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8:12

  本文关键词: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交易 网络消费者 权利保护


【摘要】:近几年来,网络交易在我国蓬勃发展,给网络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使我们的交易方式由传统交易开始向数字化交易转变。与传统交易相比,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正是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问题、网络格式合同问题、商业性质的垃圾邮件问题和网络虚假广告问题等等,严重损害了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约了网络交易的长远发展。鉴于此,笔者从我国网络交易的现实出发,探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 第一部分阐述了网络交易的发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的挑战。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网络交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使之与其容易混淆的电子商务概念相区分,并概括出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无纸性、高效性等特征。网络交易是一种数字化交易,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的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立法的相对滞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对交易主体制度的挑战;对交易客体制度的挑战;对交易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挑战;对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挑战;对法律管辖制度的挑战和对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的挑战。 第二部分对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知情权问题、隐私权问题、格式合同问题、退货权问题、自主选择权问题等。并通过对我国现行法律的梳理和解读,发现我国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立法的滞后与缺失;经营者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法律管辖制度不完善和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对美国、日本、南非、韩国、欧盟、UNCITRAL等发达国家和有关组织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立法评析,其立法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注重与国际法律的衔接;注重网络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立法具有系统性;立法具有可操作性等等,,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主要是从三方面阐述了我国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完善问题。首先是在立法模式上,我国应当实行“两步走战略”,即完善现行法和制定单行法;其次是对法律基本原则的完善,我国未来法律完善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特别保护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具体制度的几点建议,主要有对网络经营者的信息披露制度、网络格式合同、商业性质的垃圾邮件、冷却期制度、ODR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等。
【关键词】:网络交易 网络消费者 权利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网络交易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的挑战12-19
  • 第一节 网络交易的概念界定及特点12-15
  • 一、 网络交易的概念界定12-13
  • 二、 网络交易的特点13-15
  • 第二节 网络交易对消费者的积极影响15-16
  • 一、 网络交易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空间15
  • 二、 网络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15-16
  • 三、 网络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16
  • 第三节 网络交易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的挑战16-19
  • 一、 对交易主体制度的挑战17
  • 二、 对交易客体制度的挑战17
  • 三、 对交易主体权利义务的挑战17-18
  • 四、 对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挑战18
  • 五、 对法律管辖制度的挑战18
  • 六、 对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的挑战18-19
  • 第二章 我国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及立法缺陷19-32
  • 第一节 我国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19-26
  • 一、 知情权问题19-20
  • 二、 隐私权问题20-22
  • 三、 网络格式合同问题22-23
  • 四、 退货权问题23-24
  • 五、 自主选择权问题24-25
  • 六、 损害赔偿权问题25-26
  • 第二节 我国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法律梳理及解读26-29
  • 一、 可以援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7
  • 二、 可以援引的《合同法》27
  • 三、 《电子签名法》27-28
  • 四、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8
  • 五、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8-29
  • 第三节 我国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缺陷29-32
  • 一、 立法的滞后与缺失29-30
  • 二、 现行经营者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30-31
  • 三、 现行法律管辖制度的不完善31
  • 四、 现行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完善31-32
  • 第三章 域外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立法与启示32-43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地区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评析33-38
  • 一、 日本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评析33-34
  • 二、 美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评析34-35
  • 三、 南非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评析35-36
  • 四、 韩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评析36-37
  • 五、 澳大利亚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评析37-38
  • 第二节 有关国际组织对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评析38-40
  • 一、 欧盟的相关立法38-39
  • 二、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39-40
  • 三、 其他组织的相关立法40
  • 第三节 国外有关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40-43
  • 一、 立法注重与国际法律的衔接40-41
  • 二、 立法注重网络消费者隐私41
  • 三、 立法注重系统性41-42
  • 四、 立法层级高42-43
  • 五、 立法具有可操作性43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43-54
  • 第一节 我国网络交易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43-44
  • 一、 发达国家网络交易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模式评析43-44
  • 二、 我国网络交易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44
  • 第二节 完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44-46
  • 一、 开放性原则45
  • 二、 协调性原则45
  • 三、 安全性原则45
  • 四、 特别保护原则45-46
  • 第三节 完善网络消费者保护具体法律制度的建议46-54
  • 一、 完善网络经营者的信息披露制度47-48
  • 二、 完善网络交易格式合同的规定48
  • 三、 对商业性质的垃圾邮件进行规制48-49
  • 四、 建立银行垫付及求偿制度49
  • 五、 设立冷却期制度49-50
  • 六、 完善司法救济制度50-51
  • 七、 对网络交易纠纷管辖制度的完善51-52
  • 八、 建立 ODR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52-54
  • 结束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58
  • 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林;;论网络交易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6期

2 陈迎;;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9期

3 吴红;;论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J];消费导刊;2009年12期

4 张书轶;武强;王学娟;;论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23期

5 郭鹏;;在线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法学与实践;2007年02期

6 吴帆;;消费要趁“3.15”?[J];今日海南;2005年04期

7 谭文默;;消费权益法律法规选登[J];晚晴;2008年03期

8 谭铃;;网络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刍议[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8期

9 宋斌;;浅议网络营销与消费者权益保护[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10 王学政;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沈薇;;论电视购物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李春涛;张璇;;法律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省面板数据的证据[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黄金燕;;浅析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蓓;蒋丽霞;;浅议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7 杨代雄;;网络商务资信公示制度——商法对网络时代信用危机的回应[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刘小利;;第三方B2C在线交易平台现状调查[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穆琳;王s

本文编号:1068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068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