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致病性毒株的致弱评价与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2 09:31

  本文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致病性毒株的致弱评价与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致病性毒株的致弱评价与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刘灿  

【摘要】:为了有效防控PRRS以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弱毒疫苗参考株的科学评价、PRRSV的体外致弱分子机制的探寻以及华北、华中与华南地区流行PRRSV的分子特征与遗传进化规律的调查等三个方向进行了有益探索。 首先,为了科学评价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 BJ株与GD株的传代致弱毒株BJ-F80、BJ-F150、GD-F80与GDr180的安全性与免疫保护性,对接种不同毒株的仔猪从临床表现、增重、病毒血症与抗体水平进行了细致观察,在接种28天后使用强毒株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在进行临床观察的同时,定期剖杀各组仔猪观察大体病变,采取肺脏组织制备病理切片以观察显微病理损伤,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肺脏与血清中的PRRSV进行半定量与定量检测,应用ELISA方法检测了不同时间段各组动物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显示BJ-F80、GD-F80与BJ-F150接种仔猪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而GDr180接种仔猪与对照组仔猪均无明显病理变化,免疫组化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J-F80、GD-F80与BJ-F150的体内增殖速度明显快于GDr180,抗体检测结果显示GDr180在接种后28天以及攻毒后均能提供仔猪更高抗体水平且具备良好的保护效果。综上所述,BJ-F80、GD-F80与BJ-F150的致弱效果并不理想,而GDr180的安全性与免疫保护性达到了理想水平。 其次,为了探索PRRSV的体外致弱分子机制,分别比对分析了PRRSV BJ株传代至BJ-F150株的7个中间代次毒株与GD株传代至GDr180株的8个中间代次毒株的全基因序列与各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现BJ株传代过程中共出现了68个核苷酸变异,造成了37个氨基酸变异,GD株传代过程中共出现了50个核苷酸变异,造成了33个氨基酸变异,但两者的不同点在于BJ株的若干位点出现了反复变异的情况,而GD株的变异位点则显得更为稳定,推测基因变异之后的稳定性与弱毒株的毒力返强风险存在较大关联。然后,将BJ/BJ-F150、GD/GDr180与另外四对强毒株/疫苗株(VR-2332/RespPRRS MLV、JA142/Ingelvac ATP、CH-la/CH-lR与JXAl/JXAl-R)的全基因序列与各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总结归纳出强毒株向弱毒株演化的各个蛋白中的共同变异氨基酸位点共74个,推测其与PRRSV的致病性相关。此外,将上述6对强毒株/致弱株与1996-2014年间中国各地流行PRRS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PRRSV的两个主要分支都与弱毒疫苗株的同源性较高,推测PRRSV在中国的广泛流行与高频率演化与弱毒疫苗的不合理使用有关,应在临床应用中引起重视。 最后,从华北、华中与华南地区的临床病料中分离到3株PRRSV,分别为GD-2011株、HEB-2013株与HUN-2014株,这三株PRRSV均属于北美型中的HP-PRRSV,具有NSP2中的1+29个氨基酸缺失这一基因标志,此外,GD-2011株的GP5中存在1个氨基酸插入为首次报道。将这三株新分离PRRSV与其各属地区的历年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序列与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以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与华南地区流行PRRSV的分子多样性更为复杂,仅北美型毒株即可分为至少3-4个亚型,说明PRRSV在这些地区经历着高频率的变异,而对变异位点的分析提示我们其与弱毒疫苗的过度使用可能相关,因此需引起我们对于合理使用疫苗的重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建;齐新永;李凯航;葛菲菲;刘佩红;袁世山;;三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效果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4期

2 代军;雷蕾;任志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控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4期

3 周洪锐;汤起武;余兴龙;李润成;罗维;蒋大良;葛猛;;4种茶叶水提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家强,颜世敢,胡北侠,任素芳,黄艳艳,张秀美;细胞培养对PRRSV-SD分离株滴度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2 金光明,杨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免疫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3 卢高峰;夏平安;邱璜;李伟娟;王中明;刘明莉;;PRRSV Hn-1/06株GP5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4 隋慧;杨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2型圆环病毒病二联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5 尹国友;孙婕;陈兰英;赵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流行株ORF_5基因遗传变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6 蔡锦顺;李珈莹;马永和;扈荣良;张嘉保;;PRRSV GP5与GP4蛋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7 刘长龙;李燕华;袁世山;;用于DNA转染的PRRSV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改建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8 韦英益;廖素环;李爱友;曾芸;李跃华;袁紫云;宁均淼;黄伟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XA毒株人工感染仔猪的病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9 冯淑萍;何丹;易春华;熊毅;付薇;刘棋;;广西部分地市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1期

