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基于微流控装置制备小尺寸聚丙烯腈特种靶丸及碳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16: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流控装置制备小尺寸聚丙烯腈特种靶丸及碳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惯性约束核聚变(ICF)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而靶丸的成功制备是实现ICF实验的基础与前提。空心塑料微球的制备在ICF靶丸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聚丙烯腈(PAN)微球以其较低的氘氚渗透率和较高的抗张强度而受到重视。本文以制备小尺寸(200-400 μm)PAN微球、PAN碳球为主要内容,初步涉及了非油体系的PAN微球的制备。本文的土要研究内容如下:1,小尺寸(200-400 um)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通过对微球的表面光洁度、球形度和壁厚均匀性等对比,乳液发生器制备的PAN微球明显优于搅拌法制备的PAN微球;通过对PAN溶液进行抽滤和降低环境湿度,可以提高PAN微球的光洁度;探索了三相流速、硅油粘度(内相和收集相)对PAN微球的影响;摸索了超临界干燥时间对PAN微球内硅残余量的影响。(第二章内容)2,聚丙烯腈碳球的制备:对PAN中空微球进行预氧化处理,摸索出了PAN微球预氧化处理的最合适温度;分别对PAN预氧化球进行了不同碳化温度的碳化处理,并且对各个碳化温度制备下的PAN碳球进行红外分析、拉曼分析、电镜分析、耐压测量、保气性能的检测,以及球形度、表面粗糙度等测量:探索了不同碳化升温速率对PAN碳球保气性能的影响,不同的碳化降温速率对PAN碳球结构的影响,成功摸索出保气性能较好的PAN碳球;对保气性较好的碳球进行了壁厚收缩、表面粗糙度变化、球形度变化、密度值变化以及导电性能的测量。 (第三章内容)3,非油体系的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利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非油体系(硝基甲烷体系)的PAN双重乳液。通过双喷嘴的乳粒发生器初步可以制备出质量较差的PAN微球。(第四章内容)
【关键词】:惯性约束核聚变靶丸 聚丙烯腈 微流控 碳化 硝基甲烷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8-10
  • 1.1.1 能源问题8-9
  • 1.1.2 惯性约束聚变(ICF)9-10
  • 1.2 ICF靶丸的制备材料10-13
  • 1.2.1 ICF实验燃料容器—靶丸10
  • 1.2.2 靶丸制备材料10-11
  • 1.2.3 PAN结构及性能11-13
  • 1.3 ICF靶丸的制备方法13-17
  • 1.3.1 炉内成球技术13-15
  • 1.3.2 乳液微封装技术15-16
  • 1.3.3 降解芯轴技术16-17
  • 1.4 靶丸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17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17-18
  • 1.6 参考文献18-20
  • 第二章 基于微流控装置制备小尺寸聚丙烯腈微球20-48
  • 2.1 引言20-22
  • 2.2 实验部分22-26
  • 2.2.1 实验材料22
  • 2.2.2 实验仪器22-23
  • 2.2.3 基于微流控装置制备小尺寸PAN微球23-24
  • 2.2.4 基于搅拌法小尺寸PAN微球24-25
  • 2.2.5 PAN微球的干燥处理25
  • 2.2.6 PAN旋涂膜的制备25-26
  • 2.3 结果与讨论26-44
  • 2.3.1 搅拌法与微流控技术制备的PAN微球比较26-28
  • 2.3.2 PAN薄膜的制备28-32
  • 2.3.3 三相流速对PAN微球尺寸大小的影响32-34
  • 2.3.4 内相与收集相硅油粘度对PAN微球的影响34-42
  • 2.3.5 PAN微球的超临界干燥处理42-44
  • 2.4 小结44-45
  • 2.5 参考文献45-48
  • 第三章 聚丙烯腈微球的碳化研究48-76
  • 3.1 引言48-53
  • 3.2 实验部分53-54
  • 3.2.1 实验试剂53
  • 3.2.2 实验仪器53
  • 3.2.3 PAN微球的预氧化处理53-54
  • 3.2.4 预氧球的碳化处理54
  • 3.3 结果与讨论54-71
  • 3.3.1 预氧化条件对微球的影响54-56
  • 3.3.2 碳化温度对PAN中空微球的影响56-62
  • 3.3.3 碳化升温、降温速率对PAN碳球的影响62-64
  • 3.3.4 PAN碳球的特征64-71
  • 3.3.4.1 PAN微球外观变化64-65
  • 3.3.4.2 X光照相技术测量65-66
  • 3.3.4.3 PAN微球的密度变化66-67
  • 3.3.4.4 PAN微球的表面光洁度变化67-68
  • 3.3.4.5 PAN碳球表面焦油的形成68-70
  • 3.3.4.6 PAN熙球的导电性能测量70-71
  • 3.4 小结71-72
  • 3.5 参考文献72-76
  • 第四章 非油体系PAN微球的制备76-86
  • 4.1 引言76-77
  • 4.2 实验部分77-79
  • 4.2.1 实验材料77
  • 4.2.2 实验仪器77-78
  • 4.2.3 基于搅拌法制备非油体系的PAN微球78
  • 4.2.4 基于乳液发生器制备非油体系的PAN微球78-79
  • 4.3 结果与讨论79-83
  • 4.3.1 PAN薄膜热重分析79-80
  • 4.3.2 搅拌法制备非油体系的PAN双重乳液80
  • 4.3.3 乳液发生器制备非油体系的PAN微球80-83
  • 4.4 小结83-84
  • 4.5 参考文献84-8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86-88
  • 5.1 论文总结86
  • 5.2 论文的创新点86
  • 5.3 今后工作86-88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88-90
  • 致谢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朝阳,李波,张占文,唐永建,师涛;靶丸内混合气体的质谱法测量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5期

