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我国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

发布时间:2017-12-19 17:33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 出处:《广西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书面形式 即时聊天 默示 函电互换


【摘要】:自1958年《纽约公约》缔结后,书面形式作为仲裁协议的构成要件已成为国际共识,然而随着通信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书面形式的标准及其如何认定书面形式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尽管“从宽解释”书面形式已成为我国仲裁与司法实践的发展趋势,但因我国《仲裁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规定未能及时完善,对“从宽解释”的方向和范围仍需针对实践需求加以选择和甄别,不仅函电互换的标准、默示是否属于书面等传统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讨论,而且,即时聊天等新兴通讯方式也让书面形式的界定更加复杂化。本文就通过即时聊天、默示等方式所达成的仲裁协议是否构成书面形式以及函电互换的认定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除前言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问题的提出。本章开门见山,提出商事仲裁协议书面形式在现代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主要问题,对其中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阐述,并梳理国内外对三个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章为即时聊天是否构成书面。本章就即时聊天是否构成书面进行论证,将国内规定与国外做法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实务案例加以说明,得出通过即时聊天形成的仲裁协议构成书面形式的依据,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的建议。第三章为默示是否构成书面。本章就默示仲裁协议是否构成书面进行论证,将我国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与国外做法进行比较,找到我国现有研究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得出支持默示仲裁协议符合书面形式要求的依据所在,并从理论研究、立法层面和实务操作等不同角度给出完善之建议。第四章为函电互换的标准认定。本章就函电互换的认定标准进行展开,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综合我国与国外主要法规和学说在互换标准认定上的演变历程,得出较为合理的函电互换的认定标准与完善建议。结语部分在综合前文的基础上,对我国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三个主要问题从立法方面和仲裁实践等不同角度提出综合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9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勋;商事仲裁在法价值意义上的探讨[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第三届中国仲裁论坛:深入贯彻仲裁法 坚持商事仲裁正确发展方向[J];北京仲裁;2008年04期

3 罗兆英;;论当事人在商事仲裁监督中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8期

4 沈四宝;沈健;;中国商事仲裁制度的特征与自主创新[J];法学;2010年12期

5 马占军;;国际商事仲裁规则法律性质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6 杨荣元,,陈刚;对韩国商事仲裁制度的两点认识[J];现代法学;1994年03期

7 龙叶红;;广西商事仲裁机构发展路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年21期

8 ;欢迎登录中国商事仲裁网[J];仲裁研究;2013年01期

9 ;欢迎登录中国商事仲裁网[J];仲裁研究;2013年02期

10 郑成林;近代中国商事仲裁制度演变的历史轨迹[J];中州学刊;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龙洁;;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商事仲裁市场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张艾清;;论欧盟初步裁决制度及其对商事仲裁的影响[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张艾清;;我国商事仲裁制度去“行政化”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4 虞和平;;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5 申振东;;仲裁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基于商事仲裁的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6 刘浩;;试论商事仲裁调解中心的运作[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广辉;;司法管辖权与仲裁管辖权冲突之解决[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进;《商事仲裁理论与实务》浅评[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课题组成员 徐春建 林广海 王建平 辜恩臻 李民韬;先行先试 不断推进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的规范化[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厦门大学 丁夏;简论商事仲裁的特点[N];西部法制报;2008年

4 叶泽常 记者 孙健;大连仲裁委与韩国商事仲裁院签订合作协议[N];大连日报;2008年

5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仲裁研究所广州仲裁研究院课题组 陈忠谦 王小莉 庄伟光 钟晓东 符永寿 张小建 邹开敏 李娟;2009年广东商事仲裁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N];亚太经济时报;2010年

6 尚军;中国比利时专家共论商事仲裁[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凯湘;商事仲裁体现人文主义关怀[N];法制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尤莼洁;商事仲裁:金融危机下的新“老娘舅”[N];解放日报;2009年

9 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屈炜;运用商事仲裁解决合同纠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仲裁研究所 广州仲裁研究院 课题组 陈忠谦 王小莉 庄伟光 钟晓东 符永寿 张小建 邹开敏 李娟;2010广东商事仲裁的发展预测[N];亚太经济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凤泉;现代商事促裁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康明;论商事仲裁的专业服务属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金泳奎;中韩商事仲裁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鹏翔;论我国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D];广西大学;2017年

2 郑如霞;中国特色的商事仲裁体系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3 贺思斯;中国商事仲裁裁决司法监督并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张琼;我国商事仲裁送达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黄海辰;论国际民商事仲裁领域中禁诉令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纪刚;我国民商事仲裁的民间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7 王琳琳;辽宁省商事仲裁中政府管理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8 王美文;商事仲裁程序中调解制度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封斌;论商事仲裁权[D];湖南大学;2006年

10 许平;商事仲裁支持与监督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08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308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