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南疆果粮间作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与土壤食物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11-18 05:10

  本文关键词:南疆果粮间作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与土壤食物网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南疆果粮间作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与土壤食物网的关系

刘艳斌  

【摘要】:果粮间作模式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充分有效利用资源,达到果树和粮食作物优势互补,是南疆区域重要的农林复合生产模式,但其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未可知。土壤线虫群落具有丰富的内禀信息,能够反映土壤食物网的状态,是大家广泛接受的土壤健康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指示生物。我们选取南疆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3种果树(枣、杏、核桃)分别与2种重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间作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间作模式下果树和粮食作物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特征,评价果粮间作种植模式的合理性及持续性,以期对大田作物的合理配置提供指导。 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果园间作小麦对小麦有负面影响。果麦间作升高了小麦土壤含水量,升高C/N比值;间作模式降低了小麦土壤线虫总丰度;降低小杆属、钩唇属的相对丰度,升高垫刃属线虫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健康指数;核麦、杏麦间作模式下富集指数降低,杏麦趋向于真菌为主降解途径;食物网多样性及结构组成方面无显著差异。 (2)果园间作小麦对果树有正面影响。果麦间作不影响果树根围土壤的理化性状(除枣树和老龄核桃树深层土壤,均降低了C/N比值);除老龄核桃树外,果麦间作模式均提高了线虫总丰度;枣麦间作模式下小杆属、钩唇属相对丰度升高,垫刃属和针属降低;杏麦间作模式下拟丽突属升高,真滑刃属降低,幼龄核桃与小麦间作主要表现在小杆属、钩唇属相对丰度升高,拟丽突属、真滑刃属相对丰度降低;老龄核桃树与小麦间作模式下深层和浅层差异较大;果麦间作均使得果树土壤食物网趋向于细菌为主降解途径,提高健康指数,但对多样性影响不显著,除老龄核桃树外,均能影响土壤食物网的成熟度指数。 (3)杏园间作玉米具有间作优势。玉米与杏树和核桃树间作升高了玉米根围土壤含水量而对果树无显著影响。玉米与杏树和核桃树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线虫总丰度升高,主要表现在cp-2类群数量增加。对于玉米,与杏树间作表现出间作优势,与核桃树间作无显著影响,且树龄之间无显著差异。对于果树,对食物网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是影响了食物网的降解途径和线虫代谢足迹,拟丽突属和真滑刃属相对丰度升高。玉米与杏树间作有利于杏树根围土壤食物网能量循环,与24a核桃树间作无明显影响,与8a核桃树间作使得土壤食物网趋向于真菌为主降解途径。 (4)土壤线虫群落分布的分析能够区分单作和间作的种植模式及不同的作物,并且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相比,作物和种植模式的不同更加影响土壤线虫的分布。间作几乎不影响食物网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改变食物网的降解途径。总之,在果粮间作模式下,对于果树,其与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间作具有间作优势,对于粮食作物,土壤含水量升高,优先选择玉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乾;张廷伟;刘长仲;;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2 丁松爽;苏培玺;严巧娣;高松;张岭梅;;不同间作条件下枣树的光合特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1期

3 冷中笑;海米提·依米提;高前兆;;和田绿洲洛浦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与模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4 常介田;张翠翠;乔保营;李保印;;枣园间作小麦的生态效应分析[J];果树学报;2012年02期

5 刘艳斌;刘奇志;石旺鹏;李红旭;白鹏华;赵明新;刘志龙;周海鹰;王玮;王玉玲;;梨园根际土壤线虫对土壤养分及叶片黄化的响应[J];果树学报;2013年06期

6 曹俊杰;高峰;;黄河三角洲多种生态和循环农业模式的形成及其经验总结[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7 杨宗利,刘贵波,郝德有,张丙一;果粮间作效益及光、肥、水效应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1年S1期

8 王振中;张友梅;伍惠生;;湘中山地土壤线虫(Nematoda)生态地理群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9 乔旭;赵奇;雷钧杰;高永红;张宏芝;陈兴武;赛力汗·赛;薛丽华;;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2年04期

