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介入与中国的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22:23
【摘要】:澳大利亚是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一个中等强国,在南海地区没有主权诉求,但由于南海对于澳大利亚具有重要的经济、安全、自我身份实现的价值,以及澳大利亚对中国崛起的疑虑等因素,近年来来澳大利亚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成为新的介入南海局势的域外国家。目前,学术界对于介入南海的域外国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身上,而对其他国家的研究则相对缺乏。虽然澳大利亚对南海局势的影响有限,但针对其介入南海的原因、方式和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南海政策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南海局势的外部压力,因而具有一定的政策价值。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认为,澳大利亚介入南海局势的原因除了南海地区对于自身的经济、安全、自我身份实现的价值、美国及相关域内国家推动之外,还应考虑澳大利亚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在以上因素的驱动之下,澳大利亚主要通过以下手段介入南海问题:就南海问题积极发声,呼吁以法律手段解决争端;与美国加强政策协调,开放军事基地,积极协助美国介入南海;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从澳大利亚的介入方式上可以看出其有倾向的“中立”和有节制的“有为”的基本态度。澳大利亚介入给南海问题的影响是复杂的,主要与以下几点: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化、国际化和长期化;加剧了澳大利亚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安全关系之间的矛盾;澳美军事合作增强了美国对于南海局势的干预能力。针对这些影响,中国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以应对:加强中澳在政治、安全领域内的互信;坚持双轨思路,推进“一路”建设,促进南海和平稳定;构建中美南海危机管控机制,以中美关系稳定推动中澳关系稳定。从总体上看,尽管澳大利亚的介入使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也使得南海局势更加复杂,但是由于其介入程度不深,且维护南海稳定才是其主要目标,因此澳大利亚的介入所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可控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23;D8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健;;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与中国的应对原则和策略[J];东南亚之窗;2011年03期

2 柳兴洪;;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舆论宣传[J];国际研究参考;2019年04期

3 冯国昌;;近年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4 邓佳;;南海问题中的美菲同盟与菲律宾外交术——基于权力运用观的分析[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8年03期

5 马博;;论越南的“南海问题国际化”方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6 王光厚;林震宇;;美国军方介入南海问题的方式、意图与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

7 孟晓旭;王方诺;;图已穷,匕渐见:日本持续介入南海问题[J];世界知识;2016年24期

8 李文;;日菲在南海问题上的根本战略分歧[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01期

9 钟飞腾;;理解南海问题中的东盟:以陆制海、东盟崛起与地区稳定[J];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01期

10 谢茜;张军平;;日菲在南海问题上的互动与中国的应对[J];边界与海洋研究;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树民;;中国成长的烦恼——南海问题的困境与出路[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2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邓应文;;论越南南海问题国际化之举措——兼论与其海洋经济战略的关系[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小涛;;浅析加速发展中的越俄关系[A];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5 王俊彦;;论美日在钓鱼岛、南海态度的险恶变化[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109期)[C];2012年

6 编辑部;;卷首语[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7年卷第1期 总第25期)[C];2017年

7 吴士存;;南海问题:现实与挑战[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总第5期))[C];2012年

8 白天依;;国家修辞学视角下的南海争端话语研究——美国介入南海争端话语的实证分析[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张洁;;中国周边外交政策没有激进化[A];中国与世界观察(2014年第2期 总第33期)[C];2014年

10 刘复国;;当前两岸关系下台湾“国际空间”的机会探讨[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总第5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鹏 空军工程大学;多国介入南海问题 心中各有“小九九”[N];中国青年报;2015年

2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南海问题”可能列在峰会议题之中[N];中国青年报;2010年

3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柬埔寨记者 蒋天;菲总统南海问题表态摇摆不定让美日不安[N];中国青年报;2016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何维保;美国对南海问题战略考量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5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支持并理解中方南海问题立场[N];法制日报;2016年

6 记者 翁东辉;应从历史角度看待南海问题[N];经济日报;2016年

7 本报评论员;解决南海问题的正确路径[N];经济日报;2016年

8 记者 刘威;对话与合作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最佳途径[N];经济日报;2016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张亦驰;南海问题:中国赢得外交胜利[N];中国国防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白云飞;美国插手南海问题是霸权利益作祟[N];经济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黄里云;中国—东盟关系中外交话语的调适与建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王俊峰;冷战后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刘瑞;中国周边海洋外交的定位与选择[D];吉林大学;2017年

5 蒋玉山;博弈与互动:后冷战时期中、美、越三边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量;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介入与中国的应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罗杰宇;美国政府和媒体有关“南海问题”的言论比较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3 张炜丹;越印关系视角下的南海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4 张海婷;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分析与我国对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5 瓮晓璐;南海问题的由来、现状及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6 冯文涵;海权论视角下的南海问题中美菲三方博弈(2009-2018)[D];外交学院;2019年

7 章杨杨;作为新闻秘书的外交部发言人南海问题话语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8 林艺婷;南海问题新闻文本的翻译报告[D];暨南大学;2018年

9 田畅;“南海问题会成为第二个台湾问题吗?”从国会立法分析南海问题[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10 杨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中的主张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3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763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3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