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0:11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智慧社区 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 石门二路社区


【摘要】: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引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也随之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智慧社区建设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而且是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今后社区发展的新选择。自2012年起,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启动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智慧社区建设实务与研究都处于探索阶段。本论文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之上,以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为主,对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从梳理、概括智慧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出发,揭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智慧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治理概念的界定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的运用,进而明晰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方法途径、建设目标等。对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现状进行阐述,提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政府缺乏有力的指导体系,社会缺乏共融的互动平台,社区缺乏广泛的居民参与,并进行原因分析,如政府保障机制不全,社会动员作用不显,社区参与意识不强等。为了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及其他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在借鉴国内外智慧社区典型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提出政府层面,应通过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完善智慧服务体系,开拓智能平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社会层面,通过凝聚社区治理共识,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创新社区共治模式来形成智慧社区建设合力;社区层面,通过培育社区自治意识,拓宽居民参与渠道,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来提高居民参与率与有效性。以公共管理视角来研究智慧社区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模式,以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手段建立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社区成员社区共建、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达到行政高效、服务精细、治理到位的智慧社区建设高度。
【关键词】:智慧社区 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 石门二路社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7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7-25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22
  • 2.1.1 智慧社区17-19
  • 2.1.2 智慧社区建设19-20
  • 2.1.3 城市社区20-21
  • 2.1.4 城市社区治理21-22
  • 2.2 理论基础22-25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22-23
  • 2.2.2 城市社区治理理论23-25
  • 第3章 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现状分析25-36
  • 3.1 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状况25-28
  • 3.1.1 智慧社务建设现状25-28
  • 3.1.2 智慧政务建设现状28
  • 3.2 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28-31
  • 3.2.1 政府层面:缺乏有力的指导体系29-30
  • 3.2.2 社会层面:缺乏共融的互动平台30
  • 3.2.3 社区层面:缺乏广泛的居民参与30-31
  • 3.3 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36
  • 3.3.1 政府保障机制不全32-33
  • 3.3.2 社会动员作用不显33-34
  • 3.3.3 社区参与意识不强34-36
  • 第4章 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36-42
  • 4.1 国外典型智慧社区的实践36-38
  • 4.1.1 新加坡36-37
  • 4.1.2 美国纽约37-38
  • 4.2 国内典型智慧社区的实践38-40
  • 4.2.1 江苏38-39
  • 4.2.2 北京39-40
  • 4.3 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的经验及启示40-42
  • 第5章 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42-56
  • 5.1 政府层面:政府引导注重顶层设计42-46
  • 5.1.1 构建新型管理体制42-43
  • 5.1.2 完善智慧服务体系43-44
  • 5.1.3 开拓智能平台建设44-46
  • 5.2 社会层面:社区各方注重形成合力46-51
  • 5.2.1 凝聚社区治理共识46-48
  • 5.2.2 整合社区各方资源48-49
  • 5.2.3 创新社区共治模式49-51
  • 5.3 社区层面:社区治理注重居民参与51-56
  • 5.3.1 培育社区自治意识51-53
  • 5.3.2 拓宽居民参与渠道53-54
  • 5.3.3 加强社区队伍建设54-56
  •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2 刘君;;智慧社区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年06期

3 吴胜武;朱召法;吴汉元;段永华;;“智”聚“慧”生——海曙区智慧社区建设与运行模式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4 蔡艳;;智慧社区概念及发展[J];科技风;2012年13期

5 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1054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054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