10 崔学明,闫洁,李连国,姚贵平;果粮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斌;肖启明;;土壤线虫在食物网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2 李文芳,宴丽,罗庆华,田春莲;土壤动物学发展历史和现代研究的热点领域[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3 李淑梅;史留功;李青芝;;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4 刘方明;孟维韧;;土壤线虫作为生态系统恢复指示生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5 马文明;陈智华;吴鹏飞;;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6 刘方明;李丽;王仲;姜成;;佳木斯郊区农田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7 袁凤辉;江国福;陈连水;晏斌;安坤鹏;饶军;;江西贵溪阳际峰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8 李百云;魏天军;;宁夏旱砂地枣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9 李淑梅;马克世;丁涛;;周口市不同绿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10 叶岳;姜玉霞;赵则海;;大型土壤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彩红;交替灌溉对间作群体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机理[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党红凯;小麦/玉米不同复合群体对光合器官生态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锡文;科尔沁沙地沙丘植物恢复进程中土壤肥力变化及线虫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4 许士国;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雪坤;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时空分布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年

6 云雷;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汤秋香;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赖荣泉;套种大蒜对烟田生物群落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杨德生;重庆市渝北区地表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及生态环境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罗天相;土壤动物活动对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岩,齐鑫山,刘峰;山东生态农业试点实践与发展战略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2 李根英,孟庆华,段友臣;桃麦间作复合群体中桃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3 段友臣,李根英,孟庆华;桃麦间作复合群体中桃树对小麦生态生理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4 汪建来,孔令聪,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5 郑曦;魏磊;朱峰;;杨树叶水提物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6 谢苑;高素萍;;白三叶水浸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7 李礼;棉铃虫的非药物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2004年07期

8 周可金,黄义德,武立权;南方丘陵山区茶稻间作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时侠清;小麦品种混播与单种的产量比较和分析[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10 高峰;土壤动物科学研究的里程碑——我国土壤动物系列研究成果著作评介[J];动物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辉,张柏,陈平;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2期

2 华建峰;姜勇;梁文举;;植被覆盖对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空间分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3 吴东辉;张柏;陈鹏;;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3期

4 邵元虎;傅声雷;;试论土壤线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生物多样性;2007年02期

5 胡诚;曹志平;白娅舒;杨合法;;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6 阮维斌;吴建波;张欣;李晶;许华;赵念席;陈磊;段玉玺;陈立洁;高玉葆;;内蒙古中东部大针茅群落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年03期

7 董道峰;胡诚;曹志平;;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线虫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1期

8 刘方明;孟维韧;;土壤线虫作为生态系统恢复指示生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9 凌斌;肖启明;;土壤线虫在食物网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10 凌斌;肖启明;戈峰;肖能文;刘向辉;;云南省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文举;李琪;姜勇;;农田土壤线虫多样性研究进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吴纪华;陈慧丽;;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国康;陈让;朱致豫;肖崇刚;;重庆烟草根际土壤线虫及其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玉娟;云南哀牢山土壤线虫对植物群落改变及地上/地下资源输入的响应[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辉信;土壤线虫对养分循环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

3 刘艳斌;南疆果粮间作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与土壤食物网的关系[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侯雪坤;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时空分布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年

5 董锡文;科尔沁沙地沙丘植物恢复进程中土壤肥力变化及线虫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6 支德娟;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线虫群落对其栖居环境指示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典;土壤线虫培养方法与毒性试验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2 凌斌;云南省高黎贡山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宝音温都苏;不同种植模式下苜蓿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贝贝;江苏省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谷旭;辽东半岛海岸带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可洪;三江平原湿地垦殖过程中农药对土壤线虫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7 陈铮;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和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8 王莹莹;黄河三角洲湿地石油污染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9 尚艳芳;土壤线虫群落对大连石门山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超;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线虫多样性动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南疆果粮间作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与土壤食物网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80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