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经验谈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
发布时间:2017-04-08 04:20
本文关键词:从国外经验谈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约14亿人口中乡村人口约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1]但我国农业劳动力每年人均生产的农产品仅仅能供养3至4人,而发达国家却能供养上百人甚至几百人。这一简单的数据显示了我国距离“农业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和亩产值,单凭“靠天吃饭”的陈旧观念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实现农业信息化,让科学引领农业生产、让技术辅助农民耕作。 借鉴国外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尽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过程、水平、特点等不尽相同,但经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都不约而同地具有以下特点:因地制宜,适合国情;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精确农业;重视农业信息质量、时效;确保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和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在共性特点的基础上,每个国家又有各具特色的“杀手锏”。正是这些适合国情的杀手锏,让这些国家在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路上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广阔。 纵观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现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初步建成了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涉农数据库初具规模、农业信息技术科研取得一定成果、农业专家系统派上用场、农业信息服务全面开展。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这些成效。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离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难题需要克服。比如,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并未解决;农作物商品化程度不高,信息资源未能合理利用,造成浪费;农业信息应用开发分散、无序,农业信息资源分割,难以共建共享;各地发展不均衡,数据资源总量不足,共享程度低,同时,冗余的数据库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很大;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电子商务进展缓慢,电子政务推行不力等。 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希望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从实际、实践出发,以实用、实效为目标,,实事求是找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技术 精确农业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0;F320.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5
- (一)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9-10
- (二)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特征10-12
- (三) 农业信息化的保障措施12-13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13-15
- 一、 国外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做法和经验15-29
- (一) 具体做法15-24
- (二) 共性经验24-27
- (三) 个性差异27-29
- 二、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实状况及存在问题29-36
- (一) 现实状况29-32
- (二) 存在问题32-36
- 三、 中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策略36-40
- (一) 加强政府领导,落实资金扶持36-37
- (二)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37-38
- (三) 强化服务主体,丰富服务形式38-39
- (四) 普及信息技术,培养专业人才39-40
- 结论40-43
- 参考文献43-45
- 作者简介45-46
- 后记46-4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仇红;颜希亭;陆建雯;高辉;张洪程;;水稻优质高产栽培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网络信息;2013年06期
2 李丹;;我国农业网站信息的有效推广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27期
本文关键词:从国外经验谈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2069.html

