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0:12

  本文关键词: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逐渐引起学界对此的关注。学者们关于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寻求妥协、创造共赢的研究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的环境系统、海洋、臭氧层以及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先行工业化的国家享受了富饶的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后进的工业化国家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20世纪末期,一些新兴国家异军突起,在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后逐渐优化产业结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迅速,为保护环境和韩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本文旨在探讨韩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的战略和对策,为中国提升低碳经济竞争力、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低碳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本文以韩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厘清低碳经济概念、经济学基础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韩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现状、战略框架、路径选择和保证机制、发展成效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论文首先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回顾了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历程,分析了低碳经济的本质、目标、矛盾及其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系。最后,论文阐释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和与之相关的理论,完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构建。 其次,在广泛收集与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上,论文论述了韩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及现状。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韩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韩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特点。 再次,系统分析阐述了韩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框架,分别探讨了韩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战略措施。为促进韩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韩国政府分别从资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新能源发展和智能电网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论文对此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第四,本章是本文的重点,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分别从产业结构绿色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再生能源、废弃物再利用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方面重点探讨了韩国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是韩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新能源发展是韩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因此,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众多路径中,本章重点分析了韩国为促进新能源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五,韩国低碳经济发展和实施的保障机制。为推动和保证低碳经济的发展,韩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手段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加以保障和贯彻实施。本章首先讨论了韩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实施机构,其次从温室气体排放、工业领域、能源领域、废弃物领域以及韩国的支柱产业电子产品和汽车产业分别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哪些制度对韩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贯彻推动的作用。 第六,阐述了韩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效以及有哪些不足之处,是哪些制度促进了韩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否达到了其预期发展目标。韩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新能源的发展与使用、废弃物的循环低碳化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上,更主要的是,低碳绿色发展道路作为韩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为韩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拉动了就业,并带动了韩国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低碳绿色发展政策的实施使韩国国民树立了良好的低碳环保意识,建立了低碳化绿色化的社会文化氛围。 结论部分对韩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其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并分别针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碳减排建议,力求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 韩国 经济发展 新能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31.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绪论14-25
  • 1. 问题的提出14-18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2
  • 3. 论文结构及其研究方法22-23
  • 4. 创新与不足23-25
  • 第1章 低碳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分析25-37
  • 1.1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基础25-28
  • 1.1.1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25-26
  • 1.1.2 外部性与庇古税26-27
  • 1.1.3 公地悲剧与搭便车27
  • 1.1.4 科斯定理与产权理论27-28
  • 1.2 低碳经济的一般分析28-32
  • 1.2.1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发展28-30
  • 1.2.2 低碳经济的本质30
  • 1.2.3 低碳经济的目标30-31
  • 1.2.4 低碳经济的矛盾31-32
  • 1.2.5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系32
  • 1.3 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32-37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32-33
  • 1.3.2 环境库兹茨曲线和脱钩理论33-34
  • 1.3.3 资源经济理论34-35
  • 1.3.4 循环经济理论35
  • 1.3.5 生态经济理论35-37
  • 第2章 韩国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历程与特点37-54
  • 2.1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背景37-46
  • 2.1.1 国际环境变化的要求38-42
  • 2.1.2 韩国国内环境条件42-46
  • 2.2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历程46-50
  • 2.3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的特点50-54
  • 2.3.1 政府主导下的低碳绿色经济50-51
  • 2.3.2 注重新能源再生能源的发展51-52
  • 2.3.3 向低碳绿色产业提供金融财税支持52-53
  • 2.3.4 重视低碳绿色技术的研发与保护53-54
  • 第3章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框架54-74
  • 3.1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增长的战略规划54-55
  • 3.2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增长目标55-61
  • 3.2.1 长期增长目标55-57
  • 3.2.2 短期增长目标57-61
  • 3.3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61-74
  • 3.3.1 加大低碳绿色领域的资金支持61-63
  • 3.3.2 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63-64
  • 3.3.3 采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64-66
  • 3.3.4 建立低碳绿色标准体系66-68
  • 3.3.5 发展新能源再生能源68-70
  • 3.3.6 构筑国家智能电网70-71
  • 3.3.7 实施绿色 IT 计划71-74
  • 第4章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74-100
  • 4.1 推动产业结构低碳绿色化74-81
  • 4.1.1 韩国的产业结构概况74-78
  • 4.1.2 推动产业的绿色结构调整78-81
  • 4.2 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1-84
  • 4.2.1 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81-82
  • 4.2.2 制定实施温室气体及能源目标管理制度82-84
  • 4.3 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84-93
  • 4.3.1 颁布实施新能源再生能源政策法规84-86
  • 4.3.2 由政府主导新的再生能源战略86-93
  • 4.4 推动废弃物再利用低碳化93-97
  • 4.4.1 颁布实施废弃物再利用政策法规94-95
  • 4.4.2 实施生产者再利用责任延伸制度95-97
  • 4.5 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97-100
  • 第5章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100-123
  • 5.1 低碳经济增长的组织机构保障100-103
  • 5.1.1 绿色增长委员会100-101
  • 5.1.2 环境部101-102
  • 5.1.3 韩国各部门共同保障102-103
  • 5.2 法律法规体系保障103-110
  • 5.2.1 《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104-105
  • 5.2.2 温室气体减排相关法律105-106
  • 5.2.3 工业领域法律保障106-107
  • 5.2.4 能源领域法律保障107-108
  • 5.2.5 废弃物再利用法律保障108-109
  • 5.2.6 电器电子设备和汽车资源循环法109-110
  • 5.3 政府政策支持保障110-118
  • 5.3.1 绿色增长计划110
  • 5.3.2 低碳绿色工业发展计划110-112
  • 5.3.3 新能源再生能源发展计划112-118
  • 5.4 提高全社会对低碳生活的认可和认知118-123
  • 5.4.1 促进亲环境商品购买118-120
  • 5.4.2 低碳绿色生活教育宣传120-121
  • 5.4.3 碳点(碳积分)制度121-123
  • 第6章 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成效123-138
  • 6.1 产业绿色化发展成效123-127
  • 6.1.1 企业的低碳绿色化123-124
  • 6.1.2 产品的低碳绿色化124
  • 6.1.3 企业的废弃物利用发展124
  • 6.1.4 低碳技术研发进步124-125
  • 6.1.5 促进创新经济发展125
  • 6.1.6 创造就业岗位成效125-126
  • 6.1.7 建立了完善的低碳绿色法律法规体系126-127
  • 6.2 新能源再生能源发展成效127-132
  • 6.2.1 新能源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增加127-128
  • 6.2.2 太阳能128-129
  • 6.2.3 风能129-130
  • 6.2.4 燃料电池130-131
  • 6.2.5 智能电网建设131-132
  • 6.3 环境保护发展成效132-138
  • 6.3.1 温室气体减排成效133-135
  • 6.3.2 居民低碳环保意识提高135-136
  • 6.3.3 生态环境改善成效136-138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138-143
  • 参考文献143-151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151-152
  • 致谢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蕾;;韩国新能源领域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年03期

2 胡鞍钢;管清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兼评托尼·布莱尔《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报告[J];当代亚太;2008年04期

3 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应对国际CO_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4 李水山;;新时期韩国政府扶持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2期

5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6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7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8 袁利平;;韩国的低碳绿色发展战略经验介绍[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07期

9 李治国;郭景刚;;东北亚清洁能源利用与能源消费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分析[J];东疆学刊;2012年04期

10 张东明;;浅析韩国的绿色增长战略[J];当代韩国;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英英;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韩国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50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