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养老服务 供给主体 多元化 福利多元主义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城镇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更为严峻,其所面临的养老问题也更为复杂。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口不仅数量多,增长快,而且空巢化严重,因此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家庭规模结构减小、家庭成员流动性增强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功能弱化。虽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其保障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充分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而市场机构、社区和志愿组织等主体由于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存在自身实力薄弱、发展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可见,无论是依靠家庭主体进行传统的家庭养老还是依靠政府主体实施社会养老,单一主体都很难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巨大缺口。因此,探索并且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成为一种必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中已经存在家庭、政府、市场机构、社区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多个主体,但其在服务供给方式、服务供给内容以及服务供给层次等方面并没有真正实现多元化协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各个主体的职能定位不明确,责任范围划定不清;二是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主体发育不足,自身力量薄弱,难以承担相关的服务供给责任;三是政府没有承担起主导责任,难以促进不同主体的各自发展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当前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展开研究,以期完善现有主体发展存在的不足,从而推动实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文章首先从历史角度回顾了我国农村养老服供给主体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其次,文章从横向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家庭、政府、市场、社区和非政府组织五个主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存在多元化发展失灵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上述问题和原因,宏观方面从明确多元主体的职能定位和优化多元主体治理关系,微观方面从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家庭养老、强化社区服务以及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对完善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胥;;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措施[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周振华;城市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断裂”[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2期
3 汤;刘新建;刘彦超;;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J];资料通讯;2007年05期
4 谢锐君;;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公民参与探究[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5 王金水;孙枝俏;;公民个人能力的拓展——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趋势[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Z1期
6 ;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公安研究;2009年05期
7 王金水;;公民能力的拓展——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11期
8 李庚;樊志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县级政府创新的核心内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勾学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设计[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10 张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政府作用[J];人民论坛;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自强;;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谢自强;;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构建和谐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青;;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制度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潭;;乡镇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困境与转轨路向[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5 史姚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角色新定位[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谢自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创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龙兴海;;农村公共服务观察:公平问题及对策[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潭;;乡镇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困境与转轨路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侯志阳;孙琼如;;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艳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平衡性与解决对策[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 郑晓燕;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韩小威 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统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记者 龚昌俊 实习生 张俊 通讯员 汤斌斌;加大保障力度 增加服务供给[N];三峡日报;2013年
4 黄振威;公共服务供给精细化新动向[N];学习时报;2014年
5 孝义市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管理中心 尹彩霞;浅议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改革[N];吕梁日报;2011年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研究”课题组成员 湖南商学院教师 刘兴云;走出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N];光明日报;2012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 林家彬;改善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十二点建议[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王和平;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N];海南日报;2006年
9 汕头市法制局 孙良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N];汕头日报;2010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教科院副院长 胡卫;保障特大型城市教育公共服务供给[N];人民政协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艾晓玉;科技服务供给协同效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2 闫越;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瞿志远;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间关系[D];浙江大学;2012年
4 郑晓燕;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冯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永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及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周映彤;非政府组织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吴海棠;群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D];南京大学;2015年
6 冯海燕;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7 商莹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黄璐;民办非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供给[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罗益文;整体性治理下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李贺;基于我国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75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7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