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宿主蛋白NPM1、EB3和HSP47对PEDV复制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23 12:11

  本文关键词:宿主蛋白NPM1、EB3和HSP47对PEDV复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年

宿主蛋白NPM1、EB3和HSP47对PEDV复制影响

石达  

【摘要】:一般来说病毒感染后,宿主对病毒侵染最初的应答是天然免疫应答,如细胞凋亡、炎性反应和抗病毒免疫分子分泌等,通过这些免疫机制,宿主可以拮抗病毒的入侵,或者为宿主建立获得性免疫应答赢得时间从而最终清除入侵的病毒。但是,很多病毒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避免细胞过早凋亡和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从而得以在宿主体内大量增殖,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s)这一大类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见禽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都易感。自2003年SARS-CoV(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的流行到2012年的MERS-CoV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的出现,引起了全世界人类的恐慌,2010-2013年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在世界大范围肆虐更是重创了世界畜牧业,至此,人们才对冠状病毒感染后致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快速的传播能力给予了足够的重视。PED是由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亚科(Coronavirinae) α、冠状病毒属(Alphacoronavirus)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引起的,该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以严重的肠炎、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各种日龄的猪均易感,尤其是哺育仔猪,发病率有时高达100%,死亡率为30-80%。因此,开展PEDV复制机制相关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性,在解析冠状病毒的复制机制方面更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在对PEDV N蛋白核定位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免疫共沉淀和GST-pull down试验发现并证实PEDV N蛋白和NPM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并通过激光共聚焦试验发现,N蛋白和NPM1蛋白共定位于细胞的核仁中。随后通过GST-pull down方法对两者相互作用结构域进一步鉴定,发现N蛋白aal47-294与NPM1蛋白的aa189-294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必需区域,并且NPM1蛋白的K263R突变可以促进N和NPM1的相互作用。在探索NPM1蛋白在N蛋白核仁定位的作用中发现N蛋白的核仁定位并不依赖NPM1蛋白的核质穿梭功能。在研究NPM1蛋白对病毒复制的作用中发现,在PEDV感染的细胞中NPM1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同时发现过表达NPM1蛋白时,可促进N蛋白的表达和PEDV的增殖;相反,利用靶向NPM1蛋白的特异性干扰小RNA分子沉默PEDV易感细胞内源性NPM1蛋白的表达,N蛋白的表达和PEDV的增殖均受到抑制。进一步对其分子机制研究发现N蛋白和NPM1蛋白相互作用使其免于被切割,上调细胞的抗凋亡能力,避免细胞过早凋亡,进而促进病毒的复制。病毒从感染宿主细胞开始,宿主和病毒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作用。为了筛选与PEDV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GST-pull down技术分别发现PEDV M蛋白和宿主蛋白EB3以及非结构蛋白NSP7和宿主蛋白HSP47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后我们进一步用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试验证明了PEDV M蛋白和宿主蛋白EB3以及非结构蛋白NSP7和宿主蛋白HSP47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有趣的是,在研究NSP7和HSP47蛋白共定位时发现,单独表达NSP7和HSP47蛋白时,发现NSP7蛋白定位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HSP47蛋白分布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然而当NSP7和HSP47蛋白共同表达时,两者共定位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周边,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这两种蛋白的亚细胞分布。本研究中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是PEDV M蛋白和宿主蛋白EB3以及非结构蛋白NSP7和宿主蛋白HSP47相互作用是否影响PEDV的复制,以及影响PEDV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PEDV M蛋白和宿主蛋白EB3以及非结构蛋白NSP7和宿主蛋白HSP47相互作用对PEDV复制的影响正好是对立的,在PEDV感染的细胞中,EB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并且我们通过转染表达有EB3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来上调Vero E6中内源性的EB3蛋白,通过检测M蛋白的表达情况和TCIDso测定,结果显示可以促进M蛋白的表达并且显著增强PEDV的增殖。而病毒非结构蛋白NSP7和宿主蛋白HSP47相互作用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正好相反,研究发现在PEDV感染48h和60h,HSP4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进一步通过转染表达有HSP47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来上调Vero E6中内源性的HSP47蛋白,发现显著抑制病毒N蛋白表达以及PEDV的增殖。M和EB3以及NSP7和HSP47相互作用影响PEDV复制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焦茂兴;吴锋;刘德辉;黄毓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构建及小鼠免疫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2期

2 吕茂杰;陈建飞;时洪艳;陈小金;范秀萍;申识川;冯力;;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衣壳蛋白与感染细胞核磷蛋白的共定位分析[J];微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3 董丽娜;高凤山;许崇波;胡桂学;姜海龙;;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基因的重组乳酸菌的构建与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2008年12期

4 冯力,时洪艳,陈建飞;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预防[J];养猪;2005年05期

5 马思奇,王明,冯力,李伟杰;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氢氧化铝细胞灭活疫苗的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5年06期

6 陈建飞;冯力;时洪艳;孙东波;白兴华;佟有恩;;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S株N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原核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平,周伦江,伊顺仁;TGE、PED二联高免血清的制备和应用效果观察[J];福建畜牧兽医;2000年01期

2 陈如敬;吴学敏;车勇良;王隆柏;魏宏;庄向生;严山;周伦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FJ-11A株的分离与ORF3基因序列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3 黄捷,王令;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3年04期

4 赵德;李鹏;高凤山;冯磊;许崇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乳酸菌载体疫苗对小鼠初步免疫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3期

5 王晨枫;左玉柱;裴丽华;杨震;范京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B/FN株S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5期

