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外空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律制度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23 19:31

  本文选题:外层空间 切入点:资源开发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外空资源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对其开发与保护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由于地球资源紧缺情况愈发严峻,向外空要资源大势所趋。现阶段的外空资源开发主要是指对月球及近地小行星的矿产资源开发、轨道资源利用、太空环境科研、太空旅游等方面的商业化活动。鉴于外空作为国际公地的特殊性,应特别注重对其的开发与保护,通过完善国际立法,协调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秉承共同利益、自由探索和利益等原则,来促进外空资源的良性开发活动。外空资源开发相关法律制度主要以国际条约为主,以《外空条约》为代表,普遍存在法律规范模糊、可操作性较差,制定思想落后,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等问题。航天大国一方面积极建立国内相关法律赋予商业开发活动合法性,另一方面却对已有的外空国际条约视而不见,拒不签署,导致《月球条约》等国际条约存而无效,没有实际的法律约束力。这些都导致外空资源开发缺少健全的国际国内法律制度为其保驾护航,与现在愈发壮大的外空商业开发活动相矛盾,不利于其发展。文章用较多篇幅分析现有国际外空条约和各国相关法律制度,追溯其制定背景,分析其理论缺失,挖掘其制度不足,在问题中寻找方法。文章抓住“人类公共领域”这一关键点,进而联想具有相同属性的国际海底、南海等极地的开发方案,从而提出借鉴“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管理模式来构建“国际空间管理局”,从设立要求、准入条件、决策程序等方面着手去构建外空资源合作开发模式,同时从法律规范层面严格开发主体资格、环境保护问责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对外空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律机制进行构建。
[Abstract]:As the "common heritage of mankind", the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outer space resources is the main them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t this stage, the exploitation of outer space resources mainly refers to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n the moon and asteroids, the utilization of orbital resources,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areas such as space tourism. In view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outer space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ons,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outer spac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the harmoniz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pursuit of common interests, The principles of free exploration and interests are used t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outer space resources. The legal regim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ter space resources are mainly international treaties, represented by the "Outer Space Treaty", and generally have vague legal norms and poor maneuverability. On the one hand, major spacefaring countries actively establish domestic laws to give legitimacy to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treaties on outer space and refuse to sign them. Leading to the existence and invalidity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such as the Moon Treaty, and the absence of actual legal binding force... all of which lead to the lack of soun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egal syste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ter space resources to protect them, Contrary to the growing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outer space, this article is not conducive to its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devoted more space to analyzing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outer space treaties and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s of various countries, tracing back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formulation, and analyzing their theoretical deficiencies. The article grasped the key point of "human public domain", and then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other polar development plans with the same attributes. Thu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construct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and that the cooperative exploitation model of outer space resourc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ment requirements, access conditions,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mechanism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outer space resources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ict development of subject qualifi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9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资源开发与保护1986年第2卷总目录[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6年04期

2 ;资源开发与保护1987年第3卷总目录[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7年04期

3 ;资源开发与保护1988年第4卷总目录[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8年04期

4 高恩船;立足资源开发 振兴县域经济[J];攀登;1998年02期

5 于培伟;;海外能矿资源开发的五个风险[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杨昌德;丁云;;如何保障资源地居民在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受惠权[J];当代贵州;2008年13期

7 ;西部资源开发要注重民族利益关系[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年09期

8 卫德佳;;我国资源开发补偿法律机制的缺陷与完善[J];社会科学家;2011年12期

9 吴昂,于志成;人才资源开发是物质资源开发的加速器[J];领导科学;1993年07期

10 蒋应铨,蒋勤;入世后的贵州资源开发[J];理论与当代;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兵;邓汉超;王兰芳;冯春环;张志伟;孟繁富;任守林;;山东省境外资源开发风险防范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2 黄荡;;牡丹资源开发比较研究——以洛阳、菏泽为例[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关凤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资源开发的经验与教训[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白宁生;;关于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5 杨海生;周永章;赵行旺;;不确定条件下的资源开发[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存江;;生物技术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陈海勇;;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公共行为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8 陈洲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37分会场“生态经济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钟光翔;;学生科技活动资源开发的研究[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黄怡胜;;中国科技期刊的资源开发[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跃萍;云南施行重大资源开发项目审批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记者 杨杰;真正让老百姓在资源开发中受益[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3 何勇;白玉县组织党政团考察资源开发[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4 刘学敏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重构资源开发地区国企社会责任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马骁 安志鹏;把资源开发与强市富民的结合做得更实 努力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作出更大贡献[N];陇东报;2012年

6 麦子;资源开发须未雨绸缪[N];新疆日报(汉);2012年

7 记者 杜斌伟;我市邀请专家研究油煤气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N];陇东报;2012年

8 李志勇;山东能源:资源开发实现“七个转变”[N];中国矿业报;2013年

9 首席记者 崔凌云;加强沿线资源开发 提高百姓生活质量[N];兰州日报;2013年

10 彭剑君 何敏;康定建立资源开发“惠民基金”[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论外空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律制度之构建[D];郑州大学;2017年

2 杨翠;二元产权下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李莹;幼儿园家长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周雯;J集团境外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滕露露;外层空间天体资源开发的法律机制构建探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沈金中;初中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贾凯;石家庄市轨道交通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8 伍亮亮;我国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颖;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张岚;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4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654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