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9:10

  本文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跨国并购成败 知识转移过程动态模型 经验 国有股权 距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创新能力根植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一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创新能力的发展来源于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既可以从企业内部发展,也可以从外部获取。然而从内部发展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而从外部获取知识则可以使企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对于处在竞争劣势的中国企业来说,只有尽快发展出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由于国内技术资源与创新环境地限制,中国企业难以在国内获得发展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而通过到具有丰富知识存量与较高知识质量的国家进行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获得相关知识,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跨国并购作为战略选择,企图通过跨国并购这一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快速建立竞争优势。然而,许多失败的跨国并购案例也表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吸收跨国并购带来的潜在收益,中国企业在跨国收购的道路上也并非一马平川。相反,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处于相对劣势的中国企业如何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创新能力升级,发展作出竞争优势?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具体来说,哪些因素影响着跨国并购的成败以及其后的知识转移效率?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提升跨国并购完成率和知识转移效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对急需通过国家化来发展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更有助于深化和发展企业国际化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存在差异,而以往跨国并购领域的文献,主要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我们缺乏对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成败以及知识转移效率因素的理解。此外,以往文献通常关注影响跨国并购后阶段整合的因素,而忽视了跨国并购前阶段的成败问题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最后,作为实现创新能力升级的重要活动,知识转移受到学者的关注,然而,已有研究通常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或是以静态的视角考察中国企业的知识转移活动,我们缺乏对中国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特殊性与动态的理解。因此,本文试图从以上这些角度入手,完整分析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前后两个阶段效率的因素,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第一,建立了跨国并购的过程模型,为分析跨国并购成败以及其后的知识转移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数据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在区位、行业以及模式方面的特点。第二,研究了跨国并购前阶段影响并购成败的因素,发现跨国并购经验、国家距离以及国有股权是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首先,跨国并购经验与跨国并购完成率呈正u型关系。即在跨国并购经验较少时,经验负向影响并购完成率;只有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经验才能提高成功率。其次,地理距离显著地降低了跨国并购完成率。即,地理距离越大,并购完成率越低。此外,地理距离不仅直接影响跨国并购成败,还可以通过经验间接影响成败。具体来说,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地理距离越大,经验对并购成功率的负面影响就越大。最后,经验和地理距离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在不同性质的企业间是不同的。具体来说,与国有企业相比,经验与跨国并购成功率的u型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与之相反,与民营企业相比,地理距离及其对经验的反向调节作用与跨国并购完成率的关系在国有企业组别中更为突出。第三,构造了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过程的动态模型,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的知识转移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包含知识获取以及发展创新能力两大阶段。在知识获取阶段,逆向知识转移是获取知识的关键,而正向知识转移则为逆向知识地转移提供了保障;在发展创新能力阶段,正向知识转移与逆向知识转移地交错进行才是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跨国并购绩效的关键。第四,在跨国并购后阶段,国有股权、企业经验、企业能力等企业层面的因素以及地理距离、制度距离以及文化距离等国家层面的因素是影响中国企业知识转移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在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有所差异。因此,中国企业可以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根据知识转移两个阶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转移活动进行管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从而提升跨国并购后阶段绩效。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以跨国并购的过程为基础,将跨国并购前阶段的成败与跨国并购后阶段的知识转移联系起来,建立了跨国并购的过程模型,完整地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个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为后人研究跨国并购问题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第二,利用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经验、地理距离以及国有股权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前阶段成败的影响,深化了人们对在缺乏经验的情境下,经验、地理距离以及国有股权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为缺少跨国并购经验的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首先,在发展中国家情境下,重新审视了经验对于企业国际化的作用。指出不是所有的经验都能增加企业国际化绩效,只有正确将经验与环境匹配才能提升国际化绩效。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景下经验对跨国并购的作用机制,与以往有关国际商务领域经验的研究形成互补,扩展了国际商务领域经验学习理论,还有助于帮助中国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经验,在跨国并购实践中合理使用经验以提升绩效。其次,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地理距离影响跨国并购前绩效的机制。