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血清microRNA-423-5p在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14 13:02

  本文关键词:血清microRNA-423-5p在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定量检测心脏瓣膜病心衰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miRNA-423-5p的表达,比较miRNA-423-5p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分析瓣膜性心脏病心衰患者血清miRNA-423-5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血清miRNA-423-5p在心脏瓣膜病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住院治疗的45例心脏瓣膜病心衰患者的血清为实验组,以电子病历记录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并选取同期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2例健康人群的血清为对照组。分别提取血清总RNA后,严格按照TIANGEN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将血清总RNA反转录形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两组人群血清miRNA-423-5p的表达水平。分析Ct值,其中各样本的△Ct值=目的基因Ct值-内参基因Ct值,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用2-△Ct计算求得,比较血清miRNA-423-5p在心脏瓣膜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的表达差异,同时联合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描述采用中位数。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miRNA-423-5p诊断瓣膜病心衰的价值,面积越大,诊断价值越高。单因素相关分析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脏瓣膜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miRNA-423-5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1.55和0.04±0.1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NA-423-5p用于诊断瓣膜病心衰的AUC值为0.912,P0.001,面积的标准误为0.034[95%可信区间:0.844~0.979)]。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miRNA-423-5p的相对表达量与瓣膜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肌酐、体重、左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logNT-proBNP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和P值分别为(R1=0.142和P1=0.184,R2=0.204和P2=0.102,R3=-0.099和P3=0.378,R4=0.215和P4=0.095,R5=-0.05和P5=0.64,R7=-0.32和P7=0.763),R8=-0.072和P8=0.85,而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和P值分别为(R6=0.448和P6=0.004,R9=0.566和P9=0.001,R10=0.44和P10=0.006)。3将瓣膜病组分为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两组患者血清miRNA-423-5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1.76和0.19±0.17,P=0.004。构建ROC曲线显示,血清mi RNA-423-5p用于区别瓣膜病心衰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的AUC值为0.647,P=0.127。结论1血清miRNA-423-5p与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相关性;2血清mi RNA-423-5p在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中高表达,而且与LV、PH和NYHA分级相关。
【关键词】:miRNA-423-5p 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6;R542.5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一)前言11-12
  • (二)材料和方法12-16
  • 1. 材料12-14
  • 1.1 研究对象的入选和剔除标准12
  • 1.2 心脏超声检查12-13
  •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13-14
  • 2. 方法14-16
  • 2.1 标本的采集和预处理14
  • 2.2 血清总RNA的提取14
  • 2.3 miRNA反转录成cDNA14-15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15-16
  • (三)结果16-21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16-17
  • 2. 血清miRNA4235p在瓣膜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比较17-18
  • 3. 分析瓣膜病患者血清miRNA4235p的相对表达量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18-19
  • 4. 将瓣膜病组分为合并肺高压组和无肺高压组,比较两组人清miRNA4235p相对表达量的差异19-21
  • (四)讨论21-25
  • (五)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29-41
  • 参考文献36-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komo V.T.;Gardin J.M.;Skelton T.N.;M. Enriquez-Sarano;孙凯;;心脏瓣膜病的负担: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02期

2 伍贵富;罗景云;;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概述[J];新医学;2007年05期

3 伍贵富;罗景云;;心脏瓣膜病的病理概述[J];新医学;2007年05期

4 孟红,何俊英,白丽娜;心脏瓣膜病引起癫痫发作1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4期

5 李彤;;心脏瓣膜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6年06期

6 吴新达;;话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4年04期

7 段明科;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魏宁,张金莉,张红岩,白向荣;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9 周文飞,张宗超,朱小兰;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10 周文飞,戴友元;退行性心脏瓣膜病75例临床分析[J];湖南医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红;康_g;宋海波;;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陈克彪;王志农;张冠鑫;徐志云;张宝仁;;心脏瓣膜病伴发冠心病的临床分析及外科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3 徐志云;邹良建;韩林;陆方林;郎希龙;徐激斌;唐昊;张宝仁;;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4 刘建伟;曲波;王德辉;;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106例[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黄忠耀;陈遭中;陈良万;林峰;邱罕凡;曹华;;103例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杨如山;罗正义;宗尧庆;;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郭维琼;曾爱萍;杨浣宜;陈立军;;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CDFI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宋智钢;徐志云;邹良建;梅举;王志农;张宝仁;;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周汝元;张士兵;;402例心脏瓣膜病人的手术治疗[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赵扬;陈振强;张辉;杨海基;叶生爱;程亮;宋建萍;张颖;;心脏瓣膜病再手术治疗22例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张义华;我国心脏瓣膜病治疗国际领先[N];健康报;2001年

2 程怀孟;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易漏诊[N];保健时报;2009年

3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教授 姚建民;专家带你认识心脏瓣膜病[N];保健时报;2012年

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程蕾蕾 (博士);认识心脏瓣膜病[N];家庭医生报;2009年

5 指导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杨成明 教授 特约记者 朱广平 记者 胡长飞;心脏瓣膜病 外科治疗最常用[N];医药导报;2007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隋芳;心脏瓣膜病是否要手术?[N];健康时报;2005年

7 冯瑶 杨丽佳;网络成为江苏医患交流新助手[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勇;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2 白一帆;成人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20年回顾及危险因素变迁[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冯强;心脏瓣膜病心肌心室型肌球蛋白轻链的改变及对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转归的预测作用[D];浙江大学;2012年

4 张健瑜;FGF23、Klotho蛋白对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颜涛;成人心脏病患者外科手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琼;血清microRNA-423-5p在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黎新艳;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3 黄林洲;基于复杂度的心脏瓣膜病心音信号的分析及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冠鑫;心脏瓣膜病伴发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分析和外科治疗[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李建明;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治疗特点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刘丽;北京地区军队老年人群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曹广林;术中消融治疗心脏瓣膜病伴房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12年

8 郭雷;呼吸机依赖的心脏瓣膜病人手术治疗[D];浙江大学;2008年

9 于德志;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系统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10 郭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血清microRNA-423-5p在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06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