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基于连带责任的供应商集群内机会主义行为治理研究:萨林斯的互惠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7-07-20 06:13

  本文关键词:基于连带责任的供应商集群内机会主义行为治理研究:萨林斯的互惠理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供应商集群 连带责任治理 横向监督 萨林斯的互惠理论 机会主义行为


【摘要】:随着供应链管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核心企业与聚集在同一地理区域的供应商集群合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目标不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其固有的机会主义倾向在同级供应商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变得愈加严重,直接影响核心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对此,已有部分企业尝试将小额贷款领域盛行的连带责任治理引入到对供应商集群的管理实践当中。但是,理论研究领域对这一现象尚缺乏应有的关注。核心企业实施的连带责任治理能否有效抑制供应商集群内的机会主义行为?其核心作用机制是什么?同时,集群内的供应商长期聚居在同一地区,彼此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特征各异的互惠关系。那么,供应商之间的不同互惠关系又会如何影响连带责任治理实施的有效性?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研究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在供应链合作关系情境下研究核心企业针对供应商集群所实施的连带责任治理的作用及其核心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商之间的不同互惠关系对连带责任治理效果的不同影响。首先,本研究对关于网络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现有研究进行了介绍与总结,并对关于萨林斯的互惠理论以及连带责任治理、机会主义行为等相关研究议题的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关于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与其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供应商之间的横向监督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供应商之间的不同互惠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假设。接着,以福建一家茶叶出口企业的供应商集群为研究对象,获得了由82个供应商小组(共246个被调查者)构成的有效研究样本的调查数据,并应用SPSS 22.0和AMOS 18.0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对本研究的概念模型以及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并根据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能够使供应商集群内的机会主义行为得到有效抑制;第二,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会促使供应商基于个体利益的考虑,主动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对其他供应商成员采取积极的横向监督活动;第三,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之所以能够有效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根本原因在于连带责任治理在实施过程中所催生出来的横向监督的作用;第四,随着供应商之间慷慨互惠关系的增强,他们之间的连带责任对其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作用会减弱,而随着供应商之间等价互惠关系或消极互惠关系的增强,他们之间的连带责任对其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作用也会增强;第五,随着供应商之间慷慨互惠关系的增强,他们之间的连带责任对其横向监督的正向作用会减弱,与之相反,随着供应商之间等价互惠关系或消极互惠关系的增强,他们之间的连带责任对其横向监督的正向作用也会增强;第六,当供应商之间的慷慨互惠关系增强时,他们之间的连带责任通过横向监督对其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间接抑制作用会变弱,与之相反,当供应商之间的等价互惠关系或消极互惠关系增强时,他们之间的连带责任通过横向监督对其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间接抑制作用也会得到增强。
【关键词】:供应商集群 连带责任治理 横向监督 萨林斯的互惠理论 机会主义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1;F271
【目录】:
  • 中文摘要13-15
  • Abstract15-18
  • 1 绪论18-28
  • 1.1 研究背景18-20
  • 1.2 研究意义20-23
  • 1.3 研究目的与对象23-24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24-27
  • 1.4.1 研究方法24-25
  • 1.4.2 论文框架25-27
  • 1.5 本章小结27-28
  • 2 文献综述28-57
  • 2.1 相关理论基础文献综述28-41
  • 2.1.1 网络治理理论28-31
  • 2.1.2 委托代理理论31-34
  • 2.1.3 社会交换理论34-41
  • 2.2 萨林斯的互惠理论综述41-48
  • 2.2.1 慷慨互惠44-45
  • 2.2.2 等价互惠45-46
  • 2.2.3 消极互惠46-48
  • 2.3 相关议题文献综述48-55
  • 2.3.1 连带责任治理48-52
  • 2.3.2 机会主义行为52-55
  • 2.4 本章小结55-57
  •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57-71
  • 3.1 概念模型57-58
  • 3.2 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与其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58-59
  • 3.3 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与其横向监督之间的关系59-60
  • 3.4 横向监督的中介作用60-61
  • 3.5 供应商之间的不同互惠关系在连带责任与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61-64
  • 3.6 供应商之间的不同互惠关系在连带责任与横向监督之间的调节作用64-67
  • 3.7 供应商之间的不同互惠关系在连带责任通过横向监督影响机会主义行为的过程中的调节作用67-69
  • 3.8 本章小结69-71
  • 4 研究设计与方法71-80
  • 4.1 问卷设计原则与过程71-73
  • 4.1.1 问卷设计原则71-72
  • 4.1.2 问卷设计过程72-73
  • 4.2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73-77
  • 4.2.1 连带责任的测量73-74
  • 4.2.2 横向监督的测量74
  • 4.2.3 慷慨互惠的测量74-75
  • 4.2.4 等价互惠的测量75
  • 4.2.5 消极互惠的测量75-76
  • 4.2.6 机会主义行为的测量76
  • 4.2.7 控制变量的测量76-77
  • 4.3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77-79
  • 4.3.1 调查对象77-78
  • 4.3.2 数据收集78-79
  • 4.4 本章小结79-80
  •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80-107
  • 5.1 样本与数据概况80-82
  • 5.1.1 样本特征80-81
  • 5.1.2 测量题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81-82
  • 5.2 相关分析82-83
  • 5.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83
  • 5.4 共线性检验83-84
  • 5.5 信度与效度分析84-91
  • 5.5.1 信度分析84-86
  • 5.5.2 效度分析86-91
  • 5.6 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91
  • 5.7 中介作用分析91-93
  • 5.8 调节作用分析93-99
  • 5.8.1 慷慨互惠在连带责任与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93-94
  • 5.8.2 等价互惠在连带责任与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94-95
  • 5.8.3 消极互惠在连带责任与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95-96
  • 5.8.4 慷慨互惠在连带责任与横向监督之间的调节作用96-97
  • 5.8.5 等价互惠在连带责任与横向监督之间的调节作用97-98
  • 5.8.6 消极互惠在连带责任与横向监督之间的调节作用98-99
  • 5.9 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分析99-104
  • 5.10 本章小结104-107
  • 6 研究结论107-118
  • 6.1 主要结论107-110
  • 6.2 论贡献110-113
  • 6.3 实践意义113-116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116-118
  • 参考文献118-130
  • 附录130-13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33-134
  • 后记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同劲;;换一个视角探究国企经理机会主义行为[J];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11期

2 陆奇岸;战略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3期

3 易余胤;;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稳定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郑筱婷;王s,

本文编号:566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566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