6 田冲;欧阳金旭;罗碧毅;熊涛;钱平;;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05期

7 陈慧娟;吴志明;闫若潜;赵雪丽;赵明军;周兵强;孔刚锐;闫志玲;程俊贞;靳利粉;;2012年河南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离株S1基因遗传变异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3期

8 迟延彬;石达;朱庆贺;陈建飞;时洪艳;张鑫;李长龙;韩斅;刘宁;赵鑫;冯力;;Vero E6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3期

9 谭博敏;余希尧;钟泽民;蒋志琼;黄毓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6期

10 陈弟诗;任玉鹏;张斌;李丽;聂艳如;周莉媛;;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淑杰;大肠杆菌粘附素亚基FaeG在Lactococcus lactis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孙东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抗原表位鉴定及受体结合域的初步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陈建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廖晓丹;减毒沙门氏菌递呈PEDV/TGEV双基因核酸疫苗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毕静;猪流行性腹泻病毒AJ1102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进化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伟东;猪传染性胃肠炎基因工程活疫苗的构建与免疫原性测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A、D基因与猪大肠杆菌LTB基因的重组、克隆及原核表达[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志榜;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膜蛋白和核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李训良;猪IL-12和IL-18对TGEV S基因核酸疫苗免疫效应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孟凡丹;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核酸疫苗免疫效力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徐丽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重组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谢振兴;产蛋鸡TGE免疫和蛋黄抗体制备与ELISA的建立及其对白细胞介素-Ⅱ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欧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7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9 秦学远;TGEV S基因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载体疫苗株的初步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10 吕茂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衣壳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根梅;谭实勇;陈瑞爱;黄红亮;郑念广;罗满林;;猪圆环病毒2型ORF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及其免疫效果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5期

2 史达;宋岩;李一经;;乳酸乳球菌作为黏膜免疫活载体疫苗传递抗原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3 吕茂杰;冯力;时洪艳;陈建飞;孙东波;申识川;崔小辰;王承宝;范秀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的初步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9年05期

4 倪艳秀,林继煌,何孔旺,还红华;猪流行性腹泻研究概况[J];畜牧与兽医;2001年01期

5 程庆华,牛小迎,叶成玉,解洪业,,李志宁;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混合苗的免疫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5年01期

6 王明;马思奇;周金法;于文涛;魏风祥;崔现兰;冯力;佟有恩;黄绍棠;刘长明;;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的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3年05期

7 宣华,邢德坤,王殿瀛,朱维正,赵凤玉,巩怀俊,费思阁;应用猪胎肠单层细胞培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J];兽医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8 刘岩;柏亚铎;鲁娜;董丽娜;胡桂学;;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洪浪;邓胜朝;崔进;刘晓露;刘超;袁航;马岚;张桂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D12株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11期

2 杜晓莉;王一成;吴润;徐丽华;袁秀芳;李军星;周晓丽;;2010—2013年浙江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检测及PEDV-S基因型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3 邓祖丽颖;陈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1期

4 李宝贤;马广鹏;葛俊伟;李一经;;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功能性受体的鉴定[J];病毒学报;2009年03期

5 ;Cloning the Structure Genes and Expression the N Gene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DX[J];Virologica Sinica;2009年03期

6 田克恭;;兔胸水渗出病[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3年02期

7 乔宪凤,熊忠良,华文君,郑新民;PEDV膜蛋白基因RT-PCR最适反应条件的确立[J];湖北畜牧兽医;2001年01期

8 高慎阳;王珅;周铁忠;李一经;;PEDV M蛋白N端的1~20aa的序列结构与功能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年15期

9 ;猪的运输过程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播源头之一[J];养殖与饲料;2014年04期

10 郑逢梅;赵军;霍金耀;李欢;杨霞;陈陆;常洪涛;王新卫;刘红英;杜季梅;姚慧霞;王川庆;;PEDV流行株N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原核表达及ELISA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余丽芸;侯喜林;;Development and Evalutaion of Enzyme-Linked mmunosorbent Assay Based on Recombinant Nucleocapsid Protein for Detect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V) Antibodies[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金洛;宋维平;徐福洲;杨兵;赖平安;王琴;孟燕妮;;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PEDV-IgY)及其特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孙东波;冯力;时洪艳;陈建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东波;朗洪武;时洪艳;陈建飞;崔晓辰;王承宝;佟有恩;冯力;;PEDV S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筛选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郑逢梅;赵军;霍金耀;李欢;杨霞;常洪涛;杜季梅;王晓梦;王川庆;;PEDV流行株N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原核表达及ELISA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Identification of two novel B cell epitopes on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spike protein[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嘉爱;赖月辉;邹永新;罗映霞;吴文福;巫月生;;PEDV免疫母鸡血清抗体和蛋黄抗体的消长规律及其相关性测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Spike protein region (aa 636~789)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is essentIal for induc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董世娟;朱于敏;于瑞嵩;李震;;我国PE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达;宿主蛋白NPM1、EB3和HSP47对PEDV复制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瑞芹;华南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毕静;猪流行性腹泻病毒AJ1102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进化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葛俊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结构蛋白不同抗原片段在重组干酪乳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学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百灵;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木瓜样蛋白酶功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2 石明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及其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徐天;猪IEC酵母cDNA文库的构建及与PEDV结构蛋白互作蛋白的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潘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许夏澎;某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及主要毒力基因克隆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佳;猪群腹泻症候群病原和病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蔡青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结构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15年

8 刘连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全长cDNA克隆及复制子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朱卫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BMC/2012株的致病性与免疫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高杏丹;PEDV福建野毒株主要功能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宿主蛋白NPM1、EB3和HSP47对PEDV复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88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