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骨劈开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在上颌前牙区应用效果的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21 20:01
  目的:本回顾性对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与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进行对比,评估骨劈开(alveolar ridge splitting,ARS)联合GBR术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影像学结果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并收集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上颌前牙区骨劈开联合GBR或仅行GBR手术的患者,并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骨劈开联合GBR组(ARS组)以及单纯GBR组(GBR组)。通过影像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种植体平台以下0-4mm处的唇侧骨吸收、种植体唇腭向植入角度以及种植体功能负载1年后的边缘骨吸收情况。运用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s)对比两组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认可度。另外,本研究也对比了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临床检查结果以及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80名患者(100颗种植体),其中ARS组纳入患者40名(共51颗种植体),GBR组纳入患者40名(共49颗种植体)。经过6个月的骨愈合,两组患者的唇...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 骨劈开手术及种植过程:(a)术前面照;(b)翻黏骨膜瓣;(c)超声骨刀截骨;(d)骨挤压器扩张唇侧骨板;(e)唇腭侧骨板间有足够间隙;(f)种植体植入;(g)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与骨粉混合;(h)植骨并覆盖生物膜;(i)无张力对位缝合创口。

图1 骨劈开手术及种植过程:(a)术前面照;(b)翻黏骨膜瓣;(c)超声骨刀截骨;(d)骨挤压器扩张唇侧骨板;(e)唇腭侧骨板间有足够间隙;(f)种植体植入;(g)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与骨粉混合;(h)植骨并覆盖生物膜;(i)无张力对位缝合创口。

种植体潜入式愈合6个月后行牙龈成形术暴露种植体位置并连接愈合基台。常规取模并制作临时树脂冠进行牙龈塑形(图2a)。1-2月牙龈塑形完成后进行个性化取模(图2b)并制作最终修复体(图2c)。嘱患者完成最终修复后每年到我院进行复查随访。图2修复过程:(a)临时冠塑形;(b)个性化取....


图2 修复过程:(a)临时冠塑形;(b)个性化取模;(c)最终修复体。

图2 修复过程:(a)临时冠塑形;(b)个性化取模;(c)最终修复体。

图1骨劈开手术及种植过程:(a)术前面照;(b)翻黏骨膜瓣;(c)超声骨刀截骨;(d)骨挤压器扩张唇侧骨板;(e)唇腭侧骨板间有足够间隙;(f)种植体植入;(g)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与骨粉混合;(h)植骨并覆盖生物膜;(i)无张力对位缝合创口。1.3评价指标


图3 术前(a)、术后即刻(b)以及术后6个月(c)的CBCT图像。

图3 术前(a)、术后即刻(b)以及术后6个月(c)的CBCT图像。

CBCT中的测量指标包括(图6):(1)牙槽嵴宽度(ridgewidth,RW):牙槽骨唇、腭侧嵴顶之间的距离;(2)唇侧骨厚度(buccalbonethickness,BBT):种植体平台以下0-4mm处种植体表面到唇侧骨外缘之间的距离;(3)种植体植入角度[26]:种植....


图4 术前(a)、术后即刻(b)、术后6个月(c)上颌骨的三维重建以及配准后(d)图像。

图4 术前(a)、术后即刻(b)、术后6个月(c)上颌骨的三维重建以及配准后(d)图像。

图3术前(a)、术后即刻(b)以及术后6个月(c)的CBCT图像。图5术前(红色线条)、术后即刻(绿色线条)和术后6个月(蓝色线条)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轮廓



本文编号:4058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4058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b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