2 张建华;卢忠远;汪关才;丁建旭;;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玻璃靶丸研究及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3 宋丽贤,卢忠远,廖其龙;ICF用磁性玻璃靶丸悬浮磁场的确定及材料制备初步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11期

4 张建华;卢忠远;宋丽贤;汪关才;丁建旭;;ICF用磁性聚苯乙烯靶丸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6期

5 费致根;郭俊杰;马小军;高党忠;;激光CCD复合测量方法在ICF靶丸球度误差检测中的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4期

6 宋丽贤;卢忠远;唐永建;廖其龙;易勇;;纳米磁性Fe_3O_4粉体掺杂聚苯乙烯ICF靶丸材料制备[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09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阳;张占文;李波;唐永建;;靶丸内混合气体的质谱法测量技术[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赵学森;孙涛;马小军;高党忠;唐永建;董申;;靶丸全表面检测技术与特征评价[A];第九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7年

3 李波;张占文;王朝阳;杜守德;陈素芬;师涛;林波;初巧妹;;靶丸制备与充气工艺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4 赖东显;冯庭桂;许琰;李敬宏;李双贵;;黑腔长度对靶丸吸能效率及温度均匀度的影响[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5 何智兵;阳志林;严建成;冯建鸿;张林;;制备参数对辉光放电聚合物薄膜力学与热稳定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6 卢忠远;张建华;;惯性约束核聚变靶丸的磁性包覆[A];第九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7年

7 李波;张占文;陈素芬;林波;初巧妹;师涛;;靶丸燃料容器制备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8 徐文玉;赵祥伟;顾忠泽;;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聚苯乙烯ICF用靶丸制备[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9 黄秀光;;聚乙烯材料冲击绝热线测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10 赵学森;高党忠;马小军;唐永建;张林;孙涛;董申;;靶丸X射线图像分析及功率谱评价[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覃泽文;核聚变:人类能源的梦想工程[N];中国能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学森;激光靶丸表面几何状态的测量系统及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王兵振;微型靶球构件测量系统的研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泽英;基于微流控装置制备小尺寸聚丙烯腈特种靶丸及碳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王金山;热梯度法制备低温靶丸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传热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江超;热梯度法制备D-T三元混合燃料低温冷冻靶的数学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曾子荣;压缩感知方法在ICF靶丸驱动对称性计算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权;激光间接驱动靶丸辐射对称性GPU并行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夏健平;面向ICF应用的3D成像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景龙飞;ICF辐射驱动对称性分析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8 宋丽贤;ICF用纳米磁性粉体掺杂聚苯乙烯靶丸材料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流控装置制备小尺寸聚丙烯腈特种靶丸及碳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03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