- 6.3 优化地方税税种结构190-194
- 6.3.1 确立地方主体税种191-193
- 6.3.2 优化现行地方税种193-194
- 6.3.3 适时开征新的税种194
- 6.4 完善税收征管与服务制度194-197
- 6.4.1 实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194-195
- 6.4.2 增强信息管税能力195-196
- 6.4.3 有效保障纳税人权益196
- 6.4.4 建立综合治税平台196-197
- 6.5 建立健全配套管理措施197-200
- 6.5.1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197-198
- 6.5.2 正确运用举债权198
- 6.5.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198-200
- 参考文献200-216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216-218
- 后记218-2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涛;;论单一制中国的财政联邦制——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2 陈碧琴;傅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动态博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3 陈健;;财政联邦制、非正式财政与政府债务——对中国转型经济的规范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4 朱军;;单一制国家财政联邦制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5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6 谷成;;财政分权下政府间税收划分的再思考[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7 张斌;杨之刚;;政府间职能纵向配置的规范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2期
8 安体富,翟景明,杜炎;关于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研究(上)[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5期
9 安体富,翟景明,杜炎;关于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研究(下)[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6期
10 刘蓉;黄长明;马韵;;财政分权化、税收竞争与财税体制规范[J];财政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运政;财政分权与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刘晓红;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文政;基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财政支出事权划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王旭伟;宪政视野下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关海棠;宪政架构下的地方分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彭艳芳;中央与地方税权配置的法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陈刚;财政分权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4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