10 仇华吉,童光志,周彦君,郭宝清,张绍杰,王柳,王云峰,刘宝全;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CH-la株糖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J];病毒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超粮;安同庆;田志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孔宁;高继明;马玉萍;赵钦;王承宝;肖一红;周恩民;;高致病性PRRSV感染处于不同细胞周期Marc-145细胞的比较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孔繁德;王荣;陈琼;吴德峰;徐淑菲;;多重RT-PCR一步法技术同时检测猪瘟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方法的建立以及初步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4 张利娜;张改平;唐志鹏;温建新;席俊;;PRRSV ORF6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孔繁德;王荣;陈琼;吴德峰;徐淑菲;;多重RT-PCR一步法技术同时检测猪瘟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方法的建立以及初步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转变饲养方式,促进海西畜牧业和谐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童光志;田志军;;猪生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疫苗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旭荣;宋长绪;王贵平;杨增岐;祝卫国;张春红;黄忠;;PRRSV ORF3、ORF5串连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旭荣;宋长绪;杨增岐;王贵平;张春红;祝卫国;黄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D株ORF6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栋;王善辉;王振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天户;娄中子;刘思当;;PRRSV和PCV-2混合感染自然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抗体选择压下的变异[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红;CD163及其它蛋白在PRRS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相互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邢凤;猪抗PRRSV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刚;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uN4株感染所致的免疫损伤及免疫调控机理[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姜举娟;PRRSV HuB1株的分离鉴定及甘草酸体外抗PRRSV感染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郝晓芳;甘肃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毒性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HP-PRRSV DNA疫苗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陆嘉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5'非翻译区的结构与功能解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周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核酸疫苗的研究及免疫效果比较[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博;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鉴别诊断及M2e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国江;吉林地区PRRS流行病学调查及真核疫苗构建与免疫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飞;猪圆环病毒2型(WH株)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致病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燕;猪干扰素刺激基因ISG20的克隆、真核表达及其对PRRSV增殖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珊珊;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艳伟;PRRSV感染激活RANTES产生的信号通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智斌;湖北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试用报告[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史平玲;猪FcγRⅢ介导PRRSV抗体依赖增强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孟祥珍;潍坊地区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薛梅;潍坊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金强;山东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调查与遗传变异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邱洪凯;蓝耳病病毒克隆测序、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唾液酸粘附素的克隆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松鹤;朱良强;何长生;江定丰;刘华;郑举;王非;王军;;不同来源PRRS灭活疫苗(NVCD-JXA1株)对仔猪免疫效果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2 黄深惠;汤有志;周雪梦;谢果;栗原博;何子华;陈建新;;茶多酚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J];茶叶科学;2010年04期

3 朱林根;孔先坤;张战峰;范金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9期

4 王建;齐新永;李凯航;葛菲菲;刘佩红;袁世山;;三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效果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4期

5 包新奇;陈昌海;程雷;高升;徐正军;徐小艳;刘耀兴;李百忠;陈建英;张晨飞;;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TJM~92株)免疫效果与安全性试验报告[J];兽医导刊;2012年02期

6 施开创;林昌华;张步娴;官家明;李军;钟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X1003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2期

7 陆桂丽;吴国梁;夏俊;阿达力·卡克马尔旦;布玛丽亚·阿不都热合曼;彭晓玲;王文;成进;;仔猪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11期

8 蒋志政;张改平;刘明阳;乔松林;刘永晖;王蕊;万博;鲍登克;王爱萍;;抗猪FcγRⅡb多抗阻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依赖增强作用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Construction of infectious cDNA clones of PRRSV:Separation of coding regions for nonstructural and structural protein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8年03期

10 ;M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SDD sequence motif of a PRRSV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志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全基因组分子遗传特征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士辰;;一株致弱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一新生仔猪的致病力[J];畜牧兽医通讯;1979年00期

2 赵宝华;王文成;;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X株的分离和致弱培育[J];中国兽医学报;2008年02期

3 曾祥伟,王笑梅,高宏雷,付朝阳,魏萍;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的致弱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年02期

4 崔言顺,李建亮,刘星火,姜世金,孙淑红,崔治中,张彦明;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山东分离株SD0210的致弱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5年04期

5 郑浩;郑旭晨;郭亦非;童武;刘飞;张青占;单同领;童光志;;乙型脑炎病毒致弱株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3年05期

6 刘文琪,邓江波,吴晓茜,曾明,魏瑶,李雍龙;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皮肤组织中CD11c分子的动态表达[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5期

7 李国江;张立春;张秀峰;姜成;刘立明;丁壮;;GPMV NA-1株致弱F基因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免疫试验[J];中国兽医学报;2010年11期

8 燕海峰;田国强;李文革;赵燕;柳小春;;~(60)Co-γ射线对食用蛋保鲜和种蛋胚胎发育致弱作用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04期

9 刘述先,宋光承,丁丽韻,陈彩云;诱变剂NTG致弱尾蚴免疫小鼠后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状况[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9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海龙;李显鹏;;致弱球虫卵囊免疫鸡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研究[A];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波;林营志;朱育菁;葛慈斌;曹宜;;生防菌对青枯雷尔氏菌致弱特性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曾祥伟;王笑梅;高宏雷;付朝阳;魏萍;;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的致弱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致病性毒株的致弱评价与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运燕;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免疫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春杰;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F2株致弱方法及免疫原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3 孙秋艳;超强毒IBDV细胞克隆化毒致弱株的培育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致病性毒株的致弱评价与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10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