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MRA基底动脉不显影的后循环梗死:89例临床研究报道

发布时间:2017-04-13 05:16

  本文关键词:MRA基底动脉不显影的后循环梗死:89例临床研究报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探讨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头颅MRA基底动脉不显影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以及预后。2、通过头颅MRI、DWI及MRA中所显示的梗死灶与血管进行相关评分,从而对短期预后做出预判。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所有后循环梗死患者头颅MRA提示基底动脉未见显影(Complete Non-visualization of basilar artery,CNBA)的连续性病例资料。按照改良的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 RS)对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按出院时状态分为预后良好(m RS≤3)和预后不良两组(m RS≥4),对头颅DWI行Renard评分、Cho评分,对FLAIR基底动脉高信号行FHBA评分,对MRA后循环潜在供血动脉行PFAS评分。评价两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Renard评分、Cho评分、FHBA评分、PFA评分等临床/影像信息对预后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的89例患者中,短期预后良好的有16例(18.0%),预后不良的有73例(82.0%)。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基线NIHSS评分,基线GCS评分,Renard评分,Cho评分,PF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Renar评分,PFA评分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风险因素。7例MRA上基底动脉不显影患者同时接受CTA检查,证实均存在基底动脉闭塞3例,椎动脉与基底动脉汇合处重度狭窄2例,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重度狭窄1例,另1例为双侧椎动脉闭塞,而基底动脉显影良好。结论:1、MRA上基底动脉不显影的后循环缺血患者,可出现后循环多个血管支配区梗死,病情重、80%以上预后不良;2、患者入院时基线NIHSS评分,Renard评分,PFA评分可作为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3、MRA上基底动脉不显影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关键词】:基底动脉闭塞 后循环梗死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2
  • 对象与方法12-17
  • 1. 研究对象12-13
  • 2. 研究方法13-17
  • 结果17-21
  • 讨论21-26
  • 1. 后循环梗死的一般临床特点22-23
  • 2. 临床评分与预后23-24
  • 3. 病灶分布与预后24-25
  • 4. 血管状况与预后25-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0
  • 综述30-42
  • 参考文献37-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42-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燕,高世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12期

2 于晓燕,高世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报告[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03期

3 李珍辉,张樨,白萍;钠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4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4 王力英,朵振顺;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特点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关系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姜树军;戚晓昆;刘建国;段枫;;12例基底动脉极度过长弯曲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6 于娓娓;;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02期

7 张哲林;赵世刚;;克林澳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刘涓涓;李才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诊治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年10期

9 粟秀初;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4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年01期

10 钟乃川;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崇欣;谭显西;钟鸣;郑伟明;诸葛启钏;吴进森;张宇;叶盛;刘涛;;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诊治(附3例报告)[A];2005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姜树军;戚晓昆;刘建国;段枫;;12例基底动脉极度过长度弯曲临床特点分析[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黄如训;粟秀初;郭玉璞;;椎-基底动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浅见[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姜树军;杨文;汪丽芳;;椎动脉在基底动脉偏离弯曲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范炳华;李伟;林咸明;谢远军;吴国英;王鹏;徐泉珍;谷海洋;;“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研究[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睿;丁美萍;;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郭瑞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研究进展[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宁;高利;;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引起脑卒中的临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佟志勇;梁传声;王运杰;;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张丽;李运刚;郭秀凤;夏英凯;;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临床特征[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春;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N];医药经济报;2008年

2 湖南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博士 梅凌云;心平气和防失聪[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3 郑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楚海波;确诊眩晕别让误区整晕了[N];健康报;2010年

4 徐济民;老年人眩晕细寻因[N];家庭医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道培;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或后循环梗死的关联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李晖;椎—基底动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灌注多参数MR成像[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麻育源;锁孔手术入路显露基底动脉上段、松果体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张旭婷;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3年

5 吕平;Na~+,,K~+-ATP酶在缺氧性脑血管收缩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张海峰;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在颅内动脉瘤生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廉昌;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临床特点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宋晓茵;突发性耳聋患者椎-基底动脉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笛;椎基底动脉纡曲延长症对后循环脑血流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韩红霞;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梗死部位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勇;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影像解剖学基础及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6 孟庆涛;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杨璐;MRA基底动脉不显影的后循环梗死:89例临床研究报道[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邢晓锋;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梁(王莹);椎—基底动脉MRA、血液流动及力学特性数值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耿银龙;通窍活血颗粒干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MRA基底动脉不显影的后循环梗死:89例临床研究报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02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