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公共财政体制下农村公共品资金收支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00:20

  本文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下农村公共品资金收支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财政 公共品筹资 融资约束 转移支付 公共支出


【摘要】: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传统方法注重从消除公共品外部性的角度,探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供给职责。在我国,村民委员会虽然承担了一部分政府职能,但其仍然属于村民自治组织,因而村级层面的公共品供给呈现一定的复杂性。现实中,对于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基层政府多做出变通的抉择。实际上,公共品的融资约束限制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的获取与使用,从而造成城乡、区域间的差异。因此,文章将视角集中于公共品资金的收支问题,从机制建设角度来说明农村公共品供给特征。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梳理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分析了现阶段公共财政体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特征。对农村公共品筹资方式及整体效果进行说明,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村庄组织内部公共品供给的机制,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认识。 2.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梳理出了影响农村公共品筹资的主要因素。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分权程度并未对农村公用基础设施投入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类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土地财政资金对农业生产性投资促进作用显著;城市公共品溢出效应抑制了农村公共设施投入,为公共品城乡一体化布局提供了依据;从宏观层面来看,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公共投入较多,转移支付对农村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3.农村公共品支出问题植根于我国特有的“村财”制度,体现了“村民自治”和“国家意志”双重影响,不仅受到村庄个体特征的影响,更受制于政策环境。微观的调研数据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多层统计分析模型能够很好的处理此类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公共服务、行政、生产性支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宏观政策的传导机制、微观方面的筹资特征展开了实证。结果发现,获得转移支付越多的村庄在公共服务和生产性支出越大;拥有集体企业的村庄各项公共支出均较高;财政支农政策偏向于农业生产性投资;粮食主产区的优惠政策惠及了农村公共服务;民主选举比例较大的地区行政支出增多,但对公共服务的供给作用并不明显。 4.“项目进村”作为项目制在村级层面的表现,受到更多社会学学者的关注,文章首次从实证的角度,对其在村级层面的特征进行了说明,验证了“项目制”在全国层面存在的普遍性。主要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数据库(CFPS)调研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对影响农村转移支付资金获取的因素进行实证。考虑到转移支付资金在村庄层面“打包”使用的情况,根据获得的转移支付的数额不同将其分类,结果发现,小额的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体现了公平原则,而经济社会条件较好的村庄更易获得大额资金,村级层面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值得关注。 综合来看,村庄的“自给自足”和来自上级的专项资金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共同发挥作用。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 公共品筹资 融资约束 转移支付 公共支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图表目录9-11
  • 第一章 导论11-2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2 文献研究综述13-19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9-20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0-23
  • 第二章 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品供给特征23-34
  • 2.1 不同发展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23-27
  • 2.2 农村公共财政推行的制度背景27-30
  • 2.3 现阶段农村公共品供给特征30-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三章 农村公共品筹资的方式与特征34-50
  • 3.1 现阶段农村地区公共品筹资方式34-40
  • 3.2 农村公共品筹资的个案解读40-49
  • 3.3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农村公共品筹资的制约因素分析50-60
  • 4.1 农村公共品筹资研究思路50-51
  • 4.2 我国农村公共品筹资的现实及约束条件51-53
  • 4.3 实证检验53-58
  • 4.4 本章小结58-60
  • 第五章 村级层面公共品类支出影响因素分析60-80
  • 5.1 研究理论认识视角61-63
  • 5.2 研究方法选择与说明63-67
  • 5.3 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67-71
  • 5.4 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71-74
  • 5.5 行政支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74-77
  • 5.6 生产性支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77-79
  • 5.7 本章小结79-80
  • 第六章 转移支付资金在村级层面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80-93
  • 6.1 农村转移支付现状与“项目制”特征80-83
  • 6.2 省、县两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特征83-84
  • 6.3 农村专项资金分配的影响因素84-85
  • 6.4 数据说明与模型选择85-89
  • 6.5 实证结果分析89-92
  • 6.6 本章小结92-93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93-97
  • 7.1 主要结论93-95
  • 7.2 政策启示95-96
  • 7.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96-97
  • 参考文献97-104
  • 致谢104-106
  • 作者简介1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娜;姚洋;;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德祥;张权;;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分析——基于四阶段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3 韩华为;苗艳青;;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依据的DEA-Tobit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4 解垩;;公共转移支付和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贫困、不平等的影响:反事实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5 贾康,赵全厚;减负之后:农村税费改革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政研究;2002年01期

6 朱玉春;唐娟莉;;农村公共品投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北五省农户的调查[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7 靳相木,杨学成;作为制度的村庄和村庄里的制度——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个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8 张海阳,宋洪远;村级组织债务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9 陈潭,刘祖华;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与村庄公共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10 张晓山;;简析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延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55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555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