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指标、免疫状况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3 05:15

  本文关键词: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指标、免疫状况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在小儿肺炎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属于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呈现出多样性,肺部体征表现不明显,临床血清学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时间滞后,且临床上易伴并发症,致使临床早期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意在通过对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相关指标(免疫状况、炎症指标)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掌握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协助临床诊治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早阻断病情进展,避免病情进行性加重,从而避免患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病房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345例,依据影像学改变分为大叶性肺炎组与非大叶性肺炎组,其中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122例,非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223例。收集所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CD4、CD8、肺炎支原体抗体、寒冷凝集、胸片或胸部CT、临床症状、临床治疗等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组在住院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常规各项指标中,大叶性肺炎组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非大叶性肺炎组升高,大叶性肺炎组淋巴细胞比例较非大叶性肺炎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与非大叶性肺炎组在白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叶性肺炎组的血沉、CRP、PCT较非大叶性肺炎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胞免疫分析结果是大叶性肺炎组CD4较非大叶性肺炎组降低,CD8较非大叶性肺炎组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CD4/CD8的比值倒置,较非大叶性肺炎组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分析结果是大叶性肺炎组的Ig A、Ig G、Ig M、Ig E较非大叶性肺炎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临床治疗中,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的频率较非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常规各项指标中,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非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升高,淋巴细胞比例较非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降低,对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初步评估病情有指导意义。2、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血沉、CRP、PCT较非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有不同程度升高,表明病变越大,炎症指标升高越明显,亦炎症越重,对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病情的评估、分析及治疗有指导意义。3、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D4/CD8的比值倒置,较非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降低,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肺部病变越大,细胞免疫力越低,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4、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Ig A、Ig G、Ig M、Ig E均高于非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只考虑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体液免疫发生了改变,而改变程度与病变大小无关。5、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频率高,且效果好,可为临床治疗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依据。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炎症指标 免疫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5.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2
  • 材料和方法12-14
  • 结果14-17
  • 讨论17-22
  •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6
  • 综述26-37
  • 参考文献34-37
  • 致谢37-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宇辉;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1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王红,杨洁,王燕;肺炎支原体肺炎22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12期

3 李英;杨琳;刘文娟;;肺炎支原体肺炎84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02年01期

4 袁壮;肺炎支原体肺炎[J];辽宁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5 王维梅;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2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期

6 肖宁宁,石海亚,滕宏;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继发性肾病综合征4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6期

7 武广云,吴连芬,尹立岩;沐舒坦佐治肺炎支原体肺炎[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8 李正信;孙颖;金元玖;;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3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年17期

9 张秀英;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16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5年12期

10 吴红莲 ,李学章 ,李芸芸;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与临床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友;唐兰芳;;对一例发热不退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体会[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荣妍;朱春梅;康小会;;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高维银;;基层医院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思路——附78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春花;;4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5 黄奕娟;任自力;石亚杰;朱黎红;付骞;;肺炎支原体肺炎38临床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治进展暨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伟;;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优势[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周信英;沈新;何国芳;陈瑞芳;张钰;王少华;;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胆囊炎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8 田林瑞;;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33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9 李向文;李政伟;;肺炎支原体肺炎八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柯莉芹;王凤美;罗运春;;婴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5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春;易误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卫花;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丽君;肺实变或肺不张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姚朋飞;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肺部炎症变化与IL-4、IL-6水平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高劲;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皖南医学院;2015年

5 王兰;308例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雨倩;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指标、免疫状况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庄蒙丽;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高危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黄凤;部分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3年

9 王岩;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厉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β防御素3蛋白水平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影像学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指标、免疫状况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02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