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中国创新能力的区域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5:58
  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重要时期,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重要挑战,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亟需转变,由单纯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禀赋转向创新驱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基于创新的新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新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要素或者创新基础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和区域聚集特征,这种差异和聚集影响到区域创新能力的区域分布和集聚。为了更好发挥创新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国各地区协调发展,应当对地区创新能力的空间集聚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相关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出发,在融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并且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本文的相关工作及结论:(1)通过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集聚和创新集聚基础在空间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二者的地区分布有显著差异,并且呈现一定的梯级分布特征。(2)通过对各地区创新能力集聚和创新集聚基础进行熵值数分析,发现二者在地区间处于不平衡状态。(3...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创新能力的区域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逻辑结构

框架图,框架图,机制,区域


9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制度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为创新保驾护航;区域创新需要将创新各要素通过纽带联系起来,创新网络扮演类似角色。尽管学者对于创新系统这一理念有着不同程度的解释,但是有着基本相同的含义,即创新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由诸多功能不同但却紧密联系的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这些要素可以说科研机构、高校、营利性组织等,创新系统可大可小,大可至国家层面,创新系统理论的意义在于为通过上层建筑,制定科学的地区创新发展战略,将各种要素资源以合理方式优化结合,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创新系统作为近年来发展较火的区域理论,虽然博采众长,将各种理论的研究方法加以整合,发展为较为成功的区域研究工具,但是若想实现更为细致的研究,仍需要从相关理论中寻找支撑。创新集群、创新系统从各自的角度对创新区域集聚进行分析,但彼此均有不足之处,前者以产业集群为立足点分析地理空间的创新活动问题,其研究框架同样基于产业分析,但忽视系统对创新的作用,后者则站在系统的角度看待创新空间集聚行为,但却忽视了对作用机理的研究。总体而言,区域创新理论的诞生及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进过程,它为研究创新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可行之径,对于区域创新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3区域创新集聚机制随着地理学的渗入,创新理论被输入新鲜血液,再度焕发生机,研究领域也得以拓展至地理空间,这是一大进步,但是某一特定地理单元为什么呈现创新活动集聚?是否存在令人信服的机理能够对这一空间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本节的主要内容便是对创新活动的这一特征进行机理分析,区域创新集聚作用机制如图2.1所示:图2.1创新能力区域集聚机制框架图

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省份,发明专利


省和安徽省,整体而言,其创新能力集聚程度有小幅上升,大部分地区的创新能力集聚水平低于 5%。从总体看,排名靠后的省份,呈下降的趋势,部分省份的创新能力集聚水平甚至低于 0.1%。下图则更为直观的反映发明专利集聚的空间状况。 (a) (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知识资本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在军,胡美娟,尹上岗,周年兴.  地理科学. 2019(01)
[2]创新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收入差距[J]. 张文武,左飞.  经济经纬. 2018(04)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吗?——基于2002—2013年高技术1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孙早,徐远华.  南开经济研究. 2018(02)
[4]北京市创新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 孙瑜康,孙铁山,席强敏.  地理研究. 2017(12)
[5]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评述与展望[J]. 孙瑜康,李国平,袁薇薇,孙铁山.  人文地理. 2017(05)
[6]研发投入异质性与区域技术创新溢出效应[J]. 吕新军,代春霞.  经济经纬. 2017(04)
[7]中国创新能力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侯纯光,程钰,任建兰,陈延斌.  地理科学进展. 2016(10)
[8]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 何育静,陈磊.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4)
[9]上海和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模式[J]. 段德忠,杜德斌,刘承良.  地理学报. 2015(12)
[10]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理研究[J]. 赵大伟.  时代金融. 2015(27)



本文编号:3571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571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5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