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新媒体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19 13:45
【摘要】:新媒体以其广泛的信息来源、交互的传播模式、跨时空的信息交流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渗透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以主客体的角色参与和影响着中国社会治理进程。网络社会的崛起,使风险成为社会常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处于双重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经济社会剧烈变迁、资源分配不公和多元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所带来的各种隐忧和矛盾,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成为中国社会改革的新任务。在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时代里,新媒体以公众加剧的新媒体依赖和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前提,通过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相对自由平等的表达空间和一定程度上重构哈氏公共领域以及成就公民媒介接近权等方式深刻影响社会治理。新媒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着主客体的角色,作为治理主体,新媒体担当着政府管理的协作者和公民参与的动员者;作为治理客体,新媒体组织的角色失位和新媒体用户的行为不端成为社会治理的对象;新媒体还充当着社会治理的工具,既提升了政府管理能力又促进了社会的自我发育。复杂的角色使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密不可分,社会治理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模式和治理态度上作出新的改变,放权服务、平等合作、对话沟通和柔性开放是新媒体环境下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惟一出路。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D632.9
【图文】:

传统媒体,舆论,生成过程,公民


3.推动公民新闻的发展壮大。20 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与记者李普曼的辩论中指出:只有公民们自己最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他们有智慧有能力正确认知公共事件,而报刊上刊载的专家们的意见和思想不一定是公民们最想要的,这是报刊为他们推荐的,未必是最佳的判断。杜威的理念为西方公民新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在我国,公民新闻的思想源流也是源远流长:陆定一在 1943 年提出“非专业记者”的概念,胡乔木在 1946 年发表文章呼吁“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我党一直强调“群众办报”,这些理念都是对此最好的诠释。顾名思义,公民新闻是由公民发布的新闻,即由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借助媒体向社会发布自己得到或发现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应为社会大众所知悉的信息。随着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工具的普及,公民新闻迅速兴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深刻地降低了信息发布的成本、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打破了专业人员进行新闻传播的垄断局面,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公民利用联网的个人媒体或通讯工具发布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重大新闻事件及相关信息,生活在社会各个阶

新媒体,舆论,生成过程,公民


3.推动公民新闻的发展壮大。20 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与记者李普曼的辩论中指出:只有公民们自己最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他们有智慧有能力正确认知公共事件,而报刊上刊载的专家们的意见和思想不一定是公民们最想要的,这是报刊为他们推荐的,未必是最佳的判断。杜威的理念为西方公民新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在我国,公民新闻的思想源流也是源远流长:陆定一在 1943 年提出“非专业记者”的概念,胡乔木在 1946 年发表文章呼吁“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我党一直强调“群众办报”,这些理念都是对此最好的诠释。顾名思义,公民新闻是由公民发布的新闻,即由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借助媒体向社会发布自己得到或发现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应为社会大众所知悉的信息。随着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工具的普及,公民新闻迅速兴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深刻地降低了信息发布的成本、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打破了专业人员进行新闻传播的垄断局面,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公民利用联网的个人媒体或通讯工具发布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重大新闻事件及相关信息,生活在社会各个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嘉;;公民新闻传播的人本属性——以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10年06期

2 史安斌;;“微博议政”与“微博执政”[J];国际公关;2011年05期

3 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J];国际新闻界;2004年06期

4 赵俊峰;张羽;;公民新闻的发展与传媒生态的再建构[J];国际新闻界;2012年06期

5 苏颖;;中国互联网公共讨论中的多元共识——基于政治文明发展进程里的讨论[J];国际新闻界;2012年10期

6 李钢;罗程浩;;微博语境下公共领域的重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姜华;;公民新闻及其民主监督作用初探[J];国际新闻界;2013年04期

8 刘少杰;;新形势下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张蓉;郑克强;;试论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10 王健;刘晶;;新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与社会管理创新之关系考察[J];理论探讨;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2762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762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