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浙江省生态足迹时空演变与足迹深度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10:07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探究浙江省近年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不仅可以对浙江过去的经济发展成果做出客观总结和评价,同时也可以为其未来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因此,本文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近年来的生态占用情况进行评价,进而对浙江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本文以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作为浙江省生态足迹核算的基本模型,同时根据浙江省具体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浙江省2008-2017年的生态足迹,并从足迹广度、足迹深度、三维足迹、可持续利用分区4方面评价了浙江省自然资本利用现状。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浙江省足迹深度的因素。结果表明:11个城市足迹广度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耕地对区域足迹广度具有重要承载作用;各市足迹深度均大于1,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能源足迹造成了较大的赤字缺口;三维生态足迹基本格局为北高南低,且北部随时间波动显著,南部较为平稳;浙江省可持续分区共分为四类:第Ⅰ类(舟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省中最小。第Ⅱ类(温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小。第Ⅲ类(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嘉兴...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浙江省生态足迹时空演变与足迹深度影响因素研究


技术路线图

二维图,生态足迹,二维,足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3足迹(方恺,2013),如图2-1所示。图2-1生态足迹由二维向三维的演变自然资本存量保持不变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二维足迹模型并没有对流量资本和存量资本进行区分。学者Niccolucci等人提出了“三维生态足迹”的概念,并引入了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两项新指标,其中足迹广度代表对流量资本的占用状况,足迹深度代表对存量资本的占用状况(Niccolucci,2009)。其中足迹深度征着存量资本的消耗水平,计算方法如公式(2-5)所示:=1+=1+(2-5)代表足迹深度,当且仅当≤时,足迹深度为1,此时流量资本可满足消费需求;当>时,>1,此时流量资本无法达到需求,需要使用存量资本。足迹广度表示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本流量的占用,其上限为生物承载力,因自然资本流量均为可再生资源,因此不影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三维生态足迹的计算如公式(2-6)所示:3=(2-6)(2)改进三维生态足迹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在计算时,由于不同地类累加会导致部分地类的生态赤字被其他地类的生态盈余抵消掉,低估足迹深度,因此仅适合单一地类的计算。国内学者方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因不同地类生态赤字抵消导致区域足迹深度偏小的问题(方恺,2012)。有关改进后三维足迹模型的计算方法如公式(2-7)、(2-8)、(2-9)所示:.=∑min{,}=1(2-7).=1+∑max{,0}=1∑=1(2-8)3.=..(2-9)=∑min{,}=1(1+∑max{,0}=1∑=1)式中,.为区域足迹广度;为第i地类的生态足迹;为第i地类的

遥感影像,浙江省,水体,情况


3生态足迹核算分析16各城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本文采用线性内插值方法对部分缺失数据进行处理。3.2.2遥感数据本文在计算浙江省淡水水域的生态承载力和产量因子时,需要用到浙江省及各市的淡水面积数据,这一部分数据由于统计资料内并未给出,所以通过遥感数据获龋由于面积数据每年变化较小,同时考虑到数据获取性,工作复杂性,及数据适用性,参考多数学者研究经验,以5年为间隔获取遥感数据是合适的(吴德存,2017;杨鲁永,2014)。因此,只选取2008年和2013年浙江省遥感数据来提取浙江省市淡水面积。本文主要应用ENVI5.0和ArcGIS10.1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具体过程如下:(1)数据下载:通过“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下载2008年和2013年Landsat5、Landsat8云量低于10%的数据,共包含9景数据。(2)数据校正:为消除图像数据中的各种失真过程和辐射误差,需要分别对9景数据做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以提高精度。(3)拼接与裁剪:将校正后的9景数据进行拼接,并按照浙江省行政区划边界进行图像裁剪。(4)遥感解译:根据水体颜色、亮度等特征创建训练样本,采用最大似然法对遥感影像中淡水水域进行提取,由于耕地、林地等其他用地类型的面积数据可在统计资料内获得,因此不再对其进行提龋分类结果如图3-1所示。图3-12013年浙江省水体覆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甘肃省自然资本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 董建红,张志斌,张文斌.  生态学杂志. 2019(10)
[2]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J]. 程钰,尹建中,王建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4)
[3]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郑德凤,刘晓星,王燕燕,吕乐婷.  地理科学进展. 2018(10)
[4]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空间效应及社会经济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J]. 吴德存,刘金平,杨贺.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5]中国大都市生态足迹的比较研究——以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为例[J]. 胡正李,葛建平,韩爱萍.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2)
[6]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城市群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分析[J]. 杜悦悦,彭建,高阳,赵会娟.  地理科学进展. 2016(10)
[7]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张星星,曾辉.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8]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J]. 史丹,王俊杰.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5)
[9]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 胡雪萍,李丹青.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2)
[10]浙江省1995—2013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探析[J]. 李正泉,马浩,肖晶晶,郁珍艳.  生态科学. 2015(06)

博士论文
[1]城镇化进程中江苏省生态足迹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D]. 吴德存.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承载力指数研究[D]. 柳乾坤.浙江大学 2016
[3]攀西矿业开发集中区生态环境遥感信息提取及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邵怀勇.成都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 寻芳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2]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白婷.西南大学 2017
[3]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足迹的时空演变研究[D]. 邵磊.安徽财经大学 2015
[4]基于3维生态足迹的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小雪.中南大学 2013
[5]1996-2008年浙江省生态足迹的测算与动态性研究[D]. 谢伟平.浙江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2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572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