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4:07
本文关键词: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务微博在2011年迅速发展,各地政府机构纷纷建立官方微博,通过微博的形式进行政治参与,成为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是“网络问政”的一种新形式。在web2.0时代,微博的出现是一场媒体中的“微革命”,也是政治参与方式中的伟大革新。主体的多元化和平民化让政务微博成为了真正的与人民面对面的草根媒体,140个字的字数限制以及便捷、多样化的发送手段让每个个体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言论,极大地解放了民众的话语权。多级化与病毒式传播模式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力量,在一次次的评论和转发的过程中,大众高度参与的公共空间也在渐渐形成。微博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让公益新闻、突发新闻的报道有了更为显著的效果,政府机关单位和企业也纷纷开设微博,拉近与民众的距离。政务微博在充分发挥微博已有的草根性、即时性、互动性的优势的基础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传播议题多样性、传播方式亲民性等特征,使政务微博迅速成为政府机构发布信息、倾听民意、改进工作的重要渠道,带来了一场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的变革。政务微博的出现促使政府、官员重视广泛吸纳民意,促进科学的民主决策;充分借力网络环境,有效监督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开创出了网络时代官民互动的新模式,为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提供有力保障,有力的推动了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问政的媒介参与方式,由于我国政务微博的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加上我国固有的政治体制的局限以及传统的传播观念的滞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政务微博在运营体制、语言文风、自身定位、功能定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使政务微博成为单一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不能充分发挥双向互动的优势,政务微博自身的发展在内容形式和语言文风等方面也面临诸多瓶颈。如何将我国的政务微博纳入规范的管理体制,如何正确的对待和使用微博,是当前政府新闻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微博问政应该问什么?怎么问?不能靠吸引网友围观猎奇来维持网友的热情,而是“微博不微”政务微博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它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超强实用功能以及为民执政的理念。政务微博必须从微博的注册认证源头上进行把关,建立健全政务微博的管理理念,实现政务微博的一站式建设的整合发展,规范政务微博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加强后续监督考评机制,加强政府的网络媒体信息发布能力,完善公共关系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科学运营体系和队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把政务微博运行和法律、制度、政策相结合、建立快速处理与反馈机制,实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将微博强大的影响力与聚合力发挥到极致,形成政务工作的新方向,才是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政务微博 网络问政 传播模式 整合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0.1;G206
【目录】:
- 目录3-5
- Content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4
- 1.2.1 微博的传播研究12-13
- 1.2.2 微博与网络问政研究13-14
- 1.2.3 政务微博研究14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4-16
- 2. 我国政务微博概述16-26
- 2.1 政务微博的概念及内涵16-17
- 2.1.1 何为微博16
- 2.1.2 何为政务微博16-17
- 2.2 政务微博的传播特点17-21
- 2.2.1 传播主体的多元性18-19
- 2.2.2 传播议题的多样性19-20
- 2.2.3 传播方式的亲民性20
- 2.2.4 传播效果的渗透性20-21
- 2.3 政务微博的传播模式21-24
- 2.3.1 意见领袖主导的辐射式传播21-22
- 2.3.2 由下而上的推动式传播22-24
- 2.4 政务微博的功能24-26
- 3. 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分析26-31
- 3.1 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历程26-28
- 3.1.1 政务微博的兴起26
- 3.1.2 政务微博兴起的原因26-28
- 3.2 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分析28-31
- 3.2.1 我国政务规模分析28
- 3.2.2 我国政务影响力分析28-29
- 3.2.3 我国政务覆盖面分析29-31
- 4. 我国政务微博现存的问题及成因31-37
- 4.1 我国政务微博现存的问题31-34
- 4.1.1 自身定位模糊31-32
- 4.1.2 运营体制失范32
- 4.1.3 内容形式刻板32-33
- 4.1.4 语言文风杂乱33
- 4.1.5 功能模式单一33-34
- 4.2 我国政务微博现存问题的成因34-37
- 4.2.1 我国管理模式的局限34-35
- 4.2.2 缺乏规范管理机制35
- 4.2.3 传播理念滞后35-37
- 5. 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策略37-44
- 5.1 健全政务微博管理制度37-39
- 5.1.1 实行政务微博认证机制37-38
- 5.1.2 更新政务微博传播理念38
- 5.1.3 加快政务微博系统建设38-39
- 5.2 实现政务微博整合发展39-40
- 5.2.1 政务微博用户访问的一站式服务39-40
- 5.2.2 线上—线下协调配合40
- 5.3 规范政务微博传播内容40-42
- 5.3.1 明确政务微博定位40-41
- 5.3.2 转变话语表达方式41-42
- 5.4 实现政务微博的可持续发展42-44
- 5.4.1 建立政务微博监督机制42
- 5.4.2 建立考评和激励机制42-44
- 6.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翔;;政务微博运营管理现状与对策[J];新闻世界;2013年01期
2 李建伟;焦娇;;我国政务微博现状及发展研究——以河南政务微博为例[J];中州学刊;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畅;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传播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宋真珍;我国政务微博管理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梁璐;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传统媒体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洋子;基于沟通主体策略视角的政务微博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张晴羽;我国地方政府政务微博发展问题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6 邵欢;政务微博的规范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云;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微博问政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8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10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