强调了即使在交通、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距离”或者“临近性”仍然会对企业国际化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最后,从国有股权的资源效应和制度约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有股权对企业国际化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政府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政府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了借鉴。第三,构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阶段知识转移过程的动态模型,深化了人们对处于知识劣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特殊性的认识,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理论进行了有益地补充。在此基础上,深入知识转移实践,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提出了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成败 知识转移过程动态模型 经验 国有股权 距离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1;F279.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第1章 引言13-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7
  • 1.1.1 研究背景13-15
  • 1.1.2 研究意义15-17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17-19
  • 1.2.1 研究内容17-18
  • 1.2.2 论文结构18-19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9-20
  • 1.3.1 研究方法19
  • 1.3.2 技术路线19-20
  • 1.4 论文创新20-22
  • 第2章 文献综述22-31
  • 2.1 跨国并购文献综述22-27
  • 2.1.1 国外相关研究22-25
  • 2.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25-27
  • 2.2 知识转移文献综述27-29
  • 2.3 文献述评29-31
  • 第3章 跨国并购及跨国并购过程31-44
  • 3.1 跨国并购及其动因31-34
  • 3.1.1 跨国并购的含义及动因31-33
  • 3.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特殊性33-34
  • 3.2 跨国并购的挑战34-36
  • 3.2.1 国家层面的挑战35-36
  • 3.2.2 企业层面的挑战36
  • 3.3 跨国并购影响因素36-41
  • 3.3.1 跨国并购与股东价值37-39
  • 3.3.2 并购后阶段绩效研究39-41
  • 3.4 跨国并购的过程模型41-43
  • 3.5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44-59
  • 4.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45-46
  • 4.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特征46-53
  • 4.2.1 国家分布46-49
  • 4.2.2 区域分布49
  • 4.2.3 区位分布的时间特征49-53
  • 4.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特征53-56
  • 4.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特征总结56-59
  • 第5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前阶段成败研究59-80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59-61
  • 5.2 理论及假设61-66
  • 5.2.1 经验与跨国并购成败61-63
  • 5.2.2 地理距离与跨国并购成败63-64
  • 5.2.3 国有股权与跨国并购成败64-66
  • 5.3 数据、变量及方法66-69
  • 5.3.1 数据66
  • 5.3.2 变量66-69
  • 5.3.3 估计方法69
  • 5.4 结果与讨论69-76
  • 5.5 结论76-77
  • 5.6 启示与建议77-80
  • 第6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研究80-111
  • 6.1 研究背景81-82
  • 6.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过程的动态模型82-91
  • 6.2.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82-85
  • 6.2.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活动的方向85-86
  • 6.2.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知识转移活动的阶段86-87
  • 6.2.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过程的动态模型87-91
  • 6.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91-99
  • 6.3.1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91-96
  • 6.3.2 国家层面影响因素96-98
  • 6.3.3 知识转移阶段与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98-99
  • 6.4 案例分析99-105
  • 6.4.1 中国蓝星集团的跨国并购历程99-103
  • 6.4.2 上海电气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株式会社103-105
  • 6.5 提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阶段知识转移效率的措施105-108
  • 6.5.1 提升知识获取阶段知识转移效率的措施106
  • 6.5.2 发展创新能力阶段106-108
  • 6.6 结论与启示108-111
  • 第7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111-116
  • 7.1 主要结论与贡献111-114
  • 7.1.1 本研究主要结论111-112
  • 7.1.2 本研究主要贡献112-114
  • 7.2 政策启示114-115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115-116
  • 参考文献116-135
  • 致谢135-137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37-1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章丽群;刘彬;;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财富绩效研究[J];经济纵横;2012年11期

2 聂磊;;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几点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2期

3 冯玫;黄慧微;;基于产权视角的跨国并购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4 刘彦;;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5 宣烨;李思慧;;跨国并购中企业资源和能力转移的有效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6 张建红;卫新江;海柯·艾伯斯;;决定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败的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3期

7 周和荣;张鹏程;张金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5期

8 张天桥;崔新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9 徐振东;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其控制的主要途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5期



本文编号:593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593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e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