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自拟参黄益肾颗粒治疗月经后期(肾虚痰瘀证)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2-12-22 23:58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口服自拟参黄益肾颗粒和中成药女金片治疗月经后期(肾虚痰瘀证)的临床治疗效果,验证自拟参黄益肾颗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而研究参黄益肾颗粒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方法、新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符合月经后期(肾虚痰瘀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因个别患者中途私自停药,导致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35例)给予自拟参黄益肾颗粒口服,对照组(33例)给予中药制剂女金片口服,两组患者按要求连续口服3个疗程。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最终验证自拟参黄益肾颗粒对治疗月经后期(肾虚痰瘀证)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本次临床观察研究中,实际共观察68例患者,治疗组(参黄益肾颗粒)35例,对照组(女金片)33例。(1)对比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其中治疗组痊愈7例(20.00%),显效18例(51.43%),有效6例(17.14%),无效4例(11.43%),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痊愈4例(12.12%),...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2 中医学治疗月经后期的进展
        2.1 中药治疗
        2.2 周期疗法
        2.3 针灸治疗
        2.4 其他治疗方法
    3 西医学对月经后期的认识
    4 西医学治疗月经后期的进展
        4.1 药物治疗
        4.2 手术治疗
    5 小结
试验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标准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可行性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入组方法
        2.2 治疗组
        2.3 对照组
        2.4 注意事项
    3 观察方法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及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骆常义主任医师运用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后期临证举隅[J]. 黄玉静,骆常义,岳秀永,胡雪原,贺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6)
[2]温经摄血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价值研究[J]. 贾瑞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7)
[3]从痰论治月经病9种[J]. 黄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4)
[4]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中医治疗临床进展[J]. 乔滨滨,于燕,孙玉华,冯忠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68)
[5]针灸调周法治疗月经病临证思路[J]. 吴秋燕.  中医药通报. 2018(03)
[6]导师运用和畅思想调治月经后期的经验[J]. 罗婧,熊曼玲,梁迪,姜丽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02)
[7]调冲汤、八珍汤利用月经周期法从肾论治治疗月经后期[J]. 边俊,王学文,刘媛媛.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9)
[8]中医治疗月经病的几点思考[J]. 畅达,戴海青.  山西中医. 2017(09)
[9]张珍玉从肝论治月经后期用药规律研究[J]. 赵晓旻,董磊,张庆祥.  山东中医杂志. 2017(08)
[10]自拟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J]. 张璇,邢天伶,佟庆,金哲.  环球中医药. 2017(06)

硕士论文
[1]艾灸水泉穴配合针刺治疗血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邓小霞.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
[2]隔姜灸治疗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研究[D]. 黄莉.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3]刘宇新教授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总结[D]. 刘欣.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4]从肝论治月经后期的理论探讨及临证研究[D]. 张惠琴.